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价值的构建

2019-12-27 02:21任丹丹代以平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村民价值

任丹丹,代以平

(1.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广州 5106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便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表现。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和谐稳定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务院于2018年1月2日公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同年9月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些文件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导原则、重点任务和实施措施等指导性精神和意见作出了具体阐释。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统筹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

振兴乡村文化、发挥乡村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要求和衡量标准,是实现乡村发展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精神力量的支撑作用,为乡村振兴主体提供精神动力。基于发挥乡村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被提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1月3日)指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由于存在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缺位、错位的问题,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价值发挥极易陷入困境和泥淖,甚至日益式微,面临消逝危机。因此,重建乡村文化价值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振兴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也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实现乡村文化价值的机遇

1.乡村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农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3]它是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和具体表现方式,是村民在乡村这一特殊的大环境下创造出来以村民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村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主要包括村民的价值观、村规民约、文化遗产和文化设施等内容。乡村文化的表现形态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其中村民的价值观属于乡村文化的核心层次,影响并决定着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形态;村规民约通过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制约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等;乡村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差异性和时代性,是村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传承下来的重要财富;乡村文化设施是村民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和教育基地。我国乡村文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种差异性、多样性体现在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特定的生活场域的独特产物,乡村文化蕴藏着城市文化所没有的文化特质,对乡村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其一,乡村文化是凝聚村民的粘合剂,是增强村民对乡村精神和情感认同的重要因素。作为地域性文化,乡村文化是维系乡村社会有序且良性运行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村民的精神归属和慰藉。乡村文化赋予村民共同交流、互相理解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基础,是村民内心最深层次的认同,这种认同往往能超越一般群体的归属界限[4]。文化价值需要文化主体的认同,因此乡村文化对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价值。

其二,为村民提供交往条件,规范村民的行为方式。中国的乡村社会属于差序格局,乡村文化主导的价值观强调秩序,不主张随意变动,这些传统道德观念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和村民的基本交往。乡村文化是村民生产生活的背景,塑造村民的道德人格,不仅影响村民行为规范和生活交往方式,还赋予村民价值评判标准,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乡村社会秩序得以良性运行的重要前提。

其三,与生态的有机融合彰显出乡村文化的生态价值。乡村文化的生态价值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凸显出来的,乡村文化塑造村民与自然的交往方式,形成文化与生态良性发展的文化状态。乡村文化的生态价值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谋而合,践行和发扬乡村文化的生态价值不仅有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而且能推动全社会在生产、生活、思维和价值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格局。

其四,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中国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目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50个传统农业项目中,中国拥有15个,在数量和覆盖类型方面均居世界首位[5]。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6]。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以及文化底蕴是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依托,乡村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来源。

2.乡村文化价值的发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并且取得相当的成就,城乡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然而,乡村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相对城市而言较为有限,国家虽一直致力于乡村的现代化建设,但是乡村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短板之态势日渐凸显。从2004年起连续15年,中央一号文件均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始终将“三农”作为工作重点,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将乡村建设提到新高度的重要表现。

作为涉及面极广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把“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2]作为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这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五大总要求之一,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要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和要求,需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乡村文化是在特定的条件和地域中形成的,有着厚实而沉重的历史积淀,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乡村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文化资本。无论是对中国乡村文化多样性的构成,还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依托,乡村文化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价值,乡村社会才能实现和谐有序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要发挥乡村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价值的实现需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契机。

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价值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战略制定的目标任务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表现是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是乡村文化繁荣与进步更重要、更深层次的表现和衡量标准。乡村文化事业水平极大提高,民风民俗和谐良好,乡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大幅提升并主动参与到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中来,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动力。威廉·菲尔丁·奥格本的“文化堕距”论认为,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是文化变迁,非物质文化的变迁往往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某些文化形式使自己与物质条件相适应”[7]。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是全面的现代化,乡村文化价值是推动乡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发挥乡村文化价值,推动乡村文化复兴,实现其对乡村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二、乡村文化价值发挥的困境

