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辚 胡昊苏
〔摘要〕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其中,自然生态系统和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由于具有天然的自然地理联系和不可分割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大江大河治理、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执政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经历了不少挫折,为进一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基本经验。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党史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6-0034-06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大江大河治理、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执政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经历了不少挫折,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历史启迪。
一、大江大河治理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治水管水问题,历朝历代统治者莫不把兴修水利作为一件兴国兴民的大事来抓。近代以来,晚清朝廷、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朝政腐败、政治衰朽,政府几乎没有能力治理大江大河、兴修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全国范围内的水利灌溉设施严重衰败老化。农村的水土保持、山林涵养、管水治水主要依赖传统习俗和宗法制度架构下的民间自组织协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对于大江大河治理非常重视,淮河、黄河、长江都成立了水利委员会,统筹全流域治理规划、水土保持、河道疏浚、堤防加固、水库建设、水电开发、防洪泄洪等相关事宜。
1950年8月28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向周恩来转报中共苏北区委对治淮的意见的电报,电报第三项内容大意为:今年导淮对于苏北困难较大,要动员苏北党政军民全部力量,全年工作方针要重新调整,治淮技术上、人力组织上、思想动员上及河床搬家,及其他物资条件准备等均感仓促,对下年农业生产会有很大影响。毛泽东就此电报向周恩来发了《关于导淮问题的批语》,包含这一批语在内,1950年7月至9月间,毛泽东就根治淮河问题作了四次批语。这些批语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淮河治理要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第二,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第三,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第四,早日做好计划,早日开工 〔1 〕355-357。这是目前看到的毛泽东关于大江大河治理的最早批语。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人口密集、水网纵横,淮河水患影响全流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要根治淮河水患需要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这需要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毛泽东指出三省党委要将治淮作为当时工作计划的中心,体现了党中央对大江大河治理的高度重视。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层面关于江河治理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了淮河治理的基本方针是“蓄泄兼筹” 〔1 〕426。此后,政务院决定以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为基础成立治淮委员会,统一领导苏、皖、豫三省的治淮工作。经过一年的治淮工作,淮河流域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51年9月24日,曾希圣以治淮委员会副主任的名义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从来无法控制的洪水,在一定限度内已经开始被我们掌握了。淮河流域今年已获空前的丰收” 〔2 〕84。治淮工程总量“包括修筑堤防二千一百九十一公里,疏浚河道八百六十一公里,水库三处已经动工,其中一处已经完成,湖泊洼地蓄洪工程十二处,大小闸坝涵洞九十二座,都已按期完成,前后动员民工二百二十余万人” 〔2 〕84。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工程量,在旧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淮河治理工程。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中关于水利建设的部署主要包括:继续根治淮河;开始进行黄河的根治和综合开发的工作,着手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巩固长江堤防;积极进行海河水系的流域规划;进行辽河的流域规划,修建浑河大伙房水库 〔3 〕492-493。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这一规划的核心是三门峡和刘家峡两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勘测设计和建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在本次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黄河是古今中外著名的一条灾害性的河流。它的灾害主要是水灾” 〔4 〕5。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加固黄河堤岸,在山东东平湖两侧、河南长垣到山东寿张的黃河大堤和大堤北面的金堤之间建立滞洪区、溢洪堰,扭转了黄河近百年间几乎每年决口的险恶局面。邓子恢指出,“黄河流域由于旱灾、水灾和水土流失,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损害。这些损害在解放以后虽然有了减轻,但是由于人民政府在短期间还不可能对黄河流域实施大规模的有系统的改造自然条件的计划,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还是遭到一些特殊的困难” 〔4 〕11。邓子恢的报告提出了控制黄河的水和泥沙、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基本方法,即“从高原到山沟,从支流到干流,节节蓄水,分段拦泥,尽一切可能把河水用在工业、农业和运输业上,把黄土和雨水留在农田上” 〔4 〕17。节节蓄水需要建设梯级水库和水电站,留住黄土和雨水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这里需要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需要国家的大量投资,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需要政府和人民、工人和农民的通力合作。因此,采取这种方法在过去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4 〕17。这种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工程,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水库、水电站、植树造林等)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改造,只有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后才能够得到实施。但事物都有两面性,人工生态系统在实现某些特定功能(如蓄水、防洪、灌溉、发电)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损害。如水库的修建一般是在丘陵山溪的峡口处筑一道拦水坝,堵住原来的水道,把水拦蓄在里面,这必然造成水位上升,淹没部分丘陵山地,改变周边环境的地质结构、生物结构,甚至造成某些生物物种的灭绝,而水库的淤泥、淤沙又会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党中央很早就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在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的梯级电站建设上是比较慎重的。1957年8月20日,周恩来在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时重申,水利工作要有综合计划,要有全面设想和安排,要和防洪、水土保持、排涝等结合起来 〔5 〕411-412。尽管这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及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还是在黄河治理上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失误,导致部分黄河梯级水库规划建设时没有重视泥沙淤积的问题,三门峡水库建成7年后已淤掉库容的44%,而盐锅峡和青铜峡的水库淤损更为严重。后来三门峡水库改建后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即汛期降低水库水位、敞泄排沙,汛后抬高水位、蓄积清水,但这种解决方式降低了水库的防洪能力,使其综合治理的实际效果有所折扣。
