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力理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

2019-12-26 15:47许丽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管理系广东广州51066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智力运动员理论

□ 许丽(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管理系 广东 广州 510663)

1、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饱受诟病,其个中原因除了训练体制造成之外,与我国当前一元智力文化教育理论以及在该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运动员教育目标、内容、手段等因素也有莫大关系。例如,在一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只重视运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与普通学生所采用的是同一标准等,导致通过运动员长期训练所形成的视觉——空间、身体——动觉智能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影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成效。这也是运动员文化教育长期难以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改变当前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困境,本文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依据,探索建立与运动员智力特点相适应的、因材施教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传统智力强调不同的是,在个体的多元智力结构中不存在哪一种重要,哪一种不重要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拥有以上不同领域智力,但由于不同领域智力表现程度或组合方式不同,因此,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区别。因此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进行教育。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颠覆传统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元智力教育指导思想而成为了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

由于这一理论提出个体存在相对独立的智力的观点,为以肢体运作智力见长的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2、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2.1、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培养为主,未能发挥运动员肢体运作智能优势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具有肢体运作智能优势。但是由于受传统的一元智力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运动文化教育通常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培养为主。运动员文化教育往往是一味“补短”,而不是“扬长”,对运动员教育以提高运动员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主,寄望通过较短的时间教育将过去因训练耽误的功课弥补起来,最终由于运动员基础较差,而又不具智力优势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也是导致尽管对运动员文化教育不遗余力,但是运动员效果不如人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2、运动员热衷于普通本科教育,轻视职业技能教育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运动员总是希望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研究性大学进行学习,而不愿意到高职、中职学校进行学习。对自身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和智能结构认识不足,导致许多运动员尽管进入高校本科学习,但是因基础以及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较差,出现因“挂科”而无法毕业或不得不退学的现象,有些运动员尽管幸运地得以毕业,但是由于并无真才实学而毕业即失业,最后又不得不回到运动队要求安排工作的现象。

2.3、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

以青少年为主的运动员既肩负着争创佳绩,为国争光的艰巨任务,又必须克服由于体能消耗所致的疲惫不振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成为满足时代需求的人才。如何平衡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在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体制下,运动员从体校到地方队,甚至国家队都是采用相对封闭的教育与训练管理体系。这种以运动训练为本的管理模式,不仅挤占了运动员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使运动员难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学习。此外,在运动训练和文化课发生冲突时,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运动员往往被要求或不得不放弃文化课的学习。

3、多元智力理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

3.1、改革运动员的入学标准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运动员经过长期训练,动觉智力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学习时间、学习精力相对不足从而影响了其逻辑——数理智力、语言——语言智力的发展。因此,根据现在统一的入学选材标准,大多数运动员都难以跟普通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到这一点,我国对运动员的入学采用较为灵活的形式,虽然某种程度保障了运动员的入学。但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每年通过这几种途径入学的运动员比例非常少。可见,现阶段的考试标准对于运动员来说门槛还是非常高的。因而根据多元智力理论,进一步改革现阶段运动员的人才遴选标准,建立一个体现运动员身体——动觉智力水平的体育人才评价体系,为运动员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深造创造条件。

这要求我们教育者要改变“智育为重”的传统观念,从义务教育阶段起把“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学校教育改革之中,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特征,吸引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教师设计和提供学习情境,将所要教学的学科主题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

“多元智力”理论研究者认为要真正评估学生的多元智能就要遵守“智力公平”的原则,让每一个测验本身所要测验的智力以其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纸笔测试的形式来进行。而且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进行长期的观察,采用以表现为基础的直接评量方式。同时要把学生的评估放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通过专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评估,并要求教师及时地把结果反馈给学生。 由此可以建立一个共享评估结果的平台,这样既可以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也可以为运动员向高一阶段输送提供参考。

3.2、充分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尽管人类的智力存在着优势领域的差异,也就是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所有人都是具有不同类型的智力潜质的,非优势智力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自身的努力,也将得到发展并达到较高的水平。根据这一理论,运动员的身体——动觉智力是其优势领域智力,但是由于长期训练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挤占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员的逻辑——数理智力、语言——语言智力得不到应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必须保障运动员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并形成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并引导运动员学生认识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并重。

具体来说,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全面整合教育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及时调整现有的运动员训练模式,使运动员训练更加科学化,以保证文化课有充足的时间。使运动成绩不突出的运动员有多种选择方向,充分尊重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志趣爱好,确保“选材”和“施教”的科学性,为运动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3.3、为运动员创造求学深造的条件

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和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为此也耽误了文化课的学习。作为回报,国家应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的求学深造进行了政策上的优惠,如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采取免试入学的办法等等,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创造了条件。但是,从现实来看,由于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过于单一,导致大部份运动员,特别是基地规模不大、地处偏远、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运动项目不普及(大部分学校只根据其发展的需要,只招收普及性高、发展较好的特定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员未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进行学习。因此对运动员进行教育时,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对文化教育基础较好的运动员应以考取普通高校作为其主要目标,对基础相对较差者应鼓励他们到体育高职高专、体育职中、体育成人教育中学习,文化基础难以继续学习者则应以文化要求较低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为主。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文化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学生应鼓励他们到周边的普通学校去就读,以满足运动员其发展的需要,作为体育行政部门和训练基地搞好协调工作,为学生到其它学校学习创造条件。

4、结论与建议

(1)由于运动员长期参加训练与比赛,形成了运动员的独特心理特征,因在智力、学习能力、时间保障方面有其独特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

(2)改革运动员的入学标准,为运动员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深造创造条件;充分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使运动成绩不突出的运动员有多种选择方向,充分尊重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志趣爱好,确保“选材”和“施教”的科学性,为运动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3)充分抓住运动员的智力特点结合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基础、年龄等实际情况来划分不同的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在于 “盘活”原来的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机制,健全借(挂)读措施,并通过建立“运动员文化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去完善质量监控体系。高中阶段应拓宽高中、中职网络办学体系,为运动员创造便利的求学条件,同时借助“运动员文化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对运动员的学习时间、质量等进行严格监控。而大学阶段应充分发挥体育高职和成人教育的兜底作用,但长远应建立集训练、体育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省级综合体育大学,同时逐步将训练基础地向普通高校转移,由高校办省级甚至国家级专业队,借助高校推动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智力运动员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