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丽波
(贵州省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中过刊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学生教学、科研、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由于一部分人的不了解,认为“过刊”是过期了的废旧杂志,一个”过”字让过刊一直利用率很低。其实际上在当今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过刊有很多优点不同于其他文献资料,如信息含量高、品种多、更新快,覆盖了政治、经济、艺术、历史、文学、理工各专业知识的前沿动态,记载着大量的研究数据、科学案例等原始资料[1]。读者可以利用过刊独有的信息储备量大、更新速度快、能够迅速地报道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等特殊性质,将其应用到科研和教学当中。
该馆现刊订阅量最高时有1 000 余种,在网络科技的冲击下以及电子期刊的出现,造成订阅量逐年下降,2018年现刊的订阅量下降到了400 余种。每年过刊的整理送装分寒暑假两次,根据期刊的厚薄、周期的不同,分成3 册、4 册不等,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复印,每本合订本的厚度不能超过3~4cm,外包单位加工装订送回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送回后过刊工作人员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合订本进行分编著录—入库典藏—上架借阅。
过刊是期刊的再收藏,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以及科研的实时动态。随着网络时代下电子期刊的冲击,纸质过刊的价值被读者忽略。过刊服务工作还是延续“守门人”的工作理念,对过刊资源缺乏宣传。这几年来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图书馆的过刊管理模式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过刊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信息源,对其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健康发展的重点,急需转变和创新[2]。
现刊下架以后,经过排序整理准备装订,由于缺刊、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过刊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了影响。装订过程中还发生年份混乱、两种不同期刊混乱,如2016年度《写作》合订本装订工作中把2017年的某期误装入2016年的合订本中,影响了下一年的装订,如装订《新东方英语》合订本的时候把某期《中国高教研究》误混装一起,影响了读者查阅,也影响了这两种过刊合订本各自的完整性。在合订本的封面上刊名、出版时间、期数书写有误,也会造成读者查阅的不便,影响读者使用。
前几年该馆期刊的订阅量一直为1 000 余种,长年的日积月累过刊合订本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在装订合订本的时候没有严格筛选出核心期刊、专业性期刊,大部分装订的过刊没有科研价值,没有学科的权威性。再由于馆舍面积有限,过多装订期刊一方面浪费经费,另一方面既占据架位,浪费空间又没有读者查阅。
过刊属于特殊的文献资料,具有时效期,1~5年之内最具有参考利用价值。由于下架期刊量大,过刊工作人员少,过刊的装订、贴条码、著录期刊数据时间长,影响了过刊合订本的及时上架,降低了读者的利用率。由于过刊合订本没有复本,为了避免丢失刊物过刊采用的“重藏轻用”管理方式限制了过刊资源的流通,影响了流通率。由于技术开发能力有限,过刊资源未得到深层次开发,过刊资源没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完全没有充分地发挥出过刊的科研价值。
该校每年的过刊合订本以四千余本递增,至今为止过刊合订本的数量庞大,而馆藏空间相当有限,多数过刊合本储存在阴暗潮湿的大楼底层,既给工作人员带来管理上的压力,也给读者快捷查找期刊带来不便。剔旧是最好的缓解空间紧张的办法,在现刊下架整理装订的时候工作人员根据学校学科建设需要、专业发展需要合理剔旧,筛选出学术性强、理论性强的核心期刊送印刷厂装订。装订、著录期刊杂志的速度比较慢,一般需要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才能上架,所以装订时间要避开每年毕业生利用过刊资源撰写论文的高峰期,尽量缩短装订周期,及时上架。有为读者考虑周全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给读者提供方便,使读者尽快查阅到有价值的过刊合订本,提高过刊资源的使用率。
过刊具有信息量大、研究价值较高、涉及面广等特点,对学校的师生而言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在数字化发展飞速的今天,中国知网、万方、读秀、维普等数据库平台的建成与使用,冲击了纸质资源的利用率。电子文献资源的优势明显超过了纸质期刊,图书馆员必须活跃思维,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过刊资源进行二、三次文献开发,根据该校所设专业和教师科研课题的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经过分门别类地深层次加工后提高过刊的利用价值,使其更好地为科研教学服务[3]。
在图书馆技术部门的支持下,利用过刊资源目录库开发具有该院学科专业特色的文献数据库,并对学科特色文献数据库进行持续性的开发与维护,如该馆的特色光盘库等。
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购买了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数字化也是图书馆的最终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发展需要重视馆员的队伍建设,通过过刊管理员自身素质的提升来改善过刊利用率不断下滑的现状,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克服知识结构单一、专业面窄的缺点。图书馆过刊管理员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计算机技能,帮助读者检索利用过刊。积极开展读者培训宣传活动,让读者了解过刊文献资源的价值。提高读者的检索能力,培养读者的利用文献意识[4]。针对高校读者对过刊的需求,做好文摘索引,吸引读者来图书馆,给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情报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加速了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进程速度,过刊管理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推动过刊管理的数字化,优化过刊资源在查询和借阅方面的程序[5]。图书馆的服务核心始终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刊作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完善过刊的管理服务手段,充分挖掘过刊这个丰富的宝藏,实现过刊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