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9-12-26 01:55张瑞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党的建设

张瑞

[摘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中共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这是因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干部状况直接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一定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培养和选拔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关键词]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

[中文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79(2019)06-0087-07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努力培养一大批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党的干部状况关系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完成党的主要任务而制定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制定各項具体方针政策的根本遵循。党的政治路线,相对于具体工作路线而言,称为“基本路线”;相对于思想路线、组织路线而言,称为“政治路线”。党的百年发展历程表明,政治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党之所以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因为在深刻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遵循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革命;之所以会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十年动乱,是因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错误判断,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政治路线;之所以取得改革开放辉煌成就,是因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政治路线。

党的组织路线是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而规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政治路线是组织路线的前提,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列宁曾指出:“如果没有人员的任命和调动,任何政治也就无法体现。因此,任何组织问题都有政治意义”[1](p266)。后来,斯大林又进一步强调了组织工作对政治路线的决定作用,并提出了“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中国共产党自一大党纲规定组织建设原则、党的六大提出“组织路线”概念之后,始终坚持组织路线服务于政治路线的基本方针。1929年12月,针对党组织中存在的党员质量差、组织松懈等突出问题,毛泽东在为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中指出要“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2](p88)。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p52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先后多次强调组织路线对于政治路线的重要作用。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在接见中共海军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中强调,在重新恢复党的思想路线、确立正确政治路线后,就该解决组织路线问题了。他说:“现在我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是组织路线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4](p191),明确表示组织路线要保证政治路线的贯彻落实。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组织路线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不进一步解决党的组织路线问题,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就得不到可靠的保证。”[4](p275)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是明确表述了“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的思想。他说:“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5](p380)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进一步阐述了组织路线要服务于政治路线的基本原则。2002年1月,江泽民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为政之道,要在得人。世界社会主义的历程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而且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关键是要选好人、用好人”[6](p418),表示只有抓紧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的领导干部,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12月,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要有正确政治路线,而且要有正确组织路线,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干部。”[7](p15)只有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代代相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党和国家才能实现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四个伟大”的过程中,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组织路线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干部掌握着方方面面的权力,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如果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作风不正,那党的建设是不可能搞好的”[8](p97),阐明了干部队伍建设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论述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9](pp139-140)

二、党的干部状况关系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肩负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此,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因此,必须培养选拔一大批党和人民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我们党培养选拔可靠接班人有比较完备的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党能够在长期执政中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因素。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新干部”的战略任务。1964年7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更是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战略思想,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应具备的五项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多次强调了选好接班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中说:“我们老同志要清醒地看到,选拔接班人這件事情不能拖。否则,搞四个现代化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4](p221,222),并明确表示选好接班人是各位老同志第一位的责任。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围绕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战略任务,进一步强调了培养接班人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地位。1996年6月,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发展活力和生机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要使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取决于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长期坚持,归根到底取决于广大青年一代及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10](p1969)2001年5月,胡锦涛在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强调,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是关系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大计。”[11](p47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进一步强调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战略意义。2018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12](p26)2019年3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的大事。习近平不仅回答了“为什么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而且还对“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怎样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习近平强调,接班人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作机械理解,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人、具体的岗位。我们培养选拔的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不是哪个领导干部个人的接班人;年轻干部应该考虑接好党和人民事业的班,而不是考虑接某个职位的班;年轻干部不能搞自我设计,我们党实行的是党管干部、组织选人的原则。

三、党的干部状况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13]这是我们党对历史治乱兴衰规律的深刻总结。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采用各种手段西化、分化、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图谋从未停止,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党性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我们党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放在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永不变色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早在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战略思想。他指出:“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就是将来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不能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能不能胜利地防止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在中国重演的问题。总之,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这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14](p54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深刻阐述培养选拔接班人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选党性强的优秀年轻干部来接班。1979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中共海军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中指出:“选干部,标准有好多条,主要是两条,一条是拥护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一条是讲党性,不搞派性。”[4](p192)对于派性思想严重的人物要坚决严肃处理,决不能选拔受派性思想毒害很深、至今仍不悔悟的青年人作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靠“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4](p19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并把希望寄托在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之后的几代人身上。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拨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5](p380)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从政党兴亡、政权更替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1996年6月,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历史的教训很值得我们注意。”[10](p1967)2005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如果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就不可能取得政权,即使取得政权后也不可能保持政权稳定”[15](p592),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四、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既然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干部状况直接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那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成为一项涉及国家兴亡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问题来抓。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中,围绕“选什么样的人、从哪里选人、怎么用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我们今天选人用人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针。

(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选好用好干部,首先要明确好干部的标准。这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要前提。我们党选贤任能的标准,概括起来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我们党选拔干部的一项原则,它与时俱进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3](p526),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德才兼备”的思想内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后,面对干部队伍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实际,邓小平提出了干部队伍要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重要思想。他说:“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4](p3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方针,并顺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战略目标,赋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强调,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但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硬;好干部的标准有许多条,但第一位的标准是政治标准。新时代的好干部不仅要政治过硬,而且要本领高强,要具有过硬的政治領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简言之,新时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就是要坚持和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要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二)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坚持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努力为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

任人唯贤,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干部路线。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在使用干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条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3](p527)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要求安排工作的亲友实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的“四不”原则,身体力行地反对“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的用人乱象。1979年,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中严厉批评部分地方选人用人上论资排辈的现象,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主张要大胆发现和使用人才。后来,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号召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4](p326)

坚持任人唯贤,就要坚持五湖四海,反对以人划线和以地域划线。要拓展知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疏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注意从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中发现选拔优秀人才。要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注重从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大胆使用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长期担任县乡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实行倾斜政策。

(三)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能否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也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树立正确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践行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党员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

考核评价干部政绩,既要看发展,又要看基础;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成果;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总量,又要看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既要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成就,又要看党的建设成效。要建立健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担当负责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干部受到惩戒,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担当负责的浓厚风气。

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不仅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而且更要注重群众公认。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干部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新时期干部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更是全面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选拔任用干部注重群众公认,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出发,自觉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自觉做到不与民争利。

(四)坚持公道正派、事业为上

公道正派,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的基本要求,也是组织人事部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核心内容。做好干部工作,选好人用准人,固然在宏观要素和微观程序上有许多条件和要求,但最核心的是公道正派。

我们党历来强调公道正派原则。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會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分析了“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两条对立的用人路线后指出:“在干部政策问题上坚持正派的公道的作风,反对不正派的不公道的作风,借以巩固党的团结统一,这是中央和各级领导者的重要的责任。”[3](p527)1975年7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政治机关的干部,特别是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4](p22)。1996年6月,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要“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坚持公道正派和实事求是地对待干部。”[10](p1965)胡锦涛曾表示,衡量一个组织工作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16(p353)

坚持公道正派,就是要求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要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的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的行为,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不准任人唯亲、搞亲亲疏疏,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国民生产总值、唯年龄的取人偏向,坚决克服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倾向;要严格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不准封官许愿、跑风漏气、收买人心,不准个人为干部提拔任用打招呼、递条子,不得干预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不属于自己分管领域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对不担当、不作为、敷衍塞责的干部要严肃批评,对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要敢于为好干部说公道话,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简言之,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严格按照选人用人政策、原则、制度办事,实事求是考察评价干部,敢于为干部说公道话,敢于抵制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M].人民出版社,1986.

[2]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16.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9]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人民出版社,1999.

[11]胡锦涛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6.

[1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人民出版社,2018.

[13]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J].求是,2019(2).

[14]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词典[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钱亚仙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党的建设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初探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浅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推动基层央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高素质”自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