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华 钱进芳 莫颖 许镇澜
长兴县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改造提升技术初探
陈光华 钱进芳 莫颖 许镇澜
(浙江省长兴县林业局 313100)
采用截干修剪的方式对20株大规格(胸径>15cm)香樟残次绿化苗木进行为期3年的改造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知,改造苗木平均胸径增长量小于未改造苗木,但二者差距随着生长时间逐渐缩小;改造苗木平均树高增长量大于未改造苗木,且第二年较第一年差异达显著水平;改造苗木平均冠幅增长量大于未改造苗木,且二者差距随生长时间持续增大,改造苗木平均冠幅增长量在整个生长时期表现为显著性差异水平。通过效益分析可知,改造苗木与未改造苗木每亩效益差距达2.75倍,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改造的效益巨大,可根据全县实际情况逐步推广。
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截干;改造提升
香樟()又称樟树、樟木、乌樟等,属樟科樟属常绿高大乔木,其树姿雄伟,四季常青,树冠开展,枝叶繁茂,浓荫遍地,是优良的园林绿化苗木[1]。其生长较快、喜光、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2]。香樟根、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该树种用途广、价值高,被广泛用作行道树、庭荫树、风景树、隔音林带等[3],是我国著名的珍贵树木。
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是指由于立地条件、外力影响、管理不当、林分密度过大等因素造成主干歪斜、有明显的弯曲和径向变化,树体过高,分支点过高或过低(高于4m或小于2m),冠形特别开张及外力损伤的苗木。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改造提升,是指以培育大规格精品工程苗为目标,通过切根移栽、截干缩冠、整形修枝、密度控制、土地整理和圃地清理等技术措施,对原有香樟残次绿化苗木进行改造优化,以提高苗木品质和经济效益,适应市场需求。
近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长期发展以来积累的一系列问题,长兴县花卉苗木产业逐渐进入了瓶颈期[4]。苗木销量增长减缓,而种植面积仍增长较快,加之长三角地区绿化工程的整体提档和外来高档苗木的进军,大规格香樟的需求持续减少,质量不高的香樟大苗销售困难。
目前,长兴县有香樟苗圃地面积8066hm2,其中残次绿化苗木占比高达52%,约为4193hm2。大量香樟残次绿化苗木占据苗圃地,经济效益差,导致苗农持续粗放管理,库存化日趋严重。因此,对残次绿化苗木进行技术改良,以提升其效益显得尤为迫切。
试验地选在泗安镇罗家地村(地理坐标30°90′N,119°65′E)香樟残次绿化苗木培育改造示范基地,面积约6.67hm2。该基地地势高而平坦,土层厚度50cm以上,土壤类型为黄红壤,土壤肥力较差,试验地基础设施健全,灌溉排水方便。试验地香樟残次绿化苗木胸径均在15cm以上,树高8~11m范围,冠幅5~7m,分枝点高于4m。
2014年3月,在试验地选择胸径15cm以上香樟残次绿化苗木20株(株行距5m×6m,面积约为0.067hm2)作为试验苗木进行改造,同时选择20株相同规格和栽植密度的香樟残次绿化苗木作为对照。
改造前记录待改造和对照残次绿化苗木胸径、树高、冠幅等原始值,按照相同的测量方法,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和2016年8月分别记录改造苗木和对照苗木的相关参数。采用Excel2007、SPSS18.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改造对象和对照样本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原始值见表1。
表1 香樟残次绿化苗木试验材料详情(2014年3月记录)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
试验中,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改造技术主要为截干、缩冠、修剪、切根、整形移植及植后管理等。
2.2.1截干
主干分枝点大于3m的苗木,统一在高度3m处进行截干,要求截口平整、略斜、无裂伤。截干后立即对截口进行封蜡或用干净薄膜裹住,以草绳绕干,以防树干水分散失[6]。截干一般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7-8],树液开始流动,顶芽膨大而未放新叶时进行[9-10]。
2.2.2缩冠
由蒸汽压缩系统和蒸汽再生系统组成一个闭环循环系统,循环利用二次蒸汽已有的热能,在系统稳定后可大幅减少外部锅炉蒸汽,大大节约系统的能耗。
分枝点高度符合要求,但冠形较差、树冠特别开张的苗木,需进行缩冠,在距所留主干顶部20~40cm之间选好骨架枝,留3~5个主枝进行“三定”,即定枝、定位、定向,每个主枝保留长度约50cm。
2.2.3修剪
分枝点高度符合标准,冠形尚可但分枝不均匀的苗木,需进行修剪,剪去过密、过细、平行、重叠、枯死、断枝、病虫、交叉、下垂等影响保留枝正常生长的枝条。
2.2.4移植
选择在3~4月上旬,最好是雨季进行移栽。定植地点要求地势高、排水性好。移栽要求带大土球,多剪去枝叶。树穴要挖地规整,直径要比土球直径大20cm以上,树穴底部施腐熟有机肥。对分枝点特别低(一般小于2m)的苗木,需移除到别处集中培育,宜在离地5cm高度处截平,以培养多杆香樟。一般栽植一个月左右,截口以下的树干顶端便会萌发十几个不定芽,翌春萌芽前修剪多余的枝条。
定植流程为:大树入穴→扶正→去除草绳等包扎物→土球周围喷洒生根粉液→加通气管→回填土并分层夯实→做围堰→固定→浇水→绕干→养护[6]。
2.2.5切根
未进行移植的苗木,需进行切根,切除水平分布根系的30%~50%为宜,挖切深度以苗木胸径的2~3倍为宜。切根时尽量减少根系创口,切断后要清理伤口,用锯子将伤口锯平,并涂抹伴有生根粉的泥浆;切根后应及时回填泥土。
2.2.6浇水
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次日再少量浇一次,以后视需要灌水,总的原则是“不干不浇、间干间浇”。
2.2.7病虫害防治
香樟移栽后若遇持续干旱天气,新萌生的幼芽易遭到蚜虫危害,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生长季节易受樟叶蜂、樟巢螟、刺蛾的危害,一般7月上旬防治袋蛾;9月中下旬防治刺蛾,可用40%的乐果乳油或2.5%的敌杀死乳油1500~2000倍液。冬季来临之前,要及时撤除包扎在树干上的腐烂草绳,涂刷白涂剂,防止病虫害。
2.2.8养护管理
