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纲《海天交响诗》的创作分析

2019-12-26 07:23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海天谱例意向

●郑 阳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前 言

《海天交响诗》在作曲家叶小纲的众多创作中凸显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原因之一在于其关于交响诗这一体裁涉猎较少,此作品为最新的探索实践,这对学界研究其最新创作思维和意向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的突破点。此外,从创作意向来看,这部作品是叶小纲以“海洋”为核心题材的首次管弦乐创作尝试,以独创性的音乐手法对海与天的丰富景色和意向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更表达了蕴藏在作曲家本人心中,对于浩渺海天的深邃情感,此为更重要的一方面。

叶小纲曾表示:“大海给了我一次宝贵的机会,使我得以尝试创作音乐动态起伏极大的作品”①。由此可见,其长期以来对于这样一部作品的诞生,充满了强烈的期待感和挑战欲。笔者通过对《海天交响诗》深入的解读,并曾多次向作曲家本人当面采访和请教,同时通过对其以往作品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愈加意识到了该作品在其创作技术与审美理念等多方面所实现的显著突破和创新。遂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各界对《海天交响诗》的持续关注,同时也望引起学界对叶小纲之创作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一、《海天交响诗》的结构设计与特点

对于叶小纲创作有一定研究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共识,即乐思、旋律、和声、配器等各个方面中拥有十分鲜明的个人化独创风格与浓郁的中国化审美气质。同时,他的作品中往往显示出作曲家西方古典主义经典音乐的坚实功底。这一点从作曲家所经常使用的体裁类型中可以得到有力证明,如其在多乐章交响乐、交响组曲、交响合唱、歌剧、清唱剧、协奏曲、室内乐等方面大量的成功典范。在叶小纲的作品中,理性而严谨的结构力、精炼而清晰的表达力、细腻而灵动的刻画力,以及深刻而恢弘的渲染力等,都会带给听众十分强烈的冲击感,并留下持久的印象,而以上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叶小纲在作曲领域获得极高成就的重要缘由。

叶小纲以往的大部分作品中,不论其音乐语言与具体风格如何演变,其核心的内部骨骼都呈现出了古典结构中的形式美感,其对于曲式段落的设计安排极其清晰明朗、凝练合理,完美的音乐逻辑使作品的叙述与表达能够十分自然地使听众理解,并产生共鸣。

本文研究的《海天交响诗》之所以在其创作中具有显著的突破性,其中在曲式结构方面的新尝试是至关重要的(见表格)。

《海天交响诗》的音乐结构分析

作曲家采用了他之前很少涉猎的交响诗体裁,看似与交响乐仅一字之差,但实则迥然不同。众所周知,交响诗在整体结构上为单乐章形式,注重标题性,且由于其在受到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文学诗歌的强烈影响,所以其结构和乐句的写法便可以不拘泥于甚至完全跳脱传统交响曲的思维方式,而获得类似于散文诗或叙事诗一样的,更为自由化和戏剧化的巨大发挥空间。而这样的选择恰恰吻合了前文中所提到的叶小纲在这部作品中对于“音乐动态起伏极大”效果的追求目的,由此可见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正确决策。

根据表格可见,作品结构在宏观上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拥有明显的呈示作用,提出了一系列主题材料以及各类变体。在这部分中,每个次一级段落的规模都不大,但数量较多,且更迭频繁,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片段式的音乐描述方式,这与19世纪末法国印象主义音乐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其中的每个小段落,更像一个个长短不一的单句,如现代散文诗歌一般,极其富有灵动性和自由性。但在它们零散的而不规整的外形下,却仍牢牢地被中心材料所控制着,所以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状态。多个短小精悍的音乐意向的纷至沓来,带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瞬间体验感。自20世纪以来,现代作曲家皆突出了“意向”的表达,这部作品的“意向性”指向十分明确,在B部分中,以形象的旋律突出了“海”的形态,这种形象的音乐表象中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意向性”是20世纪以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与其学生茵伽尔登(波兰哲学家)等为代表的“现象学”中一个重要范畴,即指意识所具有的一种特性,即主动地指向某一对象并在把握这个对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重建”和“具体化”[1](P49)。这种艺术表达极具“现象学”的观念,颇为明显地突出作品中超出了音声之外的自然客体,将音乐本体之外的“世界”通过音乐而构建为“活态”的旋律。这在叶小纲的诸多作品中是极其罕见的手法,所以如万花筒一般的第一部分,无疑是此曲中最具有“诗”的特性段落。