长江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的考察、论证、勘测、设计阶段。毛泽东对三峡工程情有独钟但又非常谨慎。1958年1月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听取了关于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提出三峡建设要坚持“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2月26日,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率有关部委、省市负责人以及中外专家100多人,沿江而上对三峡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星期的实地勘察。途中,中央领导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后来形成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该意见指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 〔5 〕412。毛泽东在其后加了一句话:“但是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 〔5 〕412三峡工程对经济、政治、国防、生态各方面都有深远影响,对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科学技术水平都是重大考验,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是正确的。尽管三峡工程在1978年以前没有开工建设,但是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治理、利用、开发一直在进行。据1983年相关部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共完成修堤、治河、灌溉、除涝等项土石方230亿立方米;对沿江3 570公里江堤和近3万公里的民堤,普遍进行了修复和加高加固;182公里的荆江大堤,普遍加高了1.5米至2米,并加固了险工险段;修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分蓄洪容量达500多亿立方米;在支流修建了大、中、小水库4.8万多座,总库容1 222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支流水库105座,总库容733亿立方米。这些工程在长江干支流防洪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1949年至1978年,我们党还没有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问题给予过多关注,人口和粮食的巨大压力使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和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领域,而植树造林工程兼具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所以,这一时期我们党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植树造林。
1951年2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农林生产的决定,要求各地实行山林管理。“严禁烧山和滥伐,划定樵牧区域,发动植树种果,推行合作造林。为了保持水土,还应分别不同地区,禁挖树根草根” 〔6 〕30。“绝对禁止开山荒和陡坡。已开之山荒,必须修成梯田” 〔6 〕31。1951年9月29日,中共中央转发华东局《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指示》,要求“把保护山林和建植苗圃造林植树工作,列为山区、沙区及其附近地区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6 〕436。该指示指出,“治本办法:应大规模开展封山造林运动,华东自然条件一般尚好,将荒山封起数年之后,即可收水土保持之效,十年二十年后,即可抚育成林,结合全面性的植树造林运动,普遍进行封山造林、育材,是消灭荒山荒地,使广大面积同时成林的最经济办法” 〔6 〕437。封山造林的目的在于营造次生林以修复已经遭到人为砍伐和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這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次生演替过程。森林植物在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等次生裸地上进行演替,由于次生裸地上多少还保留着原有群落的土壤条件及某些植物种类的繁殖体,或者在其附近还保存着未经破坏的原生群落,因此其演替起点与原生演替不同,其演替速度也较原生演替更快。次生林是人类干预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果,修复后的森林生态系统很难再回到原始森林的状态,因此靠近人类居住地和农田生态系统营造次生林,应该把茶、桑、桐、橡、茶油、漆、果树、竹等经济林木及其他用材林、薪炭林作为培育重点,既能实现绿化荒山和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又有投入低、产出快的经济效益。1953年7月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发动群众开展造林、育林、护林工作的指示》,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造林约达175万公顷,封山育林414万公顷。“开展群众性的造林工作是扩大木材资源、保证国家长期建设需要的首要办法;也是减免风沙水旱灾害、保障农业丰收的有效措施” 〔7 〕296。“大体上在水土冲刷严重、风沙水旱灾害经常发生的地区,应积极营造水源林和防护林;在水土条件较好林木生长迅速的地区,应大力培育用材林” 〔7 〕298。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国有林区采伐迹地的更新面积为422万亩,其中东北各省为300万亩,内蒙古自治区为28万亩,西南各省为49万亩,华北和西北各省为45万亩 〔3 〕495,而且还要求“一般农业地区,应该普遍地发动群众在山地、道路两旁、屋前屋后、河岸村头造林植树,并保护他们造林植树的利益” 〔3 〕496。
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山地、丘陵和高原面积约占66%,而水土保持工作的难点就在丘陵山区。这些地方坡陡、土层薄而松散,其地表径流流速往往比平地快好几倍,被冲刷的泥沙量要比平地增加30倍以上,如西北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邓子恢在关于根治黄河水害的报告中分析了黄河泥沙量大的基本原因,“我国西起六盘山、贺兰山,北起阴山,东至太行山,南至秦岭,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域,这个区域基本上就是黄河的中游地区。由于黄土‘沙松土散,特别容易受侵蚀;由于黄河中游暴雨特别多,侵蚀的力量特别大;由于黄土高原被侵蚀后形成了很多陡坡,陡坡更容易被暴雨冲刷;又由于地面上的森林被滥伐,陡坡被滥垦,土壤缺少保护,被侵蚀的过程更加迅速” 〔4 〕15。甘肃、陕西、山西三个省水土流失是黄河流域水灾、旱灾频发的根本原因,黄河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改道都与此密切相关。邓子恢在报告中提出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具体技术措施,包括农业技术措施、农业改良土壤措施、森林改良土壤措施等。这些技术措施非常全面,不只适用于黄土高原,在南方丘陵山区一样适用,其核心思想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林、水、牧等部门密切配合,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植树种草、发展梯田、修渠筑坝、打井挖窖,通过改造农田和山林生态系统控制水土流失。到20世纪70年代末,黄河流域有1/4原来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建设,建成了一批大中型的水库和众多的小型水利工程,扩大了农田的灌溉面积,提高了抵抗水、旱灾害的能力。有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战天斗地,改造了山河,创造出很高的生态效益。山西大寨和河南林县就是杰出代表。大寨是将脆弱贫瘠的自然生态系统改造成高产出、高效率、具有优美景观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范例。