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飞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如今,新媒体艺术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像毛细血管一般,渗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艺术凭借其多姿的视觉语言和多维度的表达方法为博物馆营造了多样化的交互性展陈方式,为文物和展品的陈列渲染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体验和情感氛围。多样化的展陈方式,可以使用交互行为讲述历史,通过提高观众的感官参与度,为参观者留下更深刻的文化记忆。
从20世纪初开始,关于如何将文物和展品置于新媒体环境中的激烈辩论在博物馆界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直到今天,静态展示仍然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主流。一些专家担心对新媒体艺术的依赖会将传统博物馆变得过于花哨,甚至将严肃的教育场所变得像文物主题公园,但新媒体艺术能够扩大观展群体,提高人流量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根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一项研究,45-54岁的成年人曾经是传统博物馆的核心观众群体,在2002年至2012年期间这个年龄段的人流量下降了近30%。研究表明,博物馆必须需要采用更新颖更潮流的手段来吸引年轻的观众。
与传统博物馆提供的传统“被动观展”方式相比,年轻观展群体喜爱的风格迥然不同。当今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计算机时代、数字时代、E时代等等,信息更新瞬息万变,生长于这个时代的年轻群体对新事物的包容性更强,他们无疑倾向于更新颖的展陈方式。隶属于美国博物馆联合会的未来博物馆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发表的2016年趋势报告中表示,仅有12%的公众认为博物馆具有教育功能,也许快乐才是吸引人的最大法宝。研究表明,观众对有趣味性的交互型展览需求上升,这符合当今数字媒体时代的消费趋势。
新媒体艺术的视觉语言是丰富的,其中平面式的展现手段包括投影、屏幕展示、手机平面展示等。投影艺术以其变幻莫测的内容与形式迷惑观众,并使观众沉浸于虚拟世界的游走之中,是新媒体艺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的应用。私人艺术机构Culture Spaces 于2018年春季举办的“光之博物馆(Aatelier Des lumieres)”主要利用了投影技术,使用了120台投影设备、1套空间音响系统。将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Gustav Klimt)的经典作品投影在巨幕上,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沉浸式艺术长廊,让那些从没有去过维也纳Secession Palace的游客们亲眼目睹克里姆的经典壁画(图1)。
图1 “光之博物馆”展览中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的画作投影效果
对于手机应用的开拓研发也是从平面着手,拓展观展空间的手段之一。2017年,我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度启动了全景兵马俑坑展示技术。展示采用了矩阵全景技术,选择俑坑内同一个点,拍摄1000张像素高达3500万的照片,通过计算机拼接成为这样一幅200亿像素的超大图片,参观者可通过手机进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扫描文物的任意部位,就能放大观看一号坑和三号坑的局部细节。不仅如此,博物馆还利用AI技术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修复过程进行展示,向广大游客呈现出更加直观的历史。
新媒体艺术的立体化应用由来已久。19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关于现实主义的展览,其中包括制片人Les Blank的纪录片《大蒜胜十妈(Garlic Is as Good as Ten Mothers)》的首映。在放映期间,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通风系统向现场播撒大蒜气味的烟雾,创造了一种超现实的体验,当人们从充满大蒜气味的剧院中走出时,强烈的味觉本身和观众们的集体反应令大家记忆深刻。毫无疑问,感官的沉浸营造了多元的立体化感受,使观众建立了与影片的深刻联系。
使用感官沉浸来吸引观众并提升交互体验的手段并不新鲜。沉浸式叙事本身就富有强大的感染力,特别是在多感官环境中呈现时尤其明显。在儿时的回忆中,我们常对可怕的鬼故事感到恐惧——当我们烤着火,树上的风呜呜地吹,乌鸦的怪叫声回荡在黑夜,火焰忽明忽暗,噼里啪啦地燃烧着,火光在周围投下了晃动的阴影——这一切视觉、听觉都有助于增强听众的恐惧和兴奋感。在宗教仪式和文化传播中,这一手段已经被使用了数千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民粹主义博物馆使用立体模型、电影投影、特殊声效、音轨以及烟雾、镜子等工具,将展品和文物与沉浸式氛围联系起来。他们借鉴了戏剧和电影中常用的舞台技巧,甚至使用19世纪40年代首次出现的立体3D技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多感官沉浸增加了观众与展品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反过来又创造了更深刻和难忘的体验。正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数字化学习部的副主任巴里·约瑟夫(Barry Joseph)所说的,“虚拟的经历能够激发人们对事物更浓厚的兴趣,并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求更多的信息”。
文物是文化展览的核心。传统博物馆中静态的展示只是在文物旁边摆一张卡片,标注名称、日期和简单的说明性文字,看似严肃,其实已经失去了文物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的绝佳机会。而新媒体艺术营造出的多感官沉浸式叙事为参观者和曾经存在于另一时空的文物提供了一座桥梁,它吸引观众进入另一个时空的故事,在这个时空的沉浸感使观众忘记了日常生活的琐碎,全神贯注于历史时空的一切,成为文物的一部分。
每个观众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游客体验。在叙事驱动的展览中,背景故事在传统被动式的展览中,参观者作为观众观看展览。然而在营造出叙事背景空间的展览中,新媒体艺术手段的使用让参观者更积极地参与,参观者可以以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或艺术策展人的形式,融入故事背景,与展览互动。例如,使用展厅内的触屏设备对展览信息进行探索;联网的多媒体设备使访问者能够搜索想要知道的信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先进的技术可以将参观者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融入到情境化体验中。在新媒体艺术营造的叙事中,观众作为代表性角色经常被代入到展览背景事件里,感受到空间的改变。
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MA)2015年曾邀请艺术家Jon Rafman在线上虚拟世界“Second Life(SL)”进行表演,与此同时,展览“镜像阶段:互联网之后的自我可视化”(Mirror Stage—Visualizing the Self After the Internet)也在真实空间内呈现。达拉斯美术馆的观众被邀请通过一起参与表演,参与者以一种适度积极的角色参与叙事,跟随Rafman的在线角色讲解游历于美术馆虚实结合的展览中,成为展览的一部分。线上线下的多角度包围,为观众营造如梦似幻的真实空间。
如今盛行的4D电影也是营造时空转换的手段之一。在3D立体电影基础上,将座椅运动以及吹风、喷水、频闪、震动、挠腿、滚珠、捅背、雪花、泡泡、耳音等环境特效结合,可以给观者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达成寓教于乐的传播目标,这一技术已经被用于博物馆的科普教育。
近年来,北京自然博物馆等机构致力于向群众科普关于恐龙羽毛颜色的研究成果,现有的研究已经可以识别化石的羽毛颜色,进而复原出一个色彩斑斓的恐龙世界。依托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特色标本和重大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的科学顾问团队的指导下,4D科普动画电影《黑羽精灵》于2015年年底立项,现已与观众们见面。这部动画将我国辽西地区白垩纪早期的生态环境,以及小盗龙等远古生物的形象和行为习性,以国际领先的动画技术写实再现,让观众了解远古恐龙世界的绚丽多姿。这部4D电影的创作采用了RENDERMAN渲染器、Muscle system(肌肉系统)等国际先进的动画技术,加之采用真实的植物材质和场景贴图、MATTE PAITING中远景环境和近景特效,以及恐龙面部表情绑定技术和先进的毛发制作技术,使得角色毛发效果、生物运动的肌肉形变都趋于真实。
梳理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示手段、观念上的变化,能明确的看出新媒体艺术在调动观众参与积极性、提高沉浸感等方面富有巨大潜力。展望未来,必须明确的是,如何使用现代的手段解释历史,以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新媒体艺术无疑是最强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