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山东烟台 264003)
航海类专业学生的海上实习是航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各航运公司很少对航海类专业实习生安排专门的培养计划,实习生上船后,往往只是由船上管理级船员安排他们参加船上的日常工作或者跟随高级船员轮流值班。对于比较有礼貌又比较勤快的实习生,有些高级船员会主动告诉他们应该学什么,该怎么学。而有的实习生没有人指导,面对船上各种繁杂的工作和设备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什么,该怎么学,只会跟着别人干活,其他业务根本就学不到。
曾经有过实习生在船上实习了12个多月,结果只会在别人工作时给人打下手,递工具和搞卫生。只学会了哪些设备、哪些工作是由哪位高级船员负责,而实际工作该怎么做,设备该怎么维护保养,自己却从来没有过问,也没有动手做过。下班以后也不知道请教别人,或者是自己研究一下课本、说明书,仅仅是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机工或者二级机工的位置,结果实习一年什么也没学会。很多船上只是把实习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船上大量的卫生清洁工作都是由实习生来做的,是否学习那是实习生个人的事情,很少有人去关心指导。
实习生除了参加船上的日常工作之外,必须在下班之后自己再找时间努力学习。特别是在一些老旧船舶上,实习生的劳动强度还是比较高的,实习生下班之后可能会因为疲惫而不愿意再学习,导致白天虽然参加了一些实践工作,却不能及时消化,影响学习效果。
船员工作的特点是流动性比较大,现在大部分船舶上工作的船员是由船员管理公司派遣的,还有很多船员是自由船员。大部分船员在同一条船上合作一次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同船工作。大部分船员虽然能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得非常好,但是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指导实习生学习。有几个方面的原因:①机舱环境比较恶劣,温度高,噪声大,轮机工程专业的实习生不一定愿意经常到机舱学习,如果轮机员督促指导的比较多的话,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轮机员除了工作和巡视之外也不愿意待在机舱内。②机舱噪音太大,现场给实习生讲解需要大声喊话,如果实习生自己问问题,一般来讲轮机员都会给他们讲解,但是如果实习生不问,轮机员很少会主动给他们讲解。③船舶驾驶专业的实习生通常需要在甲板上参加维护保养工作,也比较辛苦,如果下班后让他们到驾驶台学习,他们也可能因需要休息而不愿意,也会影响人际关系。④因为船员工作的流动性,高级船员与实习生再次在同一条船上一起工作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大家会感觉实习生学与不学,学习的好与不好跟自己没有关系,甚至有的实习生也会认为自己的学习跟其他船员没有关系,实习生在工作中因自身错误受到批评时还可能会认为受到了恶意指责而对批评者心怀不满,所以高级船员一般不愿意主动去安排和指导实习生学习。
航海类专业的学生上船顶岗实习是实施“三明治”教育模式中最困难、最不可控、最关键的环节。[1]由于航海职业的特殊性,实习生随船分散在世界各地,给实习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商船上一般没有安排专职的指导老师,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因为通讯的局限性往往很难与学生取得联系,事实上也无法及时给实习生提供指导。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缺乏挫折教育,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与能力明显欠缺。[2]实习生第一次上船工作,往往难以接受船上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单调的生活方式,极易产生消极、悲观甚至抵触、厌倦的情绪,因而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航海事业产生畏惧感。如果船上的高级船员不能及时地给予实习生一些关怀和指导,及时消除他们的不良思想和情绪,将会影响航海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乃至影响学生今后的择业倾向。即,如果在实习中学生不能形成对海上工作的兴趣,那么在毕业的时候往往不会选择海上工作。[3]
“三明治”班的实习生只在学校学过一年多的理论课,还处于学生阶段,在他们的认识中,上船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到船上学习,如果让他们参加一些值班、操作或者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他们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让他们天天做一些清洁工作,他们就会感觉这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但是船上都有配员要求,大部分船上船舶驾驶专业、轮机工程专业的实习生一般是各有一名,如果“三明治”班的实习生上船顶岗实习,那就会取代一贯制模式毕业的实习生。如果此时不让实习生参加船上的日常清洁工作,只让他们参加能让他们学习的维护保养工作,那之前由实习生做的一些工作就必须要让其他人来做,这对于之前经常带实习生工作的船员和那些一贯制模式毕业后从实习生一点点干起来的高级船员来说,又不太容易接受。
