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进,傅适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重庆 401147)
某天然气净化总厂现拥有天然气净化装置19套,具有日处理原料天然气5.9×107m3生产能力,是综合配套齐全、技术先进的大型天然气净化总厂;同时还担负着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第一天然气处理厂、第二天然气处理厂和机修厂的生产运行管理[1]。
该厂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建成了以DCS,SIS,F&GS,SCADA等系统为核心的工业控制系统,实现了装置的远程控制及安全联锁管控。经营管理及办公信息化系统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分公司统一推送为主,应用的主要系统有: OA,电子邮件,集中报销平台,对外投资合同系统,ERP系统,HSE,A5,E7,对标系统以及净化总厂自建系统等。初步统计现有应用系统29个,其中分公司级及以上级的有25个,总厂自建系统4个[2]。
该厂正在开展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有3个,其中分公司级是龙王庙净化厂物联网平台,总厂级2个: 忠县净化厂数字化巡检平台、龙王庙净化厂虚拟培训系统。
该厂已完成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有4个: 总厂机关请销假系统、操作人员技能培训系统、安全联系管理系统、移动办公系统。
1)自控设施建设不足。虽然该厂的工业控制应用较为成熟,采用了DCS,SIS,F&GS,SCADA等系统,基本实现了生产装置的自动控制和安全联锁,但离智能化生产和管理还有相当距离。主要体现: 生产装置存在大量可用自控设备代替的手动操作;部分工艺参数的检测仍采用就地仪表检测,未采用测量信号可远传的仪表代替;已应用的仪表设备中智能仪表比例还需进一步提高;仪表设备管理系统未推广应用,目前仅龙王庙净化厂在探索应用阶段;仅少部分机泵设置有在线温度、振动监测系统;还未设置在线腐蚀监测系统。
2)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该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旧、技术过时,如净化总厂信息机房建立于2002年,机房设备已使用十数年;各级单位间的网络带宽不足、网络稳定性不高,使得信息传输、交换与共享效率低下。
3)现有信息化规范与净化总厂业务需求不完全匹配。从天然气生产过程的各环节来看,天然气净化业务与天然气采集、管输、销售等其他环节的业务需求是不一样的,有其特殊性。现有信息化建设相关规范主要是基于天然气开采、管输的信息化需求设计的,没有充分考虑天然气净化业务的特殊性,不能全面有效覆盖天然气净化业务。
4)信息孤岛严重。现有应用系统主要部署在上级公司,该厂及其下属单位主要是远程使用,相应的数据也分别存储在上级公司。系统目前都是相互独立的,彼此间不能共享数据,不能进行业务协同,形成了严重的信息孤岛,不利于系统的使用和运维。
5)数据利用深度不够。该厂的工业控制应用较为成熟,但离智能化生产和管理还有相当距离。例如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数据、过程参数等只能在DCS中使用,而数据量庞大的各类生产报表还只能由人工填报,重复录入、数据延时、准确性差等问题非常突出。
6)专业技术人才不足。虽然该厂自动控制专业的人员较多,对工业控制、设备管理非常熟悉,但对信息技术了解较少,对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了解有限,而智能工厂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工业控制层级;同时净化总厂的IT管理人员配置少,大多数为兼职,缺乏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前沿知识,导致支撑智能工厂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
智能天然气净化厂应由决策智能、管理智能、运行维护智能三个层级组成,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文档无纸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做到纵向、横向和端到端的集成,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从而建立基于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智能工厂[3]。
智能天然气净化厂主要特征如下:
1)自动化。建设覆盖全厂的DCS,SIS,F&GS等系统,实现对全厂工艺流程的监测与控制。
2)数字化。借助覆盖全厂的网络平台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快速掌握生产运行情况,实现生产环境与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提升了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的感知和监控能力。
3)模型化。构建与各类工艺装置、业务范围与流程,并与各种生产管理活动相匹配的工厂模型。
4)可视化。根据设计资料搭建三维可视化工厂,并与生产工艺、设备信息、作业许可、应急演练等进行功能集成,为生产操作和管理人员提供直接的业务场景展示。
5)集成化。建设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以数据中心为核心,向上支撑企业经营管理,向下与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高度集成,将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和有效的整体。