河南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了“人造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巧妙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河流和山势),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改变山形地貌变更河流生态系统的流向,在自然演化不可能的地方建成一条盘绕在太行山千丈绝壁上的沟渠生态系统。除了山西、河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他省份也有这样因地制宜改造山河的壮举,如山东省黄县下丁家大队为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提出了“以水为纲,山水田综合治理”的口号,他们劈山筑库,拦河打坝,把山上的水蓄积起来,从河滩到山顶修建了10多座水库,形成一个“三层楼式”的灌溉网,将1 400多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再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县当铺地大队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营造林带和片林以防风固沙,他们不但靠人力、风力搬走了几百个沙丘,而且将2 500亩耕地打上地埂,造出畦田浇灌地块,使亩产提高到358斤,相当于1949年产量的5倍。1965年至1975年,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北方平原开始使用机井,这一时期我国的水浇地面积增加了1 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从1965年的32%上升到43% 〔12 〕585。
水资源的分布、流动有其内在的规律,如果农田水利建设违背了自然规律,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各地生态环境条件因各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适应关系、恒定关系、协调关系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农田水利建设要因地制宜、考虑各地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例如,“中国北方亟需较稳定的水源,但仅在部分地区……才有可能仅靠动员劳动力就能大幅度提高灌溉面积。在其他地区,人们不得不更多地利用黄河水,这意味着首先要清除大量泥沙,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建造大型水坝和在黄河上游植树种草” 〔12 〕589。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前期,各地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也出现了“大跃进”,“不顾各地自然条件和耕作习惯的差别,一律搞深翻改土和密植;不顾山区和平原的差别,一律推行以蓄为主的治水方针等等” 〔13 〕,使得农田水利建设产生了脱离实际的问题。相关文献记载,1958年1月底,全国已经建成可以浇灌780万公顷土地的灌溉网。到年底,灌溉面积增加了3 200万公顷,相当于1957年9月国务院和党中央联合决定所规定的当时应达到面积的10倍多,同期所公布的土地增加面积几乎是实际总灌溉面积的两倍 〔14 〕399。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下发的《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去冬以来已扩大灌溉面积四亿五千万亩,加上原有灌溉面积共达九亿七千万亩,占现有耕地的百分之五十七,占全世界现有灌溉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只要再苦战两冬两春,全国现有耕地,基本上完成水利化是完全可能的” 〔15 〕。1959年的中国是一个大旱年,入冬以后各地开始大搞水利建设。据统计,当年全国冬修水利的上工人数已经超过7 000万人。全国有蓄水1亿立方以上的大型工程314个,蓄水1 000万立方到1亿立方的中型工程1 000多个,蓄水1 000万立方以下的小型工程150万个以上。
不顾自然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会破坏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循环,造成地质结构、土壤结构、物种结构的破坏,使农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数量比例失调、结构功能失衡、物质能量循环中断、新陈代谢能力丧失。在农田水利建设“大跃进”中,一些灌溉工程由于赶工期,设计不够严谨,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但没有使粮食产量增加反而导致粮食减产,华北平原尤其严重。比如,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使得粮食减产。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仅有14 350万吨,比1957年减产26%,为195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14 〕404。毛泽东在谈及此问题时指出,“大跃进”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没有搞综合平衡。在整个经济工作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有三种平衡: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平衡;工业内部的平衡;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平衡。整个国民经济是在这些基础上的综合平衡 〔16 〕。可见,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搞好综合平衡。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尽管没有系统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但遵循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执政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在大江大河治理、植树造林、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党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出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的特征。这一时期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自然生态系统、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涌现出了淮河治理、“三北”防护林、红旗渠等一大批样板工程,提出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和主张,对我们党的生态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的限制,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经历了一些曲折和失误,在控制人口规模、防止工业污染、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没有提出实质性举措,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是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历史财富。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曾希圣文选(1939-196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
1978)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8〕潘纪一.人口生态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215.
〔9〕本书编写组.内蒙古自治区概况〔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116-117.
〔10〕劉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2.
〔12〕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金光耀,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750.
〔14〕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455.
〔1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
1978)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537.
责任编辑 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