(江苏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1)
西方的荒野思想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表现在当代的文化反思与重建以及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是当代生态哲学的重要内容和生态文化构建的重要力量。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西方的荒野思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接受和应用。在当前生态保护的语境下,“荒野”逐渐成为全球议题[1]39。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与西方的荒野思想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有共通之处,在当代西方生态思潮的影响及环境问题的激发下,中国的荒野思想正在逐步形成。当下中国正在进行国家公园试点建设,而“荒野是国家公园存在的终极价值,保护荒野是国家公园设立的原初目的”[2]19。因此,研究当前中国荒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国外现有的研究来看,其荒野思想研究可见于荒野史、荒野哲学、自然文学、荒野管理等领域,其数量不胜枚举。对于中国荒野思想的研究,主要从中西比较的视角进行,但是研究的成果屈指可数。如王惠对中国古典山水诗中的荒野思想进行的研究[3];傅佳雯从文学、哲学和生态等视角对中西荒野观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4];闵永波对中美生态散文进行比较研究[5]。本文旨在对中西方荒野思想进行综合比较,梳理中西荒野思想的渊源、流变及内涵,并考察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
西方的荒野思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从词源学上看,“荒野”(wilderness)源自古英语“wild-dēor-ness”一词,意为野兽出没之地,它唤起的是一种“森林密布的蛮荒之地”的意象。在基督教文化中,荒野指的是被诅咒的贫瘠土地,往往是指一种“不毛的荒原”的意象。这两种意象所蕴含的情感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消极态度一直持续到18世纪才得到改变。随着浪漫主义主义思潮的兴起,荒野自然成了人们赞美的对象和向往之地。英国的华兹华斯、拜伦等诗人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荒野自然的赞美之情,而美国的爱默生、梭罗等人则引导人们认识荒野的精神价值及其与文明的关系。美国学者戴斯·贾丁斯概括了西方传统荒野观的转变过程,把殖民时代以来美国人的荒野观归结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清教徒模式。早期清教徒一方面将荒野视为令人恐惧而应尽量避免到达之地,是上帝放弃而为魔鬼占据之处;另一方面,广袤的荒野对他们而言又意味着脱离了压迫,是建立福地的临时天堂。第二种是洛克模式。随着欧洲殖民者在北美大陆成功殖民,荒野开始被视为用于建设美好生活的宝贵资源。荒野不再被认为是危险之地,而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福地,它代表着能服务于人类的重要源泉。第三种是浪漫模式。荒野象征着清白和纯洁。在此模式中,荒野是未开发和未破坏区域最后的保留地[6]178-180。
在美国思想文化史上,一系列代表性人物的思想勾勒出美国荒野思想发展的图谱。爱默生肯定荒野的精神价值,他指出“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梭罗揭示荒野与文明的共生关系,声称“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缪尔对荒野有着宗教般的热忱,相信“在上帝的荒野里蕴藏着这个世界的希望”。利奥波德将荒野与现代生态学相结合,提出“大地伦理”和“自然权利”的思想。奥尔森极力颂扬荒野的精神和美学价值,他认为每个人的心底都蕴藏着一种原始气质,涌动着一种对荒野的激情[7]10。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将荒野视为治疗过度文明化世界的一剂良药,认为“荒野之于人之精神而言,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像水和面包一样不可缺少”[8]6。罗尔斯顿指出荒野有多样化的价值,包括市场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遗传多样性价值、审美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历史价值、性格塑造价值、治疗价值、宗教价值、内在的自然价值等[9]332-340。斯奈德(Snyder)为荒野思想注入了东方文化内涵,他从中国文化中得到启发,发现即便是最荒野的山也是人居住的地方,因此提出了“荒野是世界”“荒野是人居住的地方”[10]295等见解。他还强调荒野的野性,认为荒野地可能会减少,但野性无处不在,在自家的后院也可发现野性。
时至今日,荒野思想具有多样的意义和内涵。从狭义上说,荒野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个地方。《牛津英语辞典》将“wilderness”定义为“大片未曾耕种和开发的土地、无人居住的或仅有野生动物活动的区域”;美国“荒野网”将“荒野”定义为“荒野是稀有而荒野的地区,在那里人们可以逃离文明,重新建立与大地的联系,并且得到心灵的治愈和寻得生活的意义”。美国1964年的《荒野法》(The Wilderness Act)将“荒野”定义为“土地及生命群落未被人占用,人们只是过客而不会总在那儿停留的区域”。从广义上看,荒野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环境史专业教授托马斯·韦洛克列出了四种流行的荒野观,荒野是神圣避居地、物种保护地、印第安人所认为的真正的文明、清教徒所认为的原生美景和荒凉状态、现在美国大部分人所认为的不包含印第安人的纯净的荒野地带[11]150-151。美国环境史专家威廉·克罗农(Wilian Cronon)认为荒野“远非是远离人类地球上的一个地方,它确实是在人类历史特定时刻下的特定文化中的人类创造”[12]471。
