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琦
人类从开始社会文明生活以来便有了文化。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提出,今人在品味古人作品中“凝冻”的精神意识审美时,往往因为文化传承的断代而无迹可寻。唯有华夏文明跨越时间长河绵延至今。因为“中国民族特有的……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构成了我国诸多宗教建筑(及其他艺术)有别于其他文明审美的特征。①”
这种实用的、入世的“实践的理性精神”主导下的审美意识,让我们的文艺作品忠实地反馈了作品创作时,当下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样貌。无论时间怎样变迁,华夏文明的审美因子始终贯穿中华大地,从农耕时代走到数字时代,依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行为和文化审美。当我们将“文艺审美”通过这种实用入世的审美桥梁来解读网络文学时不难发现,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审美从出生起,就是一直以现实社会的物质生活为蓝本,将其映射在人们的主观意志中所产生的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来影响网络文学创作的内容方向;是客观世界的经验在创作者的思考中被理性意识再加工后,反映在其创作的作品形象和角色行为中。
伴随我国社会进入互联网物质环境而生长的网络文学,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网络文学的幻想和假设都源自对生活本真需求的呼应。网络文学作品是人们基于物质社会的当下环境对生活本身产生的一种愿景和需求。这种需求带来的审美,与当前的社会物质文明环境相依而生,通过作家的情感活动进行反应。这是一种一脉相承的“以物质世界的人们生产生活实践投影在精神世界中的需求”为蓝本的“实践理性精神”,在关照着、引领着网络文学的创作审美和阅读审美。当我们以90年代末至今的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物质生态环境为纬度观察,便不难发现,随着互联网物质环境的转折:在互联网时代的初生、发展到普及的每个历史阶段,网络文学都留下了印迹清晰的时代特征。网络文学创作中的审美导向变化,伴随着互联网物质环境变化的转折,以一条极为清晰的脉络不断发生重大改变。
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互联网信息工程开始搭建其雏形。1994年中国加入全球互联网,1995年前后开始出现家庭拨号上网服务与民用网络服务。互联网的接入,打破了个体空间的隔阂,社会信息传输和交流达到空前的迅捷,使个人思想、创作交流繁盛起来。同时,90年代初期的互联网客观上的带宽限制,造就了文字类产品比其他形式网络图形、流媒体更具发展优势,带来了文字作品大量繁盛的客观条件。从这个时期互联网生活环境的使用主体来看,汇集了大量的70-80年代出生(时值20 岁上下)的一批有着较好文化经济背景的群体,有较好的视野来感受和审视一个高速变革期的社会。这个群体数量上虽然远小于当下的网络用户群,但他们却是一群思想非常活跃、思辨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空前的一个群体,有着强烈的交流、表达的欲望,为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准备了充足的生力军。这也是最初的互联网文化思潮。当客观的文字创作交流条件与有着主观倾诉欲望的“生力军”结合起来时,这批初生期的“网生代”中,诞生了最早的“网络文学”创作者,“网络文学”的出现由此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作者们的创作内容真正进入了“网络文学”所特有的时代特征——开阔的想象力和迅捷的社会生活反映能力。前者不必多言,而后者“迅捷的社会反映能力”正是有别于传统文学长周期创作模式的互联网下的特征。正是因为在创作者们用作载体的互联网中,信息传播几乎没有中转期,他们看到、感受到的社会现实均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实践经验的“直觉的理性”融入笔下的作品中去,极其迅捷地映射着当时社会物质环境变革中人们精神上的诉求。
最早的网络文学样式是不是小说,是什么小说,或是什么片段,早已无迹可寻。但大体出现、发生、发展的阶段,普遍都认同是在1995年前后。互联网论坛式社区的出现,给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讲述和交流的客观物质工具,让网络文学创作成为可能。