第二部分的写法则明显区别于第一部分,是一个集中展开关键材料的部分。其中仅可按照力度动态分为两个段落,且它们所使用的材料完全相同,皆为第一部分中所提出的B材料。从具体内部结构方法来看,第二部分完全不再采用之前的碎片式短句写法,而是回归到了长线条、长气息式的发展模式,从而成功地推动出了两次充分的音乐高潮。由此可见,作曲家在构思音乐的过程中具备十分清晰的思路,在不同的结构位置灵活而开阔地调整具体操作方案,体现了其对于所要实现的艺术效果和最终目的拥有着强大的把握性和控制力。

作品中的引子在全曲中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因为它所提出的材料A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海洋音乐意向,更重要的是它在音乐中起到了结构标签的作用。在间奏与尾声中的出现,划分出宏观大结构的节点;同时在微观层面,于每一个单句结构的结尾出现,起到了划分句法、呼吸与意向的作用。引子中的材料是一个有效的粘合剂,在全曲中出现多次,有效地将丰富多变的材料与结构有机地联系统一成一个整体,手法十分巧妙。

二、有关“海天”的音乐意向塑造手段

通过前文分析可见,《海天交响诗》中塑造了极为丰富且变化多样的音乐意向,虽然题目中包括“海”和“天”两个部分,但根据具体的音乐表达效果,以及作曲家本人对于此作品的解释,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海天”是一个一体化的意向,且其创作的核心源泉来自于对于“海”的联想。

下文将对作品中最为重要的音乐意向,与所使用的作曲技术进行逐一解析:

1.材料A-“波涛涌动的”的音乐意向(见谱例1-1、1-2)。

谱例1-1:

由谱例1-1可见,在引子中,作曲家首先提出了一个以32分音符律动组成的,快速琶音短小动机。这个动机十分具有爆发力和内在潜能,体现出一种波涛涌动、暗流翻滚的音乐意向,塑造自然的符号。其和声在前两拍内,是一个以bG为根音的大大三四和弦,但在第三拍的低音A闯入后,其和声又进一步复杂化,成为了一个九和弦的第四转位形式,为整体音响增添了很强的神秘色彩和深邃感。

谱例1-2:

谱例1-2为材料A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变体形式,它便是在前文提到的具有结构标签功能的音乐意向。它由连绵不绝、上下起伏的六连音构成,和声为具有一定不协和性的复合和弦,没有旋律因素,以单纯的织体型态表现,是一种纯粹的效果性写法。而正是这种较为“中性”的不具有太多棱角的波浪意向,由低音区运动至高音区,体现了“浪涛”内在储蓄着一种力量,似乎翻滚至天际,这种处理能够完美地充当宏观与微观各个结构之间的粘合剂,对于大小结构的划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材料B-“灵动闪烁”的音乐意向(见谱例2-1、2-2、2-3)。

谱例2-1:

在第一部分中首次提出的材料B是全曲最重要的集中展开动机。他的初始型态即谱例2-1所示,木管组以跳音形式演奏多种组合节奏型。这体现出了“海天”意向中充满轻巧与活泼的特性,听觉上带给人一种开朗与愉悦感。此时的乐队配器清澈而透明,主要以有音高的打击乐器、竖琴,以及弦乐组的点描式写法为主(见谱例 2-2)。

谱例2-2:

在第70小节之后所演变出的材料B1是将音符时值统一化,成为了不间断、无穷动的32分音符,它在高音弦乐声部呈现,进一步提升了其灵动闪烁、波光粼粼的音乐效果。在这个段落中,作曲家用材料B1以配器渐强的方式推动出了全曲第一次高潮,虽然这次的情绪与动态波动是相对较小的,但在整体发展中,尤其是第一部分的构成中拥有重要地位(见谱例2-3)。

谱例2-3:

谱例2-3为第二部分中第143-144小节所使用材料B2,此时的音乐已经进入集中的展开推进式过程。材料B2则是一个兼顾了灵动性与旋律性的变体,再配合这一部分作曲家所采用的具有显著民族五声化泛调性和声语言,以及层次丰富的复调化处理手段,使第二部分的音乐色彩大幅度增亮,与第一部分整体深邃晦暗的神秘情境形成鲜明反差。

第201-202小节所示(见谱例2-4),当音乐进入了全曲最后一个高潮展开段落,作曲家已经将材料变体 B3的使用发挥到了极限。

谱例2-4:

此时的音乐力度、织体动态、配器饱满度,以及和声亮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最终营造出全曲中最为热烈而耀眼的一次高潮,而此时的结构位置恰好位于黄金分割点上,完美地符合将音乐情绪推动到顶点的契机。

3.其他派生性音乐意向

据前文分析,在第一部分中,由于其采用典型而夸张的交响诗写法,所以出现了丰富多变的各类片段化音乐意向。这些意向虽然有一部分并没有在第二部分中得到充分展开,但对于此曲的整体风格而言,都起到了极大的充实效果,令听觉层面的瞬间体验得到充分满足。

