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连强,张胜男,杨德国
(沈阳工业大学 软件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研究生联合培养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当整个社会对工程技术应用与创新具有更强烈要求,尤其是“新工科”行动开始时,这又是一个值得被认真审视和对待的重要问题。早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批准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2009年开始允许各学校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以下称工程硕士)。在近10年时间里,工程硕士已发展到很大比例,且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有了“平等的地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1],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在工程。工程(学)是通过研究与实践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达到改良各行业中现有建筑、机械、仪器、系统、材料和加工步骤的设计和应用方式一门学科,实践与研究工程学的人称为工程师。一般认为,工程学的主要特征有3个,一是依据一定的科学技术原理;二是造出人工物(机器,包括改进);三是解决实际问题[2]。
按照上述理解,工程硕士就不是指仅从事基础研究或理论分析的人,而是能将科学技术原理合理地运用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当中、具有更多实践经验的人。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导致众多高校的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以同样的方式培养,其结果自然是二者趋同。虽然政府要求工程硕士的培养学校要有实践培养基地,以此为途径改变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式,但这对学校的教育经费和培养方式以及企业行为都构成不小的挑战。
不同的培养方式对被培养者常常起着定型的作用,当工程硕士具有较大规模时,采取有效的培养方式至关重要。即便在2009年教育部出台增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5万名政策出台之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大量需求,很多专家学者就已经对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而国家对全日制硕士生采取学术型和应用型分类培养则正式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
工学硕士培养的一般方式是导师指定研究课题,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科学、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一般设在实验室里,其成果则体现在论文上。对于高水平的学校,课题通常来自于国家、政府的资助,目标则是专注基础性研究。这种培养方式对拔尖的研究型人才并非有什么不合适,但它显然不应该作为大规模培养工程应用人才的有效办法,这是因为培养目标不同。相比之下,工程硕士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或者说,工程硕士是一种准工程师而不是准科学家。因此,工程硕士的核心能力体现在了解工程项目的内涵,通晓工程项目的运作规律,运用最新科技成果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职业的充分认识。工程项目总要以工程建设为载体,对性能、质量、时间、费用、程序等均有明确的要求,对于学术型硕士来说,很少需要这种工程建设载体,反而更关心在一个点上的研究是否更为深入。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者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利用研究生培养基地作为载体,利用产学研合作作为途径实现工程硕士的培养,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存在差异[3]。从合作对象看,可以是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等;在培养基地设置方面,可能设置在校内或外部机构;在合作方式上,包括导师间的个人合作、基于某个项目或有一定规模的实践活动等。尽管每种方式方法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大多数的合作培养方式都存在某方面的缺陷,通常只是在研究生培养的某个(些)阶段或某个(些)方面起作用。以软件产业而论,在校内或研究机构建立的培养基地鲜有规范化的软件生产环境,即便承担一些软件项目,也很难按软件企业的规范化去运作,研究生得到的锻炼主要在于研究能力的提高。从培养方式看,虽然工程硕士部分采取了双导师制,这种指导多发生在研究生选题以及进入论文工作阶段,还属于个人指导范畴。
就软件领域而论,工程硕士的主要归宿是IT企业,在企业的高端技术、管理岗位上体现自身的创造力和价值。工程硕士培养不仅是对科学技术原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和有效运用能力,还包括对项目的可行性、项目运作流程与管理、团队沟通与写作等职业能力,而这样的环境恰是企业的优势,高校或研究机构都难以提供这样的环境。因此,把培养基地建设在企业是联合培养软件领域工程硕士的正确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使其发挥实效。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项目和技术资源提高高校工程化高端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核心的问题在于企业的参与度和合作的紧密度。
长期以来,高校和企业作为两种不同的组织,社会赋予它们的功能和作用也是不同甚至背离的。学校的功能是教育、研究、服务,其基本作用就是培养和输送人才,而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内在要求,其功能是生产和制造,作用就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然而,这种理解并不能完全概括一种组织或团体应尽的全部义务和社会责任,本质上,企业有着提升人才素质和技能,为自己乃至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义务,这也恰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企业的这种义务承担在西方成功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4],国内也有类似的例子,尤其是近期一些企业与高校联合创建的产业学院,企业向高校输送了一定的资金、设备、技术和工程专家。
比较而言,我国的企业缺少与高校合作的习惯,部分企业仅限于同一些高水平的高校开展技术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而深度人才培养合作在普通高校中并不多见。在各种合作形式中,一些政府部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有如北京市政府出资资助校企共建联合培养基地的事例,但合作的动力源还主要在高校[5],这使得合作的作用、深度和持久性都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迎合企业的核心关注点。
企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用人。这是企业的第一需求,因为企业面临的科技、品牌等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知识的竞争。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利用较小的代价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才。第二,技术合作。这是企业发展的需求,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大量的原创技术产自高校,可由企业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第三,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的根本需求,包括从学校获得的费用、政府的资助和国家政策的获利等。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述,所有需求都可以归结为利益本身。当企业与高校进行高端人才培养合作时,主要的利益来自于高校师生的人力资源与技术,如果规模、收益不足以使企业从中获利,也就难以使其产生合作的动力。通常的情况是,学校与某企业或研究机构签订了协议,少量研究生在合作方参加实践活动或完成论文工作,合作方指定(或学校导师自主联系)技术专家指导,也有部分专业聘请个别技术专家到学校授课,但由双方深入合作共施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情况并不多见。