这一时期,优秀作品不约而同地突出了主角改革进取的精神,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闯入互联网文化用户的群里中,随即又被年轻的读者们接受、呼应和喜爱。那这些特质为什么会如此突出和集中呢?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这一时期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呼应者的物质生活环境:70—80年代的“网生代”,大多出生于改革开放前后,成长于80—90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个群体拥有同时期较为富足的物质条件(这里的相对富足与第三阶段中90后、00后在中国经济腾飞后的物质生活上的条件富足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却又通过打开的国门看到与外界相比祖国物质文化的匮乏和落后,这让他们具有极其强烈的进取精神,那些改革中通过奋斗拼搏铸就卓越人生的宣传人物正是他们的领航者,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铸就了这一代网文群体对“以开拓者的姿态活出人生价值”的巨大向往。
从内容上看:这时期的创作者有着改革初成长的一代对打开国门认知世界的巨大热情,他们纯真而有勇气,有着非常强烈的人生抱负和理想化的个人愿景。集中体现了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实践理性精神”的关照:要成为抓得到老鼠的猫。当这些创作者将他们年轻的生活经验经过思考加工,投射到作品里时,作品中呈现出大量通过角色的奋斗拼搏,在作品的世界观构架下开拓改革、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与所在世界观下的社会人文价值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以升级文为主,最终以实现宏图伟业或大一统格局成就“完满”。
从文本表达形式上看:在八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产品,如港台电影电视剧、欧美译制片、世界名著等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通过便捷的信息传播渠道,迅捷地触达了这群初生期的“网生代”群体。这些外来文化元素迅速被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学作品接纳、融合到创作中,突出表现为:表象上带有浓重翻译体,内核却是东方农耕文明的玄幻题材、内核承接传统浪漫主义文学而表象借鉴港台武侠作品的新式奇幻作品,也有集外来文化、洋为中用的新科幻类作品等。在这样夹杂了传统文学作品、外来文化元素、改革初期人们生活变化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网络时代的土壤产生了早期的原创网络文学作品,如《佣兵天下》《长刀无痕》《诛仙》《小兵传奇》《搜神记》《飘邈之旅》《风姿物语》等。这一时期的作品极具想象的魅力,气势宏伟、瑰丽多姿,大多都聚焦在幻想类题材而非现实生活,却又同时凸显出他们笔下的家国责任感和担当感,那是属于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精神影响下的主人翁意识。这种主人翁意识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强烈。大量作品反映了个体主角在“坚忍卓绝”的意识主导下,“有担当、有责任”,缔造或带领人民走向“皇图霸业”,达到“活出人生价值”的终极目标。
这一时期作品中展现出的“无畏勇气”深深影响了之后的网络小说,其核心的无穷斗志精神相继衍生出权谋流、草根流、改革流等不同时期的网络小说风格。后来的网络作品中也有诸多如《陈二狗的妖孽人生》《逆流之纯真年代》等同样具有坚忍卓绝的风格,但却始终不及这一时期的作品来得更为浓烈饱满。我认为这和当时创作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有着深切的关系,那种不怕试错,奋勇无畏的时代精神深深烙印在了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学作品中。
在对比后期网络文学中频频出现的“重生”“穿越”等将自我个体经验带入角色设定经验的创作方式而言,该时期的作品尤为突出的体现为:为“笔下角色”创造出“他们”的“人生价值”。普遍通过幻想出的角色来塑造和满足心目中的有价值人生的角色,这些角色往往都是不夹杂个体的现实设定,没有原型的。即,这个角色是“无我”的。综上,我将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学审美导向归纳为,“无我”式的“活出人生价值”的审美导向。
