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讲真话的文字岁月(六)

2019-12-26 18:38赵振宇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12期

赵振宇

上海的新闻媒体办得好,理论研究也走在全国的前列。我在《长江日报》的工作部门先后叫过评论部、理论部和评论理论部,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撰写新闻评论,也要组织策划理论宣传文章。作为责任编辑,自己也在参加学术会议和组织策划稿件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研究了一些理论问题,撰写了一些学术文章。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社会科学院,文革期间被迫关闭,1978年5月正式复院。该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杂志以“实、新、活、广、深、快”为特色,立足上海,面向国内外,致力于探讨新问题,发表新观点,鼓励学术争鸣,扶植理论新秀,倡导新兴学派,同时开展比较研究,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该刊是一本高层次,有深度,反映国内外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权威性综合理论期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该刊上发表了几篇探讨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论文章。

大力培养使用人才,是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但有些人才却往往因被视作“骄傲”而得不到及时的培养和恰当的使用,为此,我写了《划清骄傲问题上的几种界限》(1984年2期),主要观点如下——

在骄傲问题上有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把自豪和骄傲混为一谈。“骄傲”一词有贬意自满的意思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自豪。如为伟大祖国而骄傲,为取得伟大成绩而骄傲等。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喜、怒、哀、乐、愁是人的感情外露。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成绩和胜利,受到大家的称赞和自我的肯定,由此产生一种自豪感,是无可非议的。如果在有了成绩、取得胜利时,还耷拉着脑袋,那倒是不正常的。自豪不等于骄傲,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第二,把创新与骄傲混为一谈。邓小平同志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1]那种墨守陈规、拘于前人、名人的意见,无所用心,人云亦云,是不能成为有用之才的,于四化建设也是极为不利的。创新者的路是不平整的,他们需得到鼓励和支持。但有些人却往往用“骄傲”的帽子去压他们,在他们失误时还用“骄者必败”的话加以讽刺,这是不应该的。因为“渴望找到真理就是功绩,即使在这条道路上会迷路”。

第三,把自信与骄傲混为一谈。鲁迅先生曾对“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给予热烈的赞颂,誉他们为“中国的脊梁”。我们今天干“四化”大业,不正是需要大批这样的栋梁之才么?我们国家确立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的建设方针,不正是建立在相信自己能力的基础上么?

当然,自信者并非时时事事都正确,但是用“骄傲”二字揶揄他们却是有点片面。邓小平同志对使用“骄傲”二字就有过怀疑。他说,“只要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是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不坏。真是有点骄做,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已就会谦虚起来的,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2]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政治家的眼光看待和培养接班人,是各级领导应该学习和效仿的。

第四,把急躁和骄傲混为一谈。急躁的表现是对人对事不冷静、易激动,也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躁”与“骄”并提,要人们戒骄戒躁。但急躁的人并不一定都表现为骄傲,骄傲的人也不都是急躁的性格。如果把二者混同,这不仅是认识上的片面性,而且也是处理上的简单化。现实生活中,性格外向的人,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毫不掩饰地表露在外,也往往因为他们说得多干得多,差错也可能会多,所以很容易受到“骄傲”的非议。实际上,性格外向不等同于急燥,更不等同于骄傲。

第五,把青年等同于骄傲。“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而“老年人和成年人的保守思想是比较多的,他们往往压抑青年人的进步活动”。[3]青年人由于阅历浅,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不足为奇的。正因如此,毛泽东同志才说,青年人“要尽量争取在老年人和成年人同意下去做各种有益的活动”。[4]但是,也正因为他们年轻,所以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所以也最容易为人类做出贡献。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在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老年人和成年人要热情地帮助年轻人,让更多的后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六,把知识等同于骄傲。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工农分子,可以自己的光荣出身傲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又可以自己有某些知识傲视工农分子”。[5]这说明,知识分子和工农分子都可能产生骄傲。但人们却往往把骄傲与知识分子连在一起,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出了差错的时侯。其实,骄傲是一种无知的表现,真正有知识的人总是很谦虚的。当然,对于知识分子的某些缺点和错误,包括骄傲自满的思想或情绪,是需要批评和帮助的,这正如工农分子有了缺点错误也需要批评帮助一样。