在第93小节段落D中出现的乐段,以铜管独奏为主要呈现形式的材料,这一材料与 B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派生关系,但并不相同,这里的材料被赋予了更多的独奏化成分,且在铜管的演奏下更富有号角式的质感,塑造出了一个有一定象征意义符号式动机(见谱例3-1)。

谱例3-1:

第121-122小节处所呈现的是一个很具有舒展性的长线条材料G,这种类型的旋律其实一直都是叶小纲较为常用且极为擅长的。但在《海天交响诗》这首以动态和变化为主的作品中,这样的片段偏偏成为难得的具有缓冲作用的存在。它描绘出了“海天”音乐意向中风平浪静、碧波荡漾的音乐意向(见谱例3-2)。

谱例3-2:

三、《海天交响诗》中的音乐审美价值

《海天交响诗》作为作曲家叶小纲所创作的第一部以“海洋”为主题的交响乐作品,不仅对于其自身的创作生涯有着重要突破意义,同时,也为中国“海洋”主题元素的专业音乐创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回顾中国古代与近代音乐史,通览中国近代与当代严肃音乐创作,以“海洋”为核心素材创作的纯音乐作品未免显得匮乏,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点和可挖掘空间。

“海洋”是一个自然客体,音乐是人情感与意志的活态显现,《海天交响诗》无疑将“海洋”这一对象“情感化”。众所周知,人类的“海洋情怀”渊源已久,它承载着对于生命、未知、探索和发展的无限寄托。由于海洋的广袤与神秘,人类对于它无限的敬畏、好奇与向往从未改变。历史上涌现出的如:埃里克松、哥伦布、郑和等伟大的航海家,怀揣着人类共同的探险精神向深邃的海洋迈出了勇敢而坚实的步伐,并为世界发展、交流和融合做出了伟大贡献。无数伟大的作曲家如:门德尔松、肖邦、瓦格纳、德彪西等,也都留下了以描绘和歌颂大海为主题的音乐不朽之作,对于作曲家们而言,“海”里有无形的宝藏,值得各个时期不同国家的作曲家们探索和认知。

叶小纲在采访中也表示:在(本曲)创作过程中,想到了很多音乐史上以海洋为主题的名作,包括《大海》《四首海的间奏曲》《大海与辛巴德的船》等等。①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激发了作曲家对于创作中国式海洋交响作品的冲动。虽然有关“海天”的各类经典意向,曾经在诸多经典中被成功描绘,但叶小纲以强烈的中国化审美理念,以及极具个性化的处理手段,将自己对大海的奇妙印象和独特理解有机地描绘出来,勾勒出一幅富有东方意蕴的海天音画,这无疑是世界当代音乐创作领域所共同期待的一次重要补充。

结 语

《海天交响诗》融合了浪漫精神、“印象”气息与写实性,将客观的自然之情形象转变为音乐旋律,进而形成主观的情感意志,其写作中以极其夸张的音乐表达,运用多个材料的发展演变和对峙冲突来描绘海天的波澜壮阔与变幻莫测,以散文诗歌般的结构方式进行了充满幻想式的叙述和刻画,并用史诗性的音乐气质再现了有关海洋的宏伟历史画卷,其中更有深刻的音乐独白来叙述内心对于海洋的丰富感情与思索。

2019年8月2日至11日,作曲家叶小纲作为艺术总监创办了首届青岛海洋国际音乐季,推出了一大批与海洋精神有关的音乐作品,这无疑再次证明了其对于海洋文化的高度重视。叶小纲本人也表示还会继续创作此系列作品。

叶小纲的《海天交响诗》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领域提供了一个关注“海洋”主题的启示与引导,随着人类与自然(海洋)的命运相连地愈加密切,人类进军和探索海洋的步伐逐渐加快,“海洋”必将成为音乐艺术创作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正如叶小纲所说:“大海对于音乐创作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领域,因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精神文明都与海洋息息相关,这部作品也能让听众感受到对人类世界的不同认知。”①

笔者立足叶小纲新作《海天交响诗》的音乐文本,对作品和作曲家创作意向加以分析,不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发各界对于“海洋”主题系列新作品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更希望《海天交响诗》能够给予广大学界同仁予启发,国内作曲界的朋友们能够敞开胸怀,心系大海,智存天际,用乐音谱写人类的情感与意志,寄于自然之中。

注释:

①新华社在2019年青岛海洋国际音乐季8月11日闭幕式前对作曲家叶小纲的采访记录。

猜你喜欢
海天谱例意向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那一抹海天之蓝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江益忠
画与理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五大洲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