2005年以后,国家基础建设已经发展得较为充分,网吧作为新兴事物取代了游戏厅,成为城市年轻人娱乐消费的主要场所。这个时期,大型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均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速扩大出现爆发式成长。有学者认为,2005—2010年的网络文学繁盛是资本介入后的产物。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客观社会物质条件的影响,没有基础建设的提升,就没有网络入户带来的广泛的网络用户群体,没有大量的用户人群,是不可能跨越式地产生网络文学的大爆发的。
当网络入户工程接入后,网络文学的用户群体下沉至80后出生、2000年前后高中毕业的这部分群体。他们大部分出生于80后,成长贯穿了整个90年代。比起上一时期的创作群体,他们感受到的是中国当代社会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成果。物质条件充裕,经济环境欣欣向荣。与经济发展同时增长的,是90年代文化领域的多元的交流碰撞。众多外来文化产品的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从《北斗神拳》《圣斗士星矢》到《神探亨特》《加里森敢死队》《排球女将》等如此种种,充满了整个80后的成长时期。
安定的成长环境,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使得这一时期成长的群体对社会改革的诉求并不如前者那般激烈。在这一时期,审美逐渐转化为对个体成就的多元化肯定。如成为某个领域里的杰出者;成为多彩生活的体验者等,如此诸般“活出精彩”的追求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审美。
从创作内容上来看,这个时期,互联网用户群体主力仍然为年轻人居多,生活体验仍然是较为年轻的,关注的视野也相对较窄。反映到网络文学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作品题材仍然集中在幻想类作品上,但吸收的元素明显丰富了许多,出现了更通俗、更多元化的题材方向:如以民众普及度较高的“唐宋明清”历史背景为幻想基础的历史幻想作品;以同时期盛行的网络游戏为蓝本的网游幻想作品;以同时期热门的体育竞技题材为蓝本的幻想竞技作品等,均在同时期内较为突出。
这一时期的作品对展现生活精彩有极大的热情,向往繁华和美好。除了如《宋时明月》《回到明朝当王爷》《朱门风流》这般徜徉在历史盛世中的遐想外,还有以其他方面如个人英雄梦想为人生精彩的追求目标,如《牧师传说》(追求游戏高手的巅峰)、《师士传说》(最求机甲王者的巅峰)、《寸芒》(追求武功成就的巅峰)等。
而《我踢球你在意吗》《围棋的故事》《SC 彼岸花》《微微一笑很倾城》《牧师传说》等曾凸显过时代潮流的作品,恰如其分地映射着1999年的女足世界杯亚军、2001年《棋魂》动画片的风靡,2001年《传奇》游戏大热等极具特色的社会现象。
这些涌现出的特色作品,突出地表现了网络文学具有极强的“迅捷的社会反映能力”的特点。这也为下一时期“现实题材”的必然出现提供了强力的证明。这些作品的出现,突出地展现了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下的网生群体,对追求“声色犬马”的愉悦及“生当作人杰”的人生愿景。他们不再追求打破桎梏的开创“皇图伟业”的人生,而是通过爆发出的“重生”“穿越”题材作品,将网络文学进行了一次从“无我”走向“有我”的变革。这个变革,让网络文学的审美导向开始注重个体生活体验,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活出精彩”的审美导向。
至此,网络文学的纯幻想时代即将结束。在接下来伴随互联网发展进入“端时代”(手机端等个人移动阅读设备)后,网络文学即将步入新的里程碑。在互联网进入端时代前,占据网络文学主力群体的用户,无论是创作者还是阅读者,都集中在“不过分困于生计”且格外年轻的群体中。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笔调和思维都是肆意而张扬的。故而,在进入端时代以前,网络文学的主流审美方向都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有着无畏无拘的追求人生精彩的愿景。这段时期是网络文学的初生期,也是“黄金一代”的岁月。这段纯粹的幻想时代,赋予了网络文学有别于以往时代文学的灵魂——即源于“网生时代”独有的鲜活生机和迅捷的时代反应能力。这些特征在之后的网络文学作品中依旧延续衍化着、滋养着网络文学的各个题材及流派衍生。
2010年前后,硬件产业发展,智能手机将互联网从家庭终端缩小到个体终端,这让网络文学触达用户的场景,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得到了大量提升,让同时期的网络文学呈现出第二次的爆炸式增长。
进入端时代后,网络文学的用户群体急速膨胀发展。用户年龄范围向上扩展到用手机读报读书的商务公务人群,下沉至00后的新生代手机一族;用户地域范围更是从原本的一二线宽带入户的群体,下沉至三四线城市、乡村的移动网络覆盖群体。2009年,中国移动推出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标志着网络阅读进入了端时代。
