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灵璧县关注:建立长效精准扶贫机制

2019-12-26 06:07毛瑶瑶,杨宏凯,王梦佳
营销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精准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力度的加大,许多贫困县在脱贫摘帽后,脱贫并没有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为能切实解决贫困县“扶贫易而固贫难”的问题,以宿州市灵璧县为例,探讨影响灵璧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因素,挖掘灵璧县在脱贫攻坚具体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及遇到的问题,研究有效完成长效精准扶贫任务的机制,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脱贫、返贫阻断理论

脱贫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也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明确的一些解决贫困问题的理论有助于更快更有效的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

经济学家罗格纳·纳克斯提出,贫困会导致供给和需求的恶性循环。为了实现脱贫,国家、政府和地方应该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资,使贫困地区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才更有利于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目标瞄准型理论则表明,贫困地区人民不应该只是享受社会福利,而是要积极创造价值,成为发展的推动者。这一理论则有效的剖析了返贫阻断的实质,不能让穷人坐享其成,通过穷人自力更生积极创收,才能更有效的巩固脱贫成果。

灵璧县现行扶贫方式

灵璧县的脱贫攻坚措施由“输血”和“造血”双向并驱,且逐渐将重心由“输血”转向“造血”,灵璧县提出产业脱贫等十大扶贫工程,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带动,形成了全方面多层次的脱贫战略,通过整理归纳,以下将重点阐述灵璧县在产业脱贫,政府带贫,金融扶贫和企业带贫四大脱贫机制。

(一)产业脱贫

灵璧县结合自身实际,依托旅游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特色种植业等,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灵璧县是灵璧石的原产地,也是亥下之战遗址所在,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坚持走特色生态旅游路线,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坚持“旅游业+”模式,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拓宽增收渠道;创新旅游形式,将观赏性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灵璧光照资源充足,通过签订协议,确保每村都能有一个光伏农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村级光伏电站和户用集中式电站也将执行按国家规定的光伏扶贫价格,确保农民可得收益。灵璧县地处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通过增加技术研发,为传统种植业注入新活力。

(二)政府带贫

政府围绕脱贫工作给出理论和实践双指导,组织和政策双保障,技术和资金双支持。灵璧县原有基础设施薄弱,医疗卫生保障不足,整体教育水平不高。为此,灵璧县新修铁路公路,新建水厂,加大防洪灌溉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贫困村光纤入村率、宽带覆盖率全覆盖,加强信息化程度;灵璧县提出贫困人口健康脱贫“351”和“190”政策,健全医疗保障体制;灵璧县不断提高教育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的比重,加强贫困村教育资源配套设施,提高整体师资力量,确保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甚至高等学校教育。

(三)金融扶贫

一方面,通过银行发放小额信贷给贫困户,降低借贷门槛和借贷成本,鼓励贫困户将获得的扶贫小额信贷投入到企业中去,即带资入股,不仅增加企业发展资本,也能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完成资金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贫困户有权优先参与到企业生产中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上岗职工。此外,灵璧县还将继续发展以贫困村为主体的农业合作社,实现村级联合,优势互补。

基于以上三大机制,灵璧县当前仍存在几大主要矛盾:贫困户和贫困户之间的矛盾,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政府和贫困户之间的矛盾。贫困户之间的矛盾来源于地区分配不平衡,由于地区、产业等不同,引发了不同或相同地区贫困户的减贫效果不同,造成新的贫富差距;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来自于政策的差别对待,贫困户的“优先权”某种程度上成为贫困户不愿“摘帽”的诱因之一;政府和贫困户之间的差距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了解不全面,政府对贫困户传达的情况不全面,造成部分政策实际效益达不到预期。

脱贫攻坚的成果

根据灵璧县扶贫局政务公开网公布,截至2018年年底,灵璧县全县共有贫困人口29531人、贫困村33个,其中老弱病残痴贫困户比例较大。经过四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灵璧县的贫困发生率有显著改善,已从2014年的8.11%降至了2.52%。