文章最后指出,有骄傲缺点的人,往往有这样和那样的特长和兴趣,他们事业心强,聪明能干、有朝气、有魄力、敢于独立思考,富于创新精神。这是他们的长处,也是我们干事业所需要的品质和作风。但他们也有弱点和短处,即不正确地看高了自己和看低了别人,容易脱离群众。一个领导者的高明,在于他能把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既不能因有些人才存在着一些骄傲情绪而弃之不用,也不能因他们有些才能而忽视思想教育。

文章发表至今30多年过去了,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年,仍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更好地调动人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积极性,不少地方和单位开始施行对人们有成效的劳动和工作予以奖励,受到人们的拥护,颇有成效。但是,其间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研究,进行改革和改进。对此课题,我作了专门研究,不到5年的时间在《社会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三篇相关文章。在《论两种形式的奖励及其发展趋势》(1985年9期)一文中指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都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深刻认识奖励的作用,正确运用奖励的原则,对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科学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均有重要的作用。

一、物质奖励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表现,在现阶段仍必不可少。

物质奖励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鼓励人们奋发向上,开拓前进。而“一切向钱看”则会动摇人们的理想和信念,搅乱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思想颓废,意志消沉,拜倒在赵公元帅的脚下,成为“孔方兄”的奴婢!

二、精神奖励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是培养新人的必要手段。精神奖励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利益或需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种奖励方法。它可以使人们目光远大、胸怀开阔、志趣高尚,可以促使人们在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提高、满足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种奖励的关系,特别重视精神奖励的作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不断发展;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奖励向着精神奖励转化。

文章最后写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向着未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前进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进程里,既不能超越历史阶段,搞单一的精神奖励,又不能不讲精神,只讲物质。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特别要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并且通过他们去教育影响广大群众。为此,必须特别重视精神奖励的作用。此文由于针对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研究,并提出了可供选择的管理思路,不仅对实际工作者有帮助,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因而受到学界的重视,1985年10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人事管理》专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辑同时予以转载。

一个人没有积极性,是不能发挥创造性、主动性和聪明才智,作贡献于社会的。积极性是一种能动活跃的心理状态,它包括人们认识的活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意志的努力强度,兴趣的范围大小,以及由此而导致行动上的正确、坚定、热情和紧张。积极性表现在人们参加社会实践的具体活动中,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行动性和效益性的特点。正如恩格斯所说:“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6]。积极性正是产生这种“理想的力量”的心理源泉。

培养、调动、发挥人们积极性的条件和方法很多,如政治形势安定、经济生活丰富、社会风貌良好、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人事管理、教育培训等。积极性在驱动人们向目标努力奋斗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奖励的最大作用则是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是奖励以及奖励的的科学体系、功能和作用是什么,则需要系统地予以研究。两年后,1987年9期该刊发表了我对建立中国特色奖励学的系统思考《试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奖励学》。我在文中提出——

一、奖励的含义和功能

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概念,我以为可对“奖励”作这样的表述,即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或成果的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奖励既包括物质的,如奖金、奖品、提薪、分房等,也包括精神的,如表扬、记功、授助、登报;同时,也包括物质与精神合一的信息载体,如晋级记功(在这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划分只是相对的)。除此以外,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理解、信任、尊重,对工作的肯定、支持、帮助,对创造发明的重视、宣传、运用,以及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赞许的目光、友好的微笑、善意的手势等,只要是能给人们带来欣喜,巩固和激发积极行为的反馈信息,都可称为奖励。奖励在调动人的积极性过程中,与需要、情感、意识、意志、创造力、竞争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关系,都是需要研究的。

二、奖励是一门科学

任何一门学科的提出和建立,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有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环境,它必须是对历史经验和人们社会实践的总结,它必须有自己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当前,提出建立中国式的奖励学是适时和必要的。这是因为:

(一)历史的经验要科学地总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辈人在奖励方面的大量实践和理论,形成了一笔价值连城的精神遗产。为了让这批宝贵的精神财富,适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国情,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有必要专门建立一门新学科——奖励学。

(二)新技术革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机遇和挑战。为了把握良机接受挑战,关键之一是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十分正确的。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的统计,美国政府为了吸引大批世界各地的贤才,从1961年到1985年,美国政府每年仅节约教育经费一项目就达18亿美元。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迪,用心研究,制定我国奖励人才的政策。为此,十分必要建立奖励学,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理论根据。

(三)改革需要重视提高人的素质。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在发生变化。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取代了安贫乐道、因循守旧的处世伦理;标新立异、勇担风险的精神,取代了笃信教条、平安至上的保身哲学。一种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凡是有人的地方都需要管理,要管理就少不了奖励(也包括惩罚)。所以,根据改革的需要、时代的发展,研究、创立适于中国国情的奖励学是十分重要的。

(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要作理论说明。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奖励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应当怎样制定科学的奖励标准?奖励先进和发挥最佳整体效益的关系如何处理?领导者该不该受奖以及如何考核评价领导者的成绩,对他们实行奖励?还有奖励的时机问题,奖励中的美感问题,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关系问题,等等,都是亟待理论上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五)建立奖励学有其理论基础。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不少理论工作者从政治、经济、道德、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奖励学专著的撰写工作。不少大学、党校、工会、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了奖励学专题讲座等。大批的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围绕奖励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说明这一学科建立的客观必要性和理论可行性。

论文的第三和第四部分论述了建立中国特色奖励学的研究对象、特征和方法;奖励学的学科体系。奖励学可以分为基础科学和实用技术两大类。在基础科学中,包括:(1)奖励史(中国奖励史,外国奖励史);(2)基础理论,即奖励的含义和作用,奖励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奖励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管理科学理论在奖励中的运用等;(3)奖励学的研究方法;(4)根据不同年龄、区域、职业而形成的各种分类奖励学,如儿童奖励学、青年奖励学、特种人员奖励学、家庭奖励学、学校奖励学、企业奖励学、科研奖励学、军事奖励学、社会励奖学等。实用技术包括:(1)奖励实施过程,即奖励标准的制定、方案的实施、效果的检查、机构的设置等;(2)奖励原则,即民主公开原则、群众参与原则、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等;(3)不同奖励方法的运用;(4)奖励艺术,即奖励的运用技巧、语言艺术等。

我国自从1987年恢复奖励制度以来,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了不少奖励法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形势发展很快,特别是我们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许多与之配套的东西都要作相应的调整,其后的1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奖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认真地研究,在有关政策上作某些适当的调整,使我国的奖励机制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我在1993年3期《社会科学》杂志上再次就《建立奖励制度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发表意见——

其一是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奖励的多种功能;其二是正确评价另一种功臣的贡献(即在奖励创造有效价值人员时,应同时奖励那些正确的决策者和支持者);其三是物质奖励的原则应该是“谁评奖,谁出钱”;其四是要把握正确的奖励导向;其五是尽快制定和完善奖励法规。

《社会科学》作为一本高规格的学术杂志能在不长的时间里,连续就奖励问题发表了三篇研究文章,不仅是对作者本人的赞同和支持,更说明奖励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调动人们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奖励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从文章发表开始至今,30多年过去了。其间,我先后出版了《奖励的奥妙》《奖励的科学与艺术》《激励论》和《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等多部著作,《社会科学学科辞典》[7]以“奖励学”辞条对本人的此项研究予以介绍和褒奖。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根据宪法,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为国家最高荣誉。这些举措有利于褒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海的学术杂志多,由高校创办有影响的也不少,如创刊于1981年的《社会》杂志是由上海大学主办的全国性社会学专业期刊, 2010年,获“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称号,并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名刊建设工程”名单。从长江日报到大学,多少年来我都是社会学的爱好者、学习者。我为该刊写过一些文章,如2003年5期“卷首语”《走出发牢骚的怪圈》——