网络文学第一次从“网生代群体”走向大众,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学从题材到主旨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个由科技进步带来的重大变革,给网络文学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都是在当时难以想象的。步入端时代后,网络小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网下”的大众生活贴近。网络发展的普及模糊了人们的地域、年龄、性别等要素,让“网上网下”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轻易地在网络信息环境中触达到个体,再通过个体的感性认知进一步加工变成内容产出,与次一级的内容浏览者产生情感和舆情的认知反馈。
这一切物质环境的变化,让全民时期的网络文学审美导向不再如“前幻想时代”那般简单纯粹,而是趋于复杂。当用户不再单一整齐的为年轻的网生代,变为更为复杂更为多样的大众群体后,网络文学呈现出对各个群体不同诉求相映射的“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各种题材和创作变化应运而生,让网络文学作品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
首先是网络文学“网生群体”的下沉扩展。新兴进入“手机时代”的网生群体是网络文学下沉目标触达的群体,他们大多生于90后,成长于新千年后,成长中的物质环境丰富而精彩。这一代网生群体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大量ACG 载体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更多卡通式的公益/政务宣传,自由插画/绘本的传播,颜文字表情包的使用等),这些造就了这一代人群对各类emoji 元素的图文信息信号的敏感,轻文本而重画面。从《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特工皇妃》《亿万老婆买一送一》《国民老公带回家》等作品可以看出创作变化:比起上个阶段的作品文字更为直白活泼,用词更加贴近新兴网络群体的用语习惯。短句简洁有力,剧情节奏紧凑起伏,场景表达更为直接夸张,这些都是贴合ACG 用户的特点。这批新的网生群体,创作内容承接了“前幻想时代”的幻想和浪漫主义的部分因子,其创作审美导向呈现出更多追求人生烂漫和生命精彩为主题的“嬉戏逍遥”的主旨方向。
端时代的网络文学的另一面,是网络文学的“网下”外化:当网络使用人群的用户群向外扩展到使用手机读书读报的公务人群中时,正是这批生于70年代末期的初生代网络文学用户步入中年,进入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当下社会中坚力量的时候。
这个以成长后的网生代创作群体和在网络普及后新进入的70年前后的互联网用户构成的网络文学用户对象群,视野比之当年更为宽广,有了生活历练中沉淀下来后的思考。他们开始关注民生、关注更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层面的诉求。而这种诉求映射到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上,便是从2008年前后开始逐步上升的都市题材(工业文、重生年代文、职场文等)的源头。它源于生活而又有别于年轻群体诉求中的都市幻想,承载了更多对社会、对民生的映射和愿景。
从内容题材到写作的行文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幻想的云端变为脚踏生活的实地。他们仍然保留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愿景,积极展现出理想态中的完满。但这种完满已经从虚拟的或架空或玄幻的世界中,变为对现实行业、对生活的热诚初心。
2008年至今,这个由端时代带来的网文题材的外化,也逐步细分地开枝散叶。从《你和我的倾城时光》《重生大涅槃》这样颇带幻想色彩的都市行业题材到《大江东去》《朝阳警事》《大国重工》这样扎扎实实的民生社会题材。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从幻想到轻幻想再到写实,不仅是创作群体的扩展,同样也应该看到这是网络文学读者群体的要求。他们有着有别于前者(幻想时代)的实践。前者是展现理性中对“至善”的追求,而后者更踏实、实际地展现了理性思考下对理想中的生活本味初心的目标追求。
网络文学题材的这次扩展,让更多本应在“网下”的内容题材加入了创作队伍,涌现出如《大国重工》《相声大师》《朝阳警事》这样既鲜活生动,又极富民生时代特色的作品。这类网络文学文本的出现,给网络文学注入了极强的生命力,使网络文学从一个“网生代”的专属文艺样式得到了外化,获得了更广泛群体的价值认同。综上,在端时代的网络文学时期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作品大体可以归结为面向下沉网生群体的“嬉戏逍遥”和面向外化的大众群体的“矢志初心”两个方向。我将这一时段的网络文学审美导向定义为追求“百态人生”的一代。