香樟截干移植后应设立专人管护,适时进行浇水、除草、施肥、松土、雨季排水、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由图1可以看出,改造后苗木的平均胸径生长量显著低于对照样本,但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改造后苗木平均胸径生长增幅大于对照样本,二者之间的差值呈缩小趋势。
图1 不同处理方式香樟残次绿化苗木平均胸径增长量随时间的变化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改造后苗木当年和次年平均胸径生长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改造后第二年和第三年平均胸径生长量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因为改造当年进行了大强度的截干、缩冠和修剪,造成改造后苗木当年叶片生物量大幅度下降,光合作用能力受到了影响;从改造的次年开始,改造后苗木的叶片生物量逐渐恢复,并且改造活动促进了生长势恢复,加快了胸径生长速度。
从图2可知,改造后苗木平均树高生长量高于对照样本,且二者之间的差距随时间延长而加大,说明改造后的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树势被重新激活,高生长加快。
图2 不同处理方式香樟残次绿化苗木平均树高增长量随时间的变化
注:相同时期折线点上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性显著。
从图3可以看出,改造后苗木的平均冠幅生长量大于对照样本,且二者之间的差距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加大,改造后苗木各年度平均冠幅增长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因为改造后的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树势被大大激活,因而树木冠幅生长速度较快。
试验中20株经过改造的香樟残次绿化苗木,除两株死亡,其余18株苗木经过3年培育,均生长健壮、主干直立,胸径平均达20cm,树高平均6m,冠幅4~5m,树干分枝点高度2.5m左右,3~5个分布合理主枝,树冠成半球形的优美姿态,并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和遮荫面积,这与李发奎等[11]研究结果也较一致。
图3 不同处理方式香樟残次绿化苗木平均冠幅增长量随时间的变化
注:相同时期折线点上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性显著。
参考2016年春季萧山花木城、长兴花木城、夏溪花木市场综合销售价格,改造后3-4年的香樟苗木出圃价为1250元/株,未改造苗木的出圃价为350元/株,扣除改造成本及改造过程中因苗木死亡造成的损失后,改造后苗木每亩利润为1250元/株Í20×(1-10%)株/亩-(4000+625+200+50+750)元=16875元,对照样本每亩利润为350元/株Í20株/亩-(100+30+750)元=6120元,改造后苗木每亩利润为对照样本的2.76倍,说明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改造的经济效益巨大。
表2 香樟残次绿化苗木不同处理方式效益分析
实验表明,香樟残次苗改造技术可行,改造后苗木生长量和主要经济性状均得到明显提高,市场价格比对照样本提高约3.5倍,利用现有的大规格香樟残次绿化苗木进行培育改造是提高苗木产业发展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必然之路。
目前,长兴县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数量巨大,但这些苗木的经营权分散。鉴于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改造成本较高、季节性较强、工作环节多、技术含量高、难度大[12]等特点,部分苗农思想上存在顾虑,改造活动难以大面积推广。因此,亟需加强技术推广和典型示范,培育专业的残次苗木改造培育主体,以加快全县残次苗木培育改造和绿化苗木去库存进程。
试验中,如果改造苗木的成活率提高或降低10个百分点,则改造后每亩利润将分别是对照样本的3.17倍和2.35倍;如果改造苗木成活率低于47%,则改造后每亩利润将低于对照样本,说明成活率是影响改造活动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改造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改造后要及时开展科学的养护作业,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1] 孙乾秋. 喀斯特山区香樟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2008,(9B).
[2] 陈碧珍. 香樟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51-152.
[3] 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 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长兴县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R].2016.
[5] 曹云,黄际来.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花木转型升级前景探讨[N].中国绿色时报,2016-02-26.
[6] 吕玉奎,罗建碧.大规格骨架香樟树移栽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2):122-123.
[7] 姚和金,赵建华.提高大规格香樟苗木移植成活率的技术[J].林业科技,2005,30(4):14-15.
[8] 唐梅.香樟截干移栽培育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9,(2):47.
[9] 何邦亮,张正文,李秀珍,等.大规格香樟移栽技术试验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4-75.
[10]顾宝岗.香樟截干移栽技术[J].中国花卉盆景,2001,(5):22-23.
[11]李发奎. 香樟截干移植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5,(2):30.
[12]潘华杰.试论大香樟移植的关键工作[J].现代园艺,2011,(9):23-24.
2019-05-30
陈光华(1970-),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电子邮箱:173769984@qq.com。
S792.23
B
1004-7743(2019)04-0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