可以看出,西方的荒野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在当代已经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成为当代生态哲学的重要内容。基于上文叙述,可以对其内涵做如下概括:第一,原初自然观。荒野是保留原始状态的陆地或海域,那里不受人类控制,自然规律起主导作用。第二,荒野保护观。荒野是受法律或政策保护、有特定面积的永久性自然区域。荒野保护是荒野思想的应有之义。美国对荒野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并有一套系统有效的荒野保护体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1994年将荒野保护地作为一种独立的自然保护地类型(1B类),“自然需要一半”(Nature Needs Half, NNH)运动倡导保护地球一半面积,以保证地球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三,多样价值观。从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倡导荒野的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到20世纪上半期随着生态学和环境伦理的兴起,人们发现荒野的多样价值,荒野由旧观念中的荒凉贫瘠之地变成了具有丰富价值的地域。多样价值观成为荒野保护的理论基础。第四,荒野与文明观。从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到当代的斯奈德等人都认为,荒野是人类文明之根和人类精神的家园。荒野与文明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荒野是文明之根,而文明需要荒野的滋养以永葆活力。第五,荒野与文化观。在关于荒野概念的辩论中,包括纳什(Nash)、里维斯(Lewis)、克罗农在内的许多学者都认为荒野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现实,还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文化建构。如里维斯说:“荒野是人们设计出来定义动植物生活的野外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概念。”[13]6从荒野思想演变的历史来看,荒野思想是个动态的概念,它还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这正如美国著名荒野研究专家纳什所说:“简言之,荒野具有浓郁的个人的、象征性的,以及变化不居的意味,以至于很难对其进行界定。”[14]1
汉语中的“荒野”是一个现代语汇,是在双音节词开始大量使用后出现的。在古代汉语中,“荒”和“野”是一对可以互文的语词,其意思都是未经人的影响、未打上人的烙印的自然。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荒”的解释是“一曰草淹地也”;对“野”的解释是“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在现代汉语中,“荒野”一词指的是没有或少有人类活动的荒蛮地域。《现代汉语词典》对“荒野”的解释为“荒凉的野外”;《辞海》对“荒野”的解释为“荒凉空旷的野外”,是指离居民区远的野外,是荒凉平原或荒凉山区。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荒野的描述与表达也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文化对荒野的描述与表达和西方大不相同。在中国文化中,与西方类似的荒野概念多以“自然”“山水”等意象进行表达。中国古代历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都有对荒野自然的描写。《诗经》《楚辞》和汉赋中有大量的荒野中自然风物的描绘,魏晋时期的山水诗和画作、唐宋时期的诗词、五代及北宋时期的山水画,也都充斥着大量的荒野意象,表达古代中国人对原生自然的敬畏和仰慕。王惠指出:“荒野意象在许多诗人的创作中频繁出现,它不再只是一个或者几个诗人的化身,而是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外在显现。……中国山水诗的意象世界几乎可以说就是一个荒野世界。”[3]85“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内在精神是一种荒野精神,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美学追求是一种属于荒野的美学,荒野代表着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理想。”[3]172
当然,中国文化中的荒野自然意象与西方的荒野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与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不同,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信奉“天人合一”,倡导人与天地自然彼此交融的思想。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荒野自然并非西方荒野概念中的蛮荒之地,实际上都是可居、可游的。人们赞颂和向往的大多是安全的自然,而非荒蛮失控的荒野自然。中国人追求的是融入自然、物我为一,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人是自然的朋友,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15]4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美学强调的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因此不讲自然界的荒凉、恐怖、神秘等那些内容。”[16]高山指出,中国“天人合一”中的自然与西方环境哲学中经常出现的自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中的自然已经深嵌在文化之中了,而对于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也就是生态科学家视野中的荒野已经忽略了千年[17]105。
在现代中国语境下,荒野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西方生态哲学视野中的荒野概念。这种荒野概念上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下接西方经典的荒野概念。如叶平教授对荒野的定义:“荒野(wildness)一词,狭义上是指荒野地,广义上是指生态规律起主导作用,没有人迹,或虽有人到过、干预过,但没有制约或影响自然规律起主导作用的非人工陆地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湿地、草原和野生动物及其生存地等。”[18]65这基本上是西方荒野概念的移植,但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学界受西方生态哲学思潮影响而做出的一种回应。但是,正如上文所述,这种生态哲学视野中的荒野概念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缺乏直接的表现,在中国的官方话语中也没有出现荒野的术语和概念。其二是从传统的观点和隐喻的视角来理解荒野的,如叶君将荒野解释为“荒野想象是作家对乡村的观照在诗意剥离的情形下所达到的一种图景裸呈,它指涉着人的生命形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即物质层面的荒芜和精神层面的意义流失”[19]129;蔡家园将荒野释义为“凡属于人生意义流失之地,就是荒野”[20]75。这两种对荒野的解释代表了一种传统的荒野观念,认为荒野是荒凉的不毛之地和缺乏意义的精神荒原。