2015年,今日头条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算数·年度数据发布会”。大数据算法正式走进互联网生活,越来越影响信息的分发、触达,也将用户群体越来越细分。受此影响,网络文学在全民互联网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海量用户群开始被逐渐分流成涓涓细流。每一个流行元素都能轻易地带起一个小圈范围群体的热点,千人千面的热点元素让网文的流行风向变得越来越迅速。这里我想提两个现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向:
其一,是正在崛起的“新网生代”群体和他们“有我式的反思”的网络文学。如上文所言,在互联网端时代后的新网生代网络文学中,幻想性的作品一部分走向了轻文本重画面的夸张小白路线的下沉方向;而另一部分则转而呈现出网生代用户对内心的反思诉求。
《中国千禧一代》的作者埃里克·菲什指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生活水平有了快速提升,人们更多地接触科技。1995年出生的人面对的中国经济规模是1985年的两倍以上,这较之于他们的父母辈,“那完全是两个世界了”。李泽厚在《人的觉醒》中说,“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在这批以90/95后为代表的“新网生一代”作品中,他们尤为集中地表现出了“闲愁最苦”的特点。他们挑战权威,质疑现实,找寻权威背后可以解答“人生苦恼”的方式。如果说以《斗罗大陆》为代表的那一部分群体是让文本节奏快起来,那么他们的创作则是让这个群体慢下来,他们的作品集中体现了“有我式的内在反思”的主题,更加看重的是找寻生命的美好,善于展现生活细节之美,我将之称为对“微情绪”的体察和重视。如用非人视角旁观人类社会生活,以第三只眼来思索生命和命运的主题的《回到过去变成猫》《没有来生》,以众多异生命角度来观察人类生活的《奶爸的异界餐厅》《修真聊天群》,以吐槽方式展现生活中“微情绪”火花的《大王饶命》等。
这些放慢了步调的作品,依旧延续了网络文学最初的幻想和浪漫,或轻松诙谐,或爽利诡谲,其主旨却从新时期网生群体追求“嬉戏逍遥”的方向,变为以“有我”的角度参与作品中的演绎、体验,以达到“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关系、对本源”的追溯和探寻。这些新生的“新网生代”的审美导向是向内的追寻,是一种自我人格意识的觉醒,将对本体生命的热诚转为对待宇宙万物生灵、对琳琅世界的沟通理解和交融,对个体生命体验尤为重视。关照生命个体、体察生活细节本味,是这个新网生代作品中最显著的特色。我将这个“新网生代”的网络文学审美导向定义为“有我时代”下的“闲愁最苦”。
其二,则是在2016年前后集中爆发的以二代文、赘婿文为代表的软饭流作品的出现。
大数据算法的精准推送,让用户画像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趋同,使得我们的用户按照其社会属性划分出了明显的群体,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所谓“下沉市场”用户群体的出现。这个用户群体是典型的价格敏感或者说金钱至上的群体,他们既安于现实生活的现状,又十分向往“躺赢”中的理想生活。用一句饭圈式的描述就是,贫穷女孩的花路全靠想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全家都是王者带主角的一个青铜躺赢的《我家宝宝不好惹》,再到各类二代文,入赘文,奢侈消费系统文,继承者类等,都强烈地反映了这部分用户群体对安于现状和渴求更高层次美好生活的矛盾诉求,真实地反映了现阶段身处下沉市场场景中的群众生活中存在的时代困惑。
综上,网络文学自诞生起,就流淌着中华文明的实践理性血脉,是各时期网络文学创作者们基于他们当下的生活、思想的体验反馈。就其文本的审美价值来看,均切实而真挚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创作群体在对美、对生活理想、人生愿景的不懈追求和畅想。文学的价值不分国度、不分种族,更不分时代环境。网络文学在千禧年前后的诞生、成长,是我国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不可分割的社会人文价值体现。我们为网络文学的活力和精彩而赞叹,更为网络文学中带来的对理想生活中矢志不渝的初心逐梦的精神而喝彩。
注释: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三联书店,20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