时下,我们走到许多地方,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上下级之间,当领导的埋怨下属不积极行动,当下属的指责上级犯官僚主义;管理机关说办事部门出勤不出力,办事部门埋怨管理机关乱发文件瞎指挥;在地区和单位之间,东头说西头封闭保守搞地方保护主义,西头说东头奸诈狡猾不讲诚信;甲单位说乙单位爱出风头哗众取宠,乙单位说甲单位明哲保身不予配合;即便在家庭里也少不了这样的牢骚,丈夫埋怨妻子,母亲责怪儿子,婆婆不满媳妇,女儿对老爸有意见,如此等等。

说也难怪,人与人,人与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在其运动的过程中有些碴碴碰碰,烦闷、抱怨、不快、发点牢骚,也在所难免。问题是,如果时时处处,上上下下,人们一相聚就牢骚满腹,甚至怪话连篇,不说对别人,就是于我们自己,于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也是没有好处的。

文章指出,我们应该经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处处有牢骚,事事发牢骚,牢骚人人有,人人听牢骚的怪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用心做好自己的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这是成功者的处世之道。萧伯纳的话说得很精彩:“让人愁苦的秘诀就是有空闲的时间来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快乐。”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减少烦恼和牢骚的良方,就是用工作和心力把空闲填满。

二是和衷共济,与人为善。我们每个人都好比棋盘上的一粒棋子,不论是将帅还是兵卒,都有一定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与我们的职业或社会角色相符合的那种可以自行支配的力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走棋那样,通盘考虑,既能恪尽职守,又同时为其他人的存在创造便利,那么,我们的权力就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这种合力是有利于我们的一切行动的;反之,那将是牢骚不断涌现的根源。

三是学会排遗,善于自慰。牢骚太盛,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还有损自己的身体。来一点换位思考,矛盾就可能不那么激烈了;心胸再宽广一点,问题也就不那么严重了。问问自己现在能够做些什么,能够做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发牢骚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它是人们压抑后自我宣泄的一种表现。不让人说话,让怨积于心,反而不利于矛盾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说,听牢骚话也是上级了解下情,听取意见的一种方式,它对于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是会有好处的。人是有血有灵之物,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发发牢骚有时也在所难免。但发牢骚者要看时间、地点、事情,可不发牢骚的尽量不发,可发小一点的尽量不要大发;听牢骚者,气量则要放大,要知道,允许别人发牢骚,给别人发牢骚创造一点适宜的环境或许还能帮人治病哩。

关于人事档案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在那已经逝去的年代,“抛档案”可算是那些造反派打击领导干部或不同意见者的杀手锏。正因为有此,“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才愈演愈烈。每每提到此,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会有一种揪心的疼痛。前些年有些单位将档案作了一番清理,剔除了那些“文革”和以前年代装进去的不实材料,为受清理者发放一张“放心证”。据报道说,受理者手捧“放心证”热泪盈眶、感激涕零……读罢此文,当时我心里就有一种不适的感觉:自己的档案本来就不该装进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现在清理出去理所当然,有何感激之由?更何况,档案里面是否清理于净,档案者本人并未亲自过目,是否真的“放心”,还很难说。关于人事档案的问题,十年前我就写过文章,呼呼要给予清理,未能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文汇报》2003年5月7日又报道了一起因档案问题而引发的人事纠纷:上海理工大学一位2001届的毕业生,一出校门便被一家展览公司录用。他在该公司工作半年后,与该公司达成解除劳动关系的协议,并办了退工手续。该学生“跳槽”后,找了许多新单位都遭遇挫折,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请来律师帮忙行使了证据的调查,结果发现在他本人的档案里装着展览公司塞进去的两份材料,一份记载他受过的记过处分;一份是公司对他的除名决定。有了这样两份黑色记录,哪个单位还敢要他呢?该同学将此案上告到法院。被告展览公司在应诉时说,记过和除名决定都告知过原告,但却拿不出该同学有违纪行为的事实证据,也无法证实其确实告知该同学。于是,法院一审判决:撒销该同学档案里两份不实的不良纪录;被告展览公司参照原告当初的月工资标准赔偿该同学在求职碰壁期间的经济损失7000元。据此,我写了《公民应有档案知情权》(2004年5期)——