总的来看,在中国文化中荒野概念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荒野意象描述在精神气质上与西方的荒野概念有诸多相通之处。不过,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两者具体指向有所不同。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推行环境保护政策的当下,中国虽然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并受西方生态哲学思潮的影响,但是荒野思想在中国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在公众中也未形成一个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思想意识,更未转化为广泛性、群众性的荒野保护运动。
通过对中西荒野概念的梳理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西方的荒野概念勾画出一个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原初自然的图景,它强调荒野独立于人之外的内在价值,强调荒野与文明的共生关系,推崇人在荒野中的宗教和哲学沉思,推崇荒野保护的思想和行动。而中国传统的荒野概念勾画出一个“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化自然图景,它强调融入自然、物我为一,往往表现出一种隐逸避世的思想倾向,缺少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行动表达。但两者在亲近荒野自然、秉持众生平等方面又是共通的,在不同时期两者都有“荒芜、荒凉、无生命、无意义”含义。在中西方荒野思想的发展中,两者还产生了交流和对话,中国的荒野思想在吸收自己传统自然观和西方经典荒野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西方的荒野思想在发展中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为此做出贡献的是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斯奈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中,斯奈德感受到一个与西方荒野概念不同的荒野世界,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世界,一种人对“地方”的身心相依、相互融会的意识。他说:“一直以来,人类的基本体验的一部分就是生活在一种荒野文化里。几万年来,没有人类出现的话,是不可能有荒野的。自然不是一个观赏的地方,它是家——在这个家的领域,有很多熟悉和不熟悉的地方。”[10]168基于对中国古典山水诗歌画作中荒野世界的理解,斯奈德提出了“荒野是地方,是家”的思想,即荒野既是人类身体归属所在,又是人类心灵的家园。斯奈德的这种荒野观超越了长期以来西方对荒野的认识,消解了荒野与人的距离。宁梅认为这是斯奈德对西方传统荒野观的革新[21]172。类似的观点在当代西方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所反映,如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在其《荒野之境》中说:“荒野也在这里,在我居住的小镇的南边一点点。它就在道路和建筑的旁边,遭受着巨大的威胁,有些已经消亡。”[22]
当前,中国尚没有像西方那样的成熟而系统的荒野思想,但受西方生态哲学思潮的影响,中国学界正在哲学、荒野史、景观学、自然文学等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同时也在实践中探索。如中国正在推行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等环境保护举措,使得现代意义上的荒野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并逐步明晰。西方荒野思想中的原初自然、荒野保护等观念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应用。但中国荒野思想的发展将不会全盘复制或移植西方的荒野思想,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现实的国情将会是支撑其发展的底蕴和基础,而西方的荒野思想将为其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和范式。中国的荒野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将不断吸收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及古老而深邃的生态智慧的营养,同时也将吸收西方荒野思想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主义特色等成分,成长为一种中西交汇的新的荒野思想。而这些还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政策保障。据曹越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国现存荒野地的总面积居世界前列;中国境内各等级荒野地约占国土面积的50%[23]98。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国策也为世人所关注,第十一届世界荒野大会将于2019年首次在中国召开,这将为中西荒野思想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一个崭新的舞台。
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西方的荒野思想在内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但两者精神气质上又有相通之处。西方的荒野思想源远流长且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在环境保护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荒野思想催生于西方生态思潮的影响和环境危机之中,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吸收了西方荒野思想的营养。当然,比较之下,可以发现中国的荒野思想尚未形成系统,对中国古老的生态智慧发掘不够深入,对当下的环境保护实践影响十分有限。这些既是目前中国荒野思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中西荒野思想在发展中相互影响、不断融合,共同汇入当代生态文化的构建之中。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荒野思想将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多音部的世界生态话语中一曲响亮的东方之声。诚如我国著名的生态批评家鲁枢元教授所说:“随着生态学时代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将在未来人类思想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占据更为显著的地位,并有可能取得与西方思想文化平等对话的资格,从而对整合当代世界文化做出重大贡献。”[24]61中国的荒野思想将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