1.与内卷化相随:乡村文化秩序价值面临冲击

“内卷化”即当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8]。内卷化一词内涵丰富、影响宽广,被广泛运用于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高小康指出乡村文化是一种内卷化的文化模式,“以进化论为特征的‘现代化’歇斯底里的发展不仅吞噬着地球资源和人类生存空间,而且无节制的物质欲望扩张造成了集体记忆的消失、群体认同的瓦解乃至人与自然关系的崩溃,造成了人类积累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稀释和离散”[9]。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加快,现代化对乡村的入侵使得乡村文化公共空间日益缩小、乡村集体记忆消失、乡村文化价值体系逐渐解体。乡村文化内部发展不断精细化、自我复制,成为一个具有超稳定性的刚性结构,却未发生质变,难以进行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乡村文化向外扩展受到约束和阻碍,难以继续发挥其传统稳定乡村社会的价值和功能,乡村生活共同体原本依赖和遵守的文化秩序日益衰落。乡村虽被纳入现代化建设体系中,却具有与现代性相悖的一面。在乡村文化的建设实践中如何正确妥善地处理好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仍然值得思考。乡村传统与城市现代化不应当被视为对立,“现代性是一项尚未完成的事业”[10],而应在反思现代性的话语体系下,给予乡村文化秩序价值新的发挥契机和空间。

2.与城市文明碰撞:乡村文化行为价值遭到解构

由于城市与乡村承担不同的社会功能,城市文化给人文明与进步的印象,而乡村文化往往给人落后与粗野的刻板印象;城市文化作为主文化的象征受到大众的肯定与追寻,乡村文化则被嵌以亚文化的身份。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乡村文化易受漠视与淡忘,其对村民行为方式的影响逐渐减小,传统的乡村文化价值也随之遭到解构。

村民的行为文化建立在乡村农业文明之上,具有稳定和封闭的特征。然而,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下,工业文明对乡村文化秩序带来了巨大的现代性冲击,村民的交往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村民的视野变得开阔,思想观念日益更新,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乡村传统行为文化结构逐渐多元化。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鸿沟也由此逐步加深,乡村传统文化价值遭到解构和怀疑,新一轮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震惊逐渐显现。城市的现代文明辐射和影响着乡村原本平衡的文化生态,乡村社会由熟人社会转变为半熟人社会,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变得复杂而多样,村民对乡村文化原有的价值认同基础开始动摇,市场化的价值导向变成村民新的行为原则和价值取向。乡村传统文化的话语权下降,体现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宗法习俗、村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作用日益减小,失去对村民行为生活规范的力量。乡村文化生存空间被城市文化挤占,村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受到现代性因素的影响,被烙上了城市文明的印记,乡村文化日渐边缘化。乡村传统文化活动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十分重要,但相应的集体文化活动日益减少,仅存的活动也只是一种仪式象征,文化特征日渐式微,文化内涵和韵味越来越淡。乡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自我怀疑与迷失,乡村文化的行为价值发挥也遭遇困境。

3.与经济建设失衡:乡村文化生态价值遭到破坏

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有利于加强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视和建设,生态建设需要发挥乡村生态文化的价值指导和引领作用。乡村生态文化包含村民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顺天时”和“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是村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传承下来的生态道德思想和自然经验。这种可持续的生态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目标相契合,是乡村振兴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文化基因。保护生态,发挥乡村文化的生态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11]。

近十几年来,国家将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对乡村生态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乡村的政治和经济建设往往能带来直观迅速的改变与发展,成为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建设对象,而乡村文化建设则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易迅速出成果,其受重视程度远不如政治和经济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在乡村基层干部中屡见不鲜。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投入和支持不足,不少基层政府甚至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建设以破坏乡村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政绩工资和形象工程,使乡村文化生态价值受到极大破坏。文化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乡村文化的延续及其生态价值的最大发挥和推广,才能带来新时代乡村的全面振兴。

4.与文化产业脱节:乡村文化经济价值发挥受限

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财富,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文化产业最早出现在西方社会,有的国家甚至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出现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化以及文化产业逐渐走上正轨。广大乡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精神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不仅能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还能让乡村特色文化“走出去”,在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同时拓宽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发展空间。

现阶段,我国的乡村文化产业建设相对落后,尚处于不完善、竞争力较弱的状态。许多乡村未能充分发挥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或未将文化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构建和经营,多数乡村的文化产业缺乏统一规划,经营单位也以家庭和小作坊为主,经营方式单一,缺乏地域特色,文化产品无创新、档次低、内容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集约规模的发展模式和长远的运行机制。由空心化和老龄化导致的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是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乡村本土人才流失,文化产业建设人才匮乏,同时,部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于注重经济特性,忽视了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特性—人文内涵和精神本质也是文化产业根本因素之一。因此,要提升乡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精神力量,发挥乡村文化的社会效益、发扬乡村文化的优良传统、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以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三、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价值的构建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物质和理论层面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价值

