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福
【摘要】本文笔者就从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角度出发,解析信息技术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规划课题《信息化条件下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GS[2018]GHB124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172-01
信息技术可以将语文阅读教材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重难点知识。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和互联网整合应用,比如数据的传输,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真正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优化教学资源,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形成高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1.信息技术助力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信息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比如我们教学中常用的多媒体视频。这种教学形式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最容易调动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譬如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提前搜集关于“春”的图片和视频,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先播放视频和图片,最好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沉浸于春的美好之中,真切地感受“春”的气息,仿佛春天就在眼前。其次可以播放课文内容音频,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文章朗读的情感和语气、节奏,再次感受春的美好。如此一来,真正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将传统单一化的讲学变成多样化教学,学生陶冶在美好的情境之中,从而身临其境感受文章之美、语言之美,真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从而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信息技术助力于师生互动,促进学生阅读交流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与学的分割不仅拉远师生距离,同时也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改变这一困境呢?信息技术恰好可以助力。例如教学《昆明的雨》第二课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我们可以一边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细节,一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了让学生掌握昆明的雨的特点,笔者就借助了信息技术之优势,开展了一次“问→画→思”循循善诱的课堂教学。问就是提出问题;画就是呈现画面;思就是启发思考,引导交流。首先提出问题:文章写昆明的雨,为什么从宁坤要“我”作画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出示相关内容画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其次提出问题: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写昆明的菌子?字里行间流露出何种情感?出示相关内容画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一问一答、一看一思,既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阅读交流。
3.信息技术助力于教学资源整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信息技术往往和网络是不可分割的,这两者的连通能够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当然,这种资源需要我们教师去搜集和整合,更需要学生自己去挖掘和应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给学生各种学习资源,不如让学生主动去获取资源,避免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之便利,去网络上搜集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源,比如一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等资源,尤其是古文学习,通过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更容易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以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为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让学生自己提前去网上搜索相关素材,自己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九一八,国联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切身体会文章中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感和国家处于危亡之际的愤懑之情。当然,笔者还以“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心的中国人在”为话题,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相关素材,在课堂上演讲,举例论证。真正启发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促進学生思维发展。
当然,信息技术除了在以上环节中有助力之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比如建立阅读交流网站,教师定期在网站上上传文章、推荐阅读读物,拓宽学生阅读题材。师生也可以在网站上自由发表阅读感想,或者开展美文鉴赏大会,真正为学生营造一种高效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化合作探究,进而凝练和升华自己的阅读收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我们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其终究会是利大于弊的。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当与时俱进,用好信息技术、用活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丰富学生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当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主动交流之时,自是学生思维发展之时,更是高效课堂形成之时。所以,我们借信息技术之便利,让初中学生搭上高效阅读之车吧。
参考文献:
[1]袁书华.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讨[J].学周刊,201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