对于此案,因未参与调查,不便多加评说。即便是展览公司冤屈有理,但是,为什么将处分决定装进档案时,不让当事人过目签字画押呢?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继承“文革”遗风,靠在档案里做手脚以达到整人的目的,那么,在政治日趋昌明、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就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人事档案是个什么东西?说白了,它就是对本人历史的一个记录,读书学习、工作就业、配偶子女、成长经历,没有什么秘密而言,都是自己所作所为,哪怕是挫折或坎坷。自然,这些材料都属于个人的隐私,除了有关机关和部门需要时调阅外,是不能对外公开的。正因为如此,人事档案才需要有专人保管,锁进保险柜里,放进保密室里,不是什么人什么时候都可以随便看的,更不是什么人什么时候都可以任意往里面放东西的。我们说人事档案需要保密,那应该是除本人以外。

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单位和他人如何评价,有什么理由不让本人知道呢?或许评价和记录与本人意见相左有分歧,而且也不需完全按个人意见办事,但是,对个人档案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本人透明的原则办理,总是有好处的。

人的一生要走很长很长的路,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时间长了也有忘记的。隔一段时间或升迁调动时,看看自己的档案,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我以为都是大有好处的。现在不是有的地方党组织在进行重读入党申请书的活动么,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醒党员同志不要忘了自己的入党誓词,以激励自己在新的征途上更上层楼。

党的十六大已将政治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进程中,就包括重大事情让公民知晓,扩大公民的知情权。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建设大事都能让公民知道,让公民参与了,那么涉及到每个人自身利益的事档案为什么还不能向本人公开呢?

文章最后写到,“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再不能重演,新形势下“档案恶作剧案”也不许再现。这一切,除了大的政治环境和法制建设外,一个具体有效的动作就是将个人档案适时地向本人公开。这是新形势下扩大公民知情权,保障公民人生权,调动民众积极向上,促使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有利之举。此举如能施行,那些心怀叵测者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么?我们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文章发表至今,又过去十多年了。在新时代人们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进程里,也需要更多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特别是在与自己个人精神利益相关的事务中,这种需求更广泛、更迫切。还是文章结尾的那句话“我们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上世纪80年代,浩劫之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小家庭是大时代的缩影。眼科大夫陆文婷不顾家庭负担的拖累、医疗任务的繁重、生活条件的困顿,和从事科研工作的丈夫一起勤勤恳恳工作。陆大夫尽心竭力救死扶伤、帮助病患,最终积劳成疾重病卧床。1982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作家谌容的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人到中年》,潘虹和达式常通过他们如涓涓细流的表演,演绎了中年知识分子的时代命运。这是一个曾经感动中国的电影故事,这是一部融入中国人记忆的影片。十年后,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了《人到中年》的双月刊杂志。30年前,我刚好进入不惑之年,也借这本杂志发表了几篇对人生的感悟。

我在《不惑的年轮 释惑的人生》(1995年3期)写道:

虽然姓氏前还被老者冠以“小”字,但我却没有青年那么多的蓬勃、朝气和活力;即便年轻人还时常呼我为“老”士,但我却少了年长者那么多的深思、老成和干练。这时,我才真正地感到,自己已经步入了中年人的行列。

中年,恐怕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时间概念的——尽管人群总要分老中青。正是在这种模糊时间的旅程里,中年人才能发挥它的更大优势——在老者面前,我永远是年轻,年轻人的事我能干;在年轻者面前,我永远是老者,老者的作用我可发挥。于是乎,“年富力强”“能者多劳”一类的桂冠就自然而然地戴到吾辈头上。有如此殊荣,我等还不该挽起臂膀大干一场么?