6)决策科学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分析,发现问题和进行风险预警,提供统计原因分析结果和决策支持,协助公司领导层决策,实现决策的科学化[4]。
在充分考虑现有应用系统的基础上,搭建智能应用平台,开发和建设目前还没有的应用功能系统,并在该基础上进行应用开发和功能扩展,将已有系统集成至新建的智能应用平台,同时为上级公司的系统预留接口,待时机成熟后接入或集成到该厂智能应用平台,从而逐步建立以数字化、可视化、模型化、自动化、集成化为管理核心要求的智能天然气净化总厂。
建成后的智能平台应由决策智能、管理智能、运行智能3个层次组成,包括1个决策平台、8个管理平台、6个运行平台,以DCS为基础、APC为代表的过程控制系统、以物联网系统为核心的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以集成各大生产经营管理及办公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平台。该厂集成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净化总厂集成平台总体架构示意
1)决策平台。决策平台由生产运行、工艺技术、设备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综合服务、HSE 8个辅助决策系统组成,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相应的统计分析报告,协助公司领导层对生产经营做出决策,实现决策科学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2)管理平台。按照该厂目前的管理现状,管理平台由生产运行、工艺技术、设备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综合服务、HSE 8个子平台组成。每个子平台下又按功能设置了多个二级子平台,每个二级子平台下设置多个管理项,每个管理项下又设置多个管理子项。
以生产运行子平台为例进行介绍,如图2所示。生产运行子平台下设有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生产运行、信息管理、应急管理、防洪防汛6个二级子平台。生产运行二级子平台下设有生产运行管理、检维修组织管理、作业受控管理、自然灾害防治管理、供水管理、土地管理、供电管理7个管理项。生产运行管理项下设置有生产计划、生产日报、生产周报、会议纪要、值班安排、值班值日6个管理子项。
图2 生产运行子平台框架示意
3)运行平台。根据净化总厂生产装置的管理区域划分现状,运行平台由龙王庙净化厂、忠县分厂、万州分厂、引进分厂、渠县分厂、大竹分厂6个运行子平台组成。
运行平台的主要功能: 实现生产、运维业务的数字化和标准化管理;实现智能设备信息的实时采集和重要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HART数据、到期提示、短信通知等方式的智能预警,统计分析,设备信息完整性等的集成应用,建立“大数据库”;实现检维修管理与物资管理系统的集成;实现运维报表的自动生成;实现所有问题、隐患、事故事件的可追溯闭环管理;实现管理功能,如绩效管理、车辆调派管理等。
数据驱动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数据驱动流程示意
1)数据上传流程。来自生产现场的数据主要分为三类: 传感器等自动采集的数据,化验分析数据,报表、汇报等数据资料。传感器等自动采集的数据按类别分别进入DCS,SIS,F&GS,综合自动化系统,腐蚀监测系统,安防系统等;化验分析数据通过人工录入的方式上传至物联网,通过SCADA和物联网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数据资料上传至智能集成应用平台对应的管理子平台,子平台处理后推送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选择性地将数据自动推送至现有的信息系统,实现与现有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形成相应分析报告、统计报告推送至智能集成应用平台,辅助决策报告推送至决策平台,供公司领导辅助决策。
2)数据下传流程。决策结果由决策平台推送
至管理子平台,管理子平台处理后下达至生产现场,实现管理流程闭环。管理指令、文件等通过管理子平台直接下发至各分厂运行平台,在各运行平台按流程下发至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落实或实施。分厂的管理指令、文件等通过各分厂的运行平台按流程下发至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落实或实施。
目前有关信息建设的规范大多只适用于天然气开采、管输的信息化需求,没有充分考虑天然气净化业务的特殊性,不能全面有效覆盖天然气净化业务。急需编制、完善净化厂智能工厂建设的标准、规范,加快净化厂智能工厂的建设试点工作以便更好地指导智能工厂建设。
围绕净化总厂智能化建设的需要,首先,加强内部信息化人才的培训,不断提高内部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其次,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充实提高信息化人才队伍;三是充分与科研院所合作,为智能工厂信息化提供专家级的咨询决策服务[6]。
要将该厂建设成为天然气净化行业智能工厂应用的典范和标杆,需要到石化行业建设较好的智能工厂相互交流学习,同时需引进信息化公司参与智能工厂建设,弥补该厂信息化人才不足,将该厂建设成为先进的智能净化总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