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纪录片《大国外交》的创造性表达

2019-12-26 07:12孔祥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纪录片现实情感

孔祥琪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真实在纪录片美学理念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纪录片中,其最为重要的美学特征便是运用真实纪实手法,完全真实地再现场景是纪录片的最大特征。

但摄像机会随着电影制作者的心情和要表达的思想,在“真实”地反应场景的同时,凭借角度、光线与远近虚实不同,而让画面表达完全不一样的情感。20世纪20年代“电影眼睛”派* 横空出世,使得人们认为纪录片中的真实是一种完全“纯客观”的真实,在纪录手法中,表现为全程使用摄像机进行跟踪拍摄,对所发生的一切进行完整纪录。然而这一手法被好莱坞用在了美国式的自我吹捧上,仅仅是一个纯记录的镜头切换,就显示了美国的优越,与非洲的灾难。

美国电视上经常有对老人福利的纪录片,描述制度的优越。够了一定年龄的老人们,每周会被市政府的专车接往老年人娱乐中心,打打牌,下下棋,专人护理,旁边是阳光洒落,温馨老人的脸上洋溢的全是安详(不间断地拍摄,没有镜头转换),此时必然转一下镜头,就几秒钟,是非洲吃不上饭的灾难,然后结束。全部是“真实”的拍摄,没有一点虚假。

1 新形势下纪录片的真实观

这里的新,指的是社会状态。实际和纪录片的艺术结构关系不大,但从电影发展史来看,凡是社会的巨大变化,或者世界出现了巨大事件,一种新的感官刺激,必将要求艺术上有适应表达这种变化的突破。新形势下纪录片自然也会自觉地遵循这一规律,新纪录片不只是简单地对历史、现实进行完整记录,其同样作为一种重要媒介,具有社会角色。在新纪录片的引导下,人们将在认真观察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反思,从而在新纪录片的作用下,观者内心与外部现实世界可以产生良性互动。

基于新形势下的纪录片,摄影机所拍摄的真实事物所受到的干预,不再决定着真实事物的真实性,世上不存在无需通过某种程度的艺术处理,便可以成功设置的新闻纪录片。[1]因此许多纪录片大师反复强调“内在真实”的重要性,并对传统真实观持否定态度。

《大国外交》的制作者们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影片中的表现,既是纯粹的纪录片,又不失时机地表现出祖国的强盛和伟大,一个巨人诞生了,这个世界需要有这个巨人的位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庄严地宣布我的和曾经是我的都应该是我的,外交的手段,仅仅是有礼貌地通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急有缓、按部就班地各个击破,镜头下记录的是雄心豪情,是中华民族的尊严。

从创作手法上看,新形势下纪录片的变化更巨大。数码技术的革新替代了老式摄像机,现如今的数字影像中所提及的“真实”,不再局限于胶片真实再现景物,而是可以立足真实物像,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加工处理方式制作而成的物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眼下几乎所有的“真实”的影像,都是经过电脑处理的,至少调了亮度、对比等。这种数字影像可以依靠出色的电脑软件进行后期制作,能够完全摆脱摄影机的限制。

人的感官中,视觉的主观判断往往先于其他感官,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人们感觉“看”到了真实,就是“真实”的存在,这也是纪录片的魅力之所在。新形势下纪录片真实观里,虚构是通过蒙太奇手段完成的,不像故事性影片的扮演、夸张,但由于一些历史的镜头无法重新摄制,这就难免不会影响到这部片子的画面质量,而制作者则通过深入分析事件的严谨性,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即先“虚构”后“还原”的方式,再现出真实事件,但并不会触及纪录片“真实”的底线。

在《大国外交》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采用的都是“纪录”事实,通过蒙太奇的手段,让影片感觉更真实可信,但由于影片过于追求时代的节奏,用了很多1秒钟的镜头组合,给人感觉缺乏沉稳,有点急于求成的迹象,没有很好地完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题。但整部影片还是生动和吸引人的,这是构成这种大型时事报导纪录片根本,对“真实”和现实需要的理解,促使导演在处理这个题材的时候运用了这种制作手法。