相比之下,高校与企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较研究生更为成功。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与东软集团、华信集团、中软卓越和鼎利集团进行了深度的专业共建合作,均在企业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校企双方设置了联合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技术专家授课近1/4。在合作中,之所以企业表现除了浓厚的兴趣,原因主要是学校的投入、政府的政策和规模为企业所带来的效益,而这种合作为本硕一体化联合培养的展开创造了条件。双方将本硕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既可以使企业在高端人才培养中获得人力资源的利益,也可以减少企业重复投入技术人员的负担,减少双方在经费、设备上的投入,使企业所期望的本科层次合作更稳固,从而对企业参与合作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推动合作向深度发展。
当高校与企业都有动力,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并实施培养过程时,双方就形成了一个战略联盟。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联盟?Harman、Lang等研究者对教育系统中的战略联盟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应该是一个连续体,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处于“初级的、自愿性质的合作”与“兼并而形成的统一体”之间[5]。利用Keast提出的3C(Cooperation-Coordination- Collaboration)组织关系模型[6],可将校企战略联盟按合作的紧密程度划分为合作联盟、协作联盟和协同联盟。
合作联盟模式是双方结合度较低的形式,但通过合作至少可满足合作方的一些需求或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基于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本科生“订单培养”、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授课属于此类。研究生主要在学校完成学习并由校内导师完成论文工作。
协作联盟是一种更紧密的合作方式。此时,合作方要进一步协调彼此的行动、计划和资源以满足更高的需求。企业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在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有更长的时间在基地接受双方导师,尤其是企业导师的指导,企业的技术骨干参与学校的授课。
协同联盟使各方表现出强烈的高度依赖关系,各方都要为研究生培养进行系统调整,组成联合委员会,共同处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事务,共同建设并共享学生培养基地和相应的科技、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平台,具有高度融合的教学和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充分得到各方的优势资源共享。
应该说,任何一种合作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但对高校来说,通过协同合作提高大规模工程化高端人才培养质量是最佳途径,只是达到这种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与体制、机制、学校与企业的层次、专业类别等多种因素相关。在本科层面,很多联盟早已超越了合作状态,达到了一种“准协同”模式。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高校,工程硕士是本科培养的继续。先期的基础使各方具有深入了解并建立了广泛的互信,各方的投入降低了在设备、场地和平台等资源方面的再投入要求,专业共建、基地运行方面建立的体制、机制和经验等也使合作风险较低。因此,更容易实现本硕一体化协同培养和基地对研究生教学发挥重要作用的目标。
以本硕一体化培养基地作为依托,高校与企业能够对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实施更有效的改革,很好地解决一些客观上的难题,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1)组成本硕一体的联合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科和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做统一规划,使二者紧密衔接。
(2)引入优秀的企业技术专家和案例资源,突出研究生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及应用前沿性,能够汇聚校企的优秀课程资源,甚至支持本硕公选课程以及职业教育、训练等的统一安排。与其他学科不同,软件工程学科的产生就源于软件生产的工程化,企业的软件生产规范、项目案例、设计模式乃至运行管理等,都是高校自身无法提供的资源,协同培养能够充分发挥这些企业资源在教学中的效力。
(3)除了极为尖端的设备,软件工程领域的软、硬件设备及平台对于本科和硕士层次并无差异,一体化基地建设能够增加投入的产出,且研究生可以参与基地的运行和管理,包括参与本科生课程辅导等教学活动。
(4)尽管教育部对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期限有一年以上的要求,但高校教师在实践期的指导上投入不足。一体化的协同培养促进了校企教师的沟通和交流,高校的教师进入企业也可以达到较高的性价比,双方教师能够开展更密切合作并进行学生指导。
(5)优秀的工程教育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本科相比,工程硕士是一种要求层次更高的创新创业教育,本硕一体化的协同培养更有利于实现本硕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讲,本科生规模大,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基本理论、技术储备还不充分,组织、管理能力不强。借助于一体化的联合培养基地,能够组织本硕联动的项目团队,展开高水平的项目研究,使研究生能够积累更多的组织、管理经验,集中精力思考和解决深层次的技术问题,本科生通过参与项目选题、技术路线选取、文献资料查阅、研究方案制定、数据采集和实验等环节验证所学习的理论,积累工程经验。由于能够期望更好的产出,这会促使合作方投入更多,尤其是技术专家、研究项目的规模和层次等。不仅可以缓解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投入不足的矛盾,更可以是使本、硕教育互长。
工程硕士层次培养的目标是高端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国家为其赋予了学术性、实践性和职业导向性“三位一体”的定位,这要求毕业生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施工程项目能力、创新能力及与岗位职业更高的吻合度。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一般是能够胜任高级需求分析师、软件架构师、项目经理、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等高层软件项目研发和管理岗位,显然,高校自身很难完成这样的培养任务,与企业协作是各级政府鼓励支持的良好途径。对于大量普通高校而言,利用现有本科合作基础,开展本硕一体化的企业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既能够保障双方有足够的合作动力,也能减少双方的投入,降低风险,使企业更多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研究生的全程协同培养,还会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并保证双方的合作深入、持久,联合培养基地在工程硕士培养中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