“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对年轻人的褒赏,而我却常“教导”他们,要在法制和道德的轨道上行动;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要潇洒,要大踏步地迈入“小康”,而我却常说,我们当年只拿十八块钱如何如何;年轻人一晚上就能拿出来上万字的文稿,我却说,首先要把字写好;年轻人对现实看不惯,爱发牢骚说“不”,我则强调必须尊重领导,好好学会说“是”……多少十年前二十年前还引为自豪的行为准则,怎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倒了个个呢?谄媚、嫉妒、专横、麻木……多少曾被自己不齿的人类陋习怎么也慢慢染身了呢?是年轻人越轨或向前,还是人到中年却“未老先衰”或倒退──我不解。

不惑的年轮,释惑的人生。在“惑”与“不惑”中生活(不是活着),我想这大概不是中年人的专利吧。人到中年,总有些往事值得回味,兴奋也罢,愤慨也罢,懊悔也罢,内疚也罢,自己酿的酒总得由自己喝下。只是醇液入肚,该韵出点味来才是。人不能生活在回忆中,既不能陶醉于往日的美好和幸福之中,也不必被友人逝去的哀思和曾经遭遇或正在遭遇的烦恼所困绕。“一个人应当把心思放到需要自己去做点什么的事情上。”大哲学家罗素如是说。人到中年,虽不如“老马识途”,但说点想说可以说又说得好的话,干点想干允许干又干得好的事却是可行的。

我在《我是谁?》(1995年3期)一文中写道:

我是谁,这是人猿相揖别以来的最初问题,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命题。我是我自己──衣食住行,有自己的意志;吃喝玩乐,有自己的爱好;喜怒哀乐,有自己的选择──完全不必随潮流而动,趋大势所行,依他人的评价而左右。当我感知到幸福或痛苦时,便或知到我的存在;当我学会追求幸福或避免痛苦时,便认识到我存在的力量。我是谁,我是我自己──摸摸脑袋是否在自己的脖子上。

我是人,而不是东西。物质的东西既无主见也可随意由人搬来移去;精神的我是能动的我,既有己见,也不应随人摆布。一个人,当他在清醒的状态下却毫无主见,毫无能动性时,他还称得上人么?一个人,当他把自己当人看,却把别人当东西使唤时,这种人的心态还算正常么,一个心态失常的人还配得上真正健康人的称号么──我是人,而不是东西。时时注意把自己当人,把别人也当人。

我是一个过程,就像希腊神话中谜语所说,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那就是人,那就是我!为着生长、发展、完善,我需要学习、实践和提高。人的一生都在这样的过程中度过。完成每一件事情是可行的,也是有限的,只有这样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趋近。但是,趋向目标的努力却是无限的。我便是在这种种有限的了结中奔向无限,在趋近目标的过程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生命结束之日便是目标达到之时。

我是一个目的,为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繁衍。人的生命有始有终,但人类的事业却无穷尽。为着无穷尽的明天,人们难道不该过好每一个今天,完成自己应该也可能完成的每一个目标么?我们时常憧憬伟大事业的辉煌,可曾知道,辉煌的事业里正凝结着无数个“我”的目标的实现?

我要求平等,我期望博爱,我参与竞争,我拥有权利。

我是热血之躯,需要空气、阳光、食物和水,赖有此,才能生存;我是理智之灵,拥有思想、语言、行动和参与,赖有此,才能发展。为着生存,我要付出自己的时间、体力和血汗,换取我所需要的一切;为着发展,我需要贡献自己的思想、智慧和聪明,创造人类所需要的一切。一个人,血都凉了,还成其为活生生的人么?一个人没有了思想,空空耗费营养,还有什么意思?为着满腔的热血,我们需要不停地运动,为着无穷的智慧,我们需要不停地思想。

在《少些烦恼,少些愁》(1995年6期)一文中我写了对烦恼和忧愁的解读:

古代禅宗释迦曾告诫人们说:“对过去的事要烦恼,对未来的事也要烦恼,那么,你将变成一棵枯草!”——一棵枯草是活不长的。现代医学博士、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亚力西斯·柯锐尔警告我们:“不知道怎样抗拒忧郁的人,都会短命而死!”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烦恼是永存的,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这是人的感知;问题是,用理智去抗拒它,战胜它——这才是人的力量所在。