2 新形势下纪录片真实观理念下的情感表达

与其他任何一种表现形式一样,记录片也是一种对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而与人有关的活动,自然是带有情感的。在过去,很多人由于对纪实精神的了解不足或误解,认为纪录片应该完全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而不应该介入任何的感情因素,否则就是“不客观”,这与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是相悖的。本文开始的时候已经介绍过,就是纪录片的镜头肯定包含着情感色彩,是完全来源于现实客观生活,但它是在对其的纪录与分析过程中产生,虽然不是刻意为了主观上表达情感虚构了情节,但绝对包含了主观色彩。

2.1 被摄事物本身的情感

纪录片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客观现实,事物本身的情感因素是纪录片制作人的主观情感,存在于事件本身的真实情感中。如何处理事物本身的情感因素,就成了纪录片呈现出风格的重要标志。

在现实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和生活本身的情感体验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对生活本身感受的深刻洞察才能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感受。在新纪录片中,它主张大胆运用演员的戏剧和现场的动作,以恢复事件的真实,这种体验,因为每个人的意识不同而不同。

2.2 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概念,一般是指拍摄过程中的创作者,面对主题时的感受,这种情绪将通过早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合成出来。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纪录片和其他电影与电视艺术一样,将伴随着作者的愤慨和情感表达的风格,因为在这个过程的记录中,具有自己的视野、审美和判断力的创作者,选择镜头的焦点要关注,而这些被视为“焦点”的现实往往是最激动人心的创作者的情感部分。

“一部纪录片真正吸引观众的总是它的内容,人物的命运,事件的影响力,以及片中所营造出来让观众思考的情境,传递的观念和意义,等等,这些都是纪录片吸引观众,让观众关注纪录片的重要因素,也是纪录片产生影响力的重要因素。”[2]

任何能够在纪录片中表达自己情感的创作者,对生活都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感悟力。和其他领域的杰出作品相得益彰,正是在细致的观察,细致的体验下,创造者才能以创造性的激情进入创纪录的过程。对于新录影片,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表达特别重要,因为创作处理的历史或现实的“碎片”是电影特色和创作方式的新记录,如果在缺少创作者的过程中主观情感表达的注入,整个影片便会因为构造出来的“真实”和其表达的情感相悖而变得“不真实”。

新纪录片的创作者不仅是个人在事件中的个人感受,也是人们共同的共同感受。通过使用叙述者的镜头语言,观众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的喜欢与否,更容易和创作者实现情感共鸣。在电影的一些新记录中,创作者甚至直接在电影中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感受。虽然这个表达在许多人眼里都是“不客观”的,但我相信这是电影创作者的新纪录,镜头让观众用“真实”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眼睛,这种情感表达往往更强,更能够让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3 新形势下纪录片的社会责任

纪录片在所有类别的电影和电视艺术中,属于一种特别形式。这主要是由于纪录片需要对真实历史及社会现象进行完整记录。纪录片的观众,可以从更多的信息中反思现实,从而影响事物的现实生活的判断。因此,纪录片诞生了比其他影视艺术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

在新形势下,纪录片在真实观念的概念下,运用各种叙事手法和技巧来表达电影的主张,力求以更生动、直观的形式引起观众的关注,引导观众探索真实的过程,体现记录电影不可缺少的社会责任感。

3.1 发现问题的社会实用性

在以往的纪录片当中,通常只有以历史为主题的纪录片才被认为具有社会责任。这主要是由于,历史事件纪录片一方面可以帮助现代观众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进行回顾和充分了解,同时利用人的暗示心理,使得观众可以利用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事件。但是一般来说,传统的纪录片主要是以人文观点对叙事和批评的历史事件进行记录,直接从事件中阐明观点,这种做法对公众的影响不大。

3.2 主动干预现实事件进程

新纪录电影不仅可以挖掘出原本隐藏在问题当中的社会实用性,同时其也可以帮助解决部分问题。也就是说,在拍摄影片时或是已经完成所有影片拍摄工作后,原本事件结果、发展过程只被单纯地看作是拍摄对象,但此时因影片引起了一定社会效应,因此事件结果或发展过程也会随之出现一定变化。

在新形势下,电影不再被看作是人们追求真实的唯一手段,而是在将创作者的创作理念、思想观念等注入其中,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可以重新转变其对事物的理解、看法与认知。这个概念的表达是新纪录片所体现的纪录片的责任和社会影响力,它通过利用各种创作手法制作电影,大大增强了对观众的吸引力,使新形势下纪录片更好地实现社会责任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纪录片现实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情感
漫画:现实背后(下)
纪录片之页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台上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