2018年初,灵璧县政府将各乡镇划分为20个战区,在有脱贫攻坚任务的308个行政村中建立了干部包保工作专班。围绕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教育脱贫,健康脱贫等十大脱贫攻坚工程推进。

其中产业脱贫工程共414个,实际受益贫困人口达190220人次,以种养业成效最为显著,具体成果有:马庄村参与地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营的贫困群众实现年收入27000元。冯庙镇高宅村引进山核桃种植产业及发展特色产业,23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2019年1月,针对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的金鸡扶贫项目也已初步建成。在教育脱贫中,对大学生发放生源地贷款达6774人,合计资金共5236.94万元,“雨露计划”补助人次达4098次。在社会建设中,黄湾镇红星村选树12名“好媳妇”、4名“好婆婆”、5名“致富带头人”作为典型人物,弘扬优秀家风,巩固脱贫成果。

而娄庄镇姚山村的残疾贫困户也在电商培训班的帮助下,实现赢利4000元。在健康脱贫的工作中,对应的“351”及“180”补助计划总投资2900万元,惠及贫困人数达131458人次。在定点帮扶工作中,灵璧县也实现了帮扶劳务就业1708人次,劳务总收入达1647.42万元。社保兜底脱贫工程项目共80个,3702户危房已全部改造完工,完成投资6149.6万元。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

在实际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线工作者的沟通不够。由于我国政府普遍使用垂直的行政管理机制,导致虽然上下级任务传递效率高,但是平级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使得脱贫工作常常难以很好地开展。例如在定点帮扶的过程中,部分驻村的工作队与当地两委就存在沟通不足的现象,这固然是体制上存在的一定问题,同时也说明了部分脱贫攻坚队伍对于脱贫工作的思考与认识不够深入。

干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不够。自灵璧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已查处扶贫作风不实者274人,其中63人被给予党政纪处分,211人给予通报批评。

脱贫攻坚作为十九大召开提出的全国性的重要工作,务必要落实到人民群众中,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因此对于基层干部有着严格要求,要重实际少形式,对应的干部作风建设有待加强。

特殊人群贫困户脱贫难。老弱病残痴贫困户由于自身所限缺乏职业、生活技能,难以实现就业脱贫,单纯依靠社会保障难以实现脱贫。部分贫困户受限于自身守旧思想,没有脱贫的内生动力,得过且过,安于现状,需要从思想上改变。

长期精准扶贫机制的探索

(一)“企业+贫困户”联动机制

这一机制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吸纳贫困地区人民参与当地农业产业的管理和经营,利用全村充裕的劳动力和农户闲置的资产,系统的进行各类农事活动,从而使得农业增产,农民收入增加,企业也可以从中抽取一定的利润,从而使得该地实现精准脱贫并且不会返贫,企业也能获得收入,实现互利共赢。也可以借助当地禀赋资源优势,通过公司或者政府资助,开办本地工厂或者合作社,促使本地人得到充分就业,同时也可以安排一些工作相对较轻的岗位给一些低能力劳动者,使这些有较多老年人或者劳动能力较弱的家庭得到更多的收入,补贴开支。要使得企业推动群众致富,就要让企业的公益性起到主导作用,使村民得到更多的的收益。

(二)“互联网+精准扶贫”联动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模式逐渐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使得“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一机制形式多样,可以通过电商的介入,打造当地优势农副产品品牌,利用大数据完善物流系统,通过电商品台的销售使得农民收入增加,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同时还应当增加贫困地区互联网的使用度,大范围普及互联网技术,提高贫困地区人民使用智能产品的意愿,为电商的进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将互联网技术渗透进农业生产中也可以加快农民脱贫,互联网可以实时监控田地状态,给出最科学有效的判断使农户及时作出调整,这可以使得农业增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但可以促使农民脱贫,还起到防止返贫现象发生,提高生产积极性。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精准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精准扶贫二首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