无论在乡村文化的供给层面还是价值重建层面,政府都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和文化需求愈来愈超越狭隘的私人性和地域性”[12]。因此,重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重建乡村和谐的文化秩序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通过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村民的文化活动空间愈发开放,乡村文化氛围更加宽松活跃,乡村社会秩序也能更趋于和睦稳定。政府应当发挥文化建设的职能,在物质层面,合理配置乡村文化建设资金,加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图书馆、文化站、文化礼堂以及健身场所等,为村民集体文化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载体。加大对文化设施的管理,正确合理利用基础设施,满足村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增强村民的公共意识。通过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形成公共文化活动常态,增强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巩固乡村文化秩序。

在理论层面,重视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现代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文化以其静谧、悠久的特点发挥着城市文明无可替代的价值。要将文化进化论、文化传播论、功能主义等文化变迁理论与中国乡村文化变迁实际相结合,掌握乡村文化传承和价值重建的内在规律和法则。要关注到部分乡村地区仍存有落后、迷信、错误的观念,政府在文化产品供给方面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既要依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引导,指引村民抛却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悖的思想,构建乡村健康和谐的文化发展秩序。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皆有其价值和意义。

2.加强村民的文化自觉自信,发挥乡村文化行为价值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并使用的,此后他在一系列论述中对“文化自觉”进行了阐释。“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13]“文化自觉”明确了认同本民族文化的意义。乡村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要素,是村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结晶,它以独特的方式存在并影响着民众的生产和交往方式,是民众基本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城市文明冲击之下,增强村民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是建设乡村文化的首要任务。本土文化只有被村民自觉认同和接受,乡村文化才能继续规范和稳定村民的生活行为方式,乡村文化行为价值方能有效发挥。

乡村文化行为价值的复兴与重建,首先体现在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建。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乡村文化自信需要民众认同乡村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村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政府应组织专门人才重新挖掘和整理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比如通过整理古籍、走访老人、探寻古迹,编撰发展历史,建立博物馆,展览文化遗传,组织村民参观,增进村民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还可以举办地方特色民俗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重建乡村伦理,促进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促使他们建设和恢复乡村文化的公共性和开放性,鼓励他们自觉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乡村文化要印刻在村民的意识之中,并影响其行为方式,方能彰显乡村文化价值。

3.坚持保护式开发,重建乡村文化生态价值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原则。乡村文化的生态价值是乡村绿色振兴的精神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的发挥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乡村农耕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传承和发扬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能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能推动乡村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步发展,能在当今社会严峻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背景下,为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因此,在建设乡村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护乡村农耕文化的精髓,发扬乡村文化的生态价值,将乡村文化的生态融入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基层干部首先要树立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注重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意识的培养和宣传,向村民灌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推广节能高效的农耕生产技术,加强村民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对于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乡村,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在基本恢复的基础之上再发展乡村文化。要坚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用保护式开发的手段合理有度地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推广现代无污染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将无污染、可持续、绿色洁净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运用到乡村文化产业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如加快推动环保绿色的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打造健康、宜居、节约的现代旅游乡村,建立“一村一品”的乡村文化发展模式。将现代市场化管理和现代科技手段融入乡村文化生态价值发挥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从而实现乡村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4.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发挥乡村文化经济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和《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1月3日)等文件均提出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以此发展乡村文化、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广大乡村地域辽阔,具有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具有精神价值,还具有相当大的经济价值,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根基。

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发挥政府职能,完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建设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提供广泛多元的支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合理挖掘乡村地域特色资源,如打造“一村一品”的乡村文化产品,建立完整的乡村文化产业链。在挖掘乡村文化遗产和资源的过程中要采用丰富的路径和多样的发展模式,注意将文化创新与文化资源挖掘相结合,抛弃传统粗放和单一的发展模式。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还应创造性地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和推广文化产品。其次要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政府提供启动资金,同时搭建完善的社会投资平台,为乡村文化产业提供多元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流向乡村文化建设。最后要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培育乡村人才。村民是乡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建设者和受益者。村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乡村文化产业建设状况的重要因素,关系着乡村振兴能否顺利实现。要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专项培训、媒体宣传以及文化礼堂宣传等方式发展乡村教育,以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确保乡村文化价值发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要坚持将知识教育、民俗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共同融入村民思想教育中,以此作为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指导思想,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时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作物种植培育等技能,提高村民的生产能力和综合素质。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滥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和情感归属,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富则国家富,乡村强则国家强。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乡村社会发展的短板,乡村文化亦在乡村社会转型中发生巨变。基于乡村振兴为时代和社会背景,立足于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现实状况,注重剖析和利用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在今后更长时期持续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领村民发挥主体积极性,推进乡村文化的秩序价值、行为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构建和发挥,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村民价值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