实习生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①刚离开课堂,他们会感觉一身轻松,到船上后会贪玩。如果白天参加一天的工作他们又会感觉比较累,下班后可能会不想学习。②不会学,实习生上船后如果只是安排他们参加日常工作,没有人对他们的学习加一指导,他们会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学。越是不想学或不会学的实习生,在其他船员看来就越不顺眼,感觉他们懒惰,也就越没有人愿意指导他们了。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的生活条件比较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学生是家长眼中的小皇帝,礼貌礼节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也非常欠缺。因此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对他们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激发他们投身航海事业的热情。采用观看视频、举办主题班会以及指导老师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认识航海、了解航海、热爱航海。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航海文化等课程,加强职业理想和信念教育。加强学生礼貌礼节方面的教育,俗话说要想人敬必先敬人,船员在船上礼节周全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和尊重。实习生必须懂得尊敬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他们,才会真心实意的指导他们学习。
各船舶根据船上的实际情况,针对“三明治”班的实习生制定实习生培养计划,经公司审核合格后实施。通常船舶驾驶专业实习生的培养计划比较单一,每条船都会安排他们先到甲板上跟随水手长参加日常工作,学习水手业务;然后到驾驶台轮流跟班各个驾驶员,熟悉各个驾驶员的工作业务以及日常航行的专业知识。轮机工程专业的实习生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值班机舱,实习生跟班各位轮机员轮流值班,熟悉机舱,学习值班工作及各位轮机员的日常工作业务。然后船上根据机舱情况安排实习生撤班,参加机舱的日常保养工作,学习各个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检修。另一种情况是无人机舱的情况,这种情况船上应安排实习生参加机舱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但是也应该安排各位轮机员轮流做实习生的指导轮机员,让实习生跟随指导轮机员参加无人机舱值班,以便学习各位轮机员的日常工作业务。
因为船上的高级船员不是专职的实习生指导老师,他们不需要承担培养实习生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他们也不会有指导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习生上船以后,船上应该按照实习生培养计划安排各位高级船员轮流做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并报给公司,由公司正式任命。公司应为这些辅导老师提供资金支持,以激发其积极性。高级船员接受了任命,就相当于一位兼职的实习辅导老师,他们会督促和引导实习生学习,会把对实习生的辅导当成自己的任务和使命来完成。而对于实习生来说,公司为他们任命了指导老师,那他们跟老师请教问题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有心理压力,对于指导老师对自己的批评和教育实习生也会很容易接受,不会认为是船员的恶意指责。
由管理级船员和操作级船员对实习生进行定期考核,根据实习生日常表现、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原理的理解情况等等对其进行打分,船长或轮机长与指导老师各占50%的分值。考核人员不需要交流实习生的成绩,各自通过网络系统直接向学校、公司和海事局填报分值即可。学生实习结束后,其实习考核成绩取每次考核的平均值即可。学校可以将此成绩与实习报告等结合考评,给出学生的毕业成绩。公司可以根据这个成绩决定学生毕业后是否留在公司任职,或者毕业第一次上船担任实习生还是担任水手或机工。海事局可以以此成绩代替学生适任证书考试的实操评估,这个成绩是由多人考核给出的平均值,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这样实习生在船实习期间就不会松懈,会认真学习每一项业务,达到非常好的实习效果。
一贯制教育模式毕业的航海类专业的实习生通常都已考试通过了国家海事局认可的三副或三管轮的适任考试,上船实习的目的就是接受更多的实践学习,为下一步投入工作做准备。而“三明治”班学生顶岗实习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而不是谋求生活来源。航海类学生的上船实习时间属于毕业前的实践学习时间,在此期间,学生身份并没有发生改变。[4]上船实习后还要回校再学习,然后参加三副或三管轮适任考试,所以他们在船上不仅要进行实践学习,写实习报告等,还必须保持理论课的复习和巩固,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对于“三明治”班的实习生,船上应该冗余配置,即以往需要一个实习生的船舶,要配置两个实习生,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等可以让他们两个人都参加,而其他一些清洁工作则可以安排两个实习生轮流参加。这样,两个实习生承担之前一个实习生的工作,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消化遇到的实践方面的问题并巩固理论知识,毕竟他们还是以学习为主的。
在船顶岗实习作为航海类专业“三明治”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实习效果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航运公司和船上人员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给予实习生足够的关心、关注、指导和约束,解决目前学生顶岗实习所面临的问题,给予他们充分的学习消化时间,完善实习生考核制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投身航海事业的热情,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航海类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