忧郁使人紧张,紧张使人恐惧,从而影响人的胃部神经,使胃液由正常变为不正常,这就引起了胃溃疡。《神经性胃病》的作者曾告诉我们,胃溃疡的产生,不是由于你吃了什么,而是由于你忧愁什么。美国梅育诊所在研究过15000名胃病患者的病历后得到证实:每5个人中,有4个人不是因为生理原因而得胃病的。当然,忧郁所导致的不仅仅是胃病,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病皆和它有关。

过去既然已经过去,忧愁也是无法挽回的;未来既然还未到来,早早忧愁又有何用;今天当然是活生生的,但仅靠忧愁又能解决什么呢?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正视现在,看看已经和将要发生什么,问问我们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幸既然来了,躲又躲不掉,愁又有何用。与其望着叼去的羊羔而哭泣、叹息,还不如早早动手把羊圈补牢,爱护新生——忧虑不能使我们得到什么,办法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烦恼和忧愁往往是有时间去思去想所致,如果没有了时间呢?丘吉尔战时可是一个大忙人,他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当别人问他是否为肩负着那么大的责任感到忧虑时,他说,我太忙,没有时间忧虑。萧伯纳的话说得更是精采:“让人愁苦秘诀就是有空闲的时间来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快乐”。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减少忧虑的良方,就是用工作和心力把空闲填满。

我在《为着什么和不为着什么》(1996年5期)一文中写了以下文字——

人生在世总要为着这样那样的目的而劳作而攻研而生活着──有意识的活动和盲目的本能表现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生活着,总要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或外部社会的要求,干成和干好几件事,只要有心者大凡都是可行的。人生活在世上干什么,就是要实现自己生存的价值,就是要让社会承认自己生存的价值。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者,即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讲究战略战术之技巧也。

世上的事是复杂的,有大事有小事,有难事有易事,有想做的事有不想做的事,有别人希望干的事也有别人不希望干的事。要成就大事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庭院不扫,何以扫天下?容易的事都干不好,何谈处理艰难之事。有了在崎岖小路上攀登高峰的勇气,何愁坎坷不能化为平夷?想做的事要干好也不易,仅凭满腔热情一身鼎力是不够的,不想干的事有了这份心绪和力量或许也能办好;干事不都是为了自己,好多事也是为了别人。希望也罢,反对也罢,作为被要求者都要尽一份力量才是,不过,这一切都要在法制和道德的轨道上行驶才对。是生活,就要有激情,就要尽力去做一点或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得好的事,就要为着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而努力,就要有一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慨。

说世上的事是复杂的,就于万事万物并非个人欲望和能力所能决定或排摈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汇聚于一点,是任何聪明人在一定的时空里都无法明断和处理的。在一定的时空里,凭借一定的技术,去处理一定的关系,这是我们行事的一般准则。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为着自己树起的那个目标而陷入泥淖──为着一官半职而用金钱拉取选票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为着那诱人的职称、学位而提前进入了天国,为着商海中那个六位数七位数而触犯法律或家破人亡,甚至为着那酒场上称赌豪杰英雄而命送黄泉……天下之事实在是太难,难就难在人们未必都能认识好多事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好多事是不可望也不需求的。古人曰,知足常乐,大概也包括这层意思罢。

官位也罢,学位也罢,名声也罢,利欲也罢,一切皆为身外之物。有了未必都是好事,没有或失去了也未必不是幸事。孜孜以求不能触摸的海市蜃楼,苦苦追寻无价值或价值不大的虚位空名,确是苦煞了活脱脱的人生!这里或许需要一点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为的是人生更自由更快活。为着什么,又不为着什么,这也是件难办的事哟。

上面几篇文章都是我中年时在《人到中年》杂志上写的人生感悟。这些文字,不仅是对当时所思所想的记录,有些还是值得今天记取的。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 0多年过去了,而今已经走进“70后”的行列。在以后的日子里,要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13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42页

[3][4]《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47页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51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28页

[7]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