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含俭 杨永华
嘹亮的军号声再次在军营响起——从2018年10月1日起,我军全面恢复播放作息号,下达日常作息指令。今年8月1日,新的司号制度在全军施行。
最近,笔者来到辽宁省军区鞍山第二干休所,倾听曾经靠一把军号吓退敌军的志愿军老战士郑起讲述他与军号的不解情缘。
参军当上司号员
1932年1月5日,郑起出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的一户贫苦人家。两岁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改嫁,扔下年幼的郑起与爷爷相依为命。13岁时,爷爷病故,郑起成为孤儿,要过饭、放过猪,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来到海伦县,领导广大贫苦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1946年7月,14岁的郑起报名参军。首长见他年小体弱,打算分配他到团部当卫生员和理发员,郑起却执意请求去了号兵班。
为把上百个号谱背得滚瓜烂熟,郑起勤学苦练,嘴唇肿了消、消了肿,训练结束时,小号里都能倒出水来。“苦练朝夕,就是为了打仗时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遇到什么特殊情况,都能把军号吹响,能准确无误地将指挥员的命令传递出去。”郑老严肃地说,“战场上一旦吹错军号,后果不堪设想。”
1948年10月1日,郑起奉命随部队的第一梯队向锦州北面的重镇义县进攻。为了让军号声传得更远,更好地鼓舞士气、指挥进攻,郑起爬到房顶上吹响了冲锋号。仅用10分钟,第一梯队便突破义县城防,站在房顶上的郑起却被敌人打来的炮弹直接掀到了地上,炮弹皮从头部左耳下部贯穿,所幸没伤到大脑。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被送到后方养伤。
没等痊愈,郑起就积极要求回到部队,为了人民的解放南北转战。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郑起随所在连队——志愿军第39军116师347团7连入朝作战,再立新功。
军号嘹亮智退敌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开始发起第三次战役,也称“新年攻势”。担任突破任务的我第39军116师,以346团、347团为第一梯队,一举突破敌“三八线”防御阵地,勇猛地向南追击。战至1951年1月2日,敌全线败退。3日凌晨,347团攻占釜谷里地区,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发生了志愿军首次与英军的作战。
3日3时30分,347团在行进途中,发现2公里外的釜谷里方向有汽车发动的声音和灯光闪亮,侦察得知该敌是2日夜退下来的英军400余人,坦克、汽车30余辆,占领了釜谷里学校和周围高地。4时30分,347团1营和7连对敌人形成包围,毙敌300余人,俘敌60余人,击毁、缴获汽车、装甲车、坦克30辆,余敌向西南木回里方向和正东高地逃窜。
拂晓后,据守在学校以东及东南高地的敌人以猛烈的炮火向我方射击,我侧翼受到严重威胁,团部遂命令7连迅速攻占该高地。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分别率一部分战士迅猛冲击,相继攻占了正东及东南的3个高地,并全歼了守敌。
8时许,西南高阳方向的敌人在坦克引导和炮火掩护下,向釜谷里发起猛烈攻击,妄图解救被围之敌,7连依托所占领高地的地形顽强抗击。到11时许,7连已连续打退敌人3次进攻,一直在前线指挥的师参谋长薛剑强中弹牺牲,连长身负重伤,被战士强行背离战场,连指导员及班以上干部大部分牺牲;到敌人第4次扑上来时,副连长也牺牲了。此时,7连阵地上已经没有了指挥员。危急时刻,担任连部司号员的郑起挺身而出,拿起连长的驳壳枪指挥战斗。
此时,7连已经与团指挥所失去联系,全连战士连伤员在内仅剩下19人。借着敌人停止攻击的间隙,郑起急忙召集阵地上的6名党员研究制订反击方案。19名战士被编成3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配备一挺机枪,部署在前沿阵地上,准备迎击敌人新的进攻。
在郑起的指挥下,7连接连打退了敌人两次小规模的进攻,阵地储备的弹药越来越少。郑起在机枪手李家福的火力掩护下跃出战壕,飞速地从一个弹坑跳进另一个弹坑,冒着枪林弹雨冲过敌人十多米长的火力封锁线,在敌人尸体堆里迅速搜集了10多条子弹袋和几个手榴弹,头顶手拉返回战壕。
战友们有了弹药的补充,战斗激情倍增。面对成群进攻的敌人,郑起不停地变换着射击位置,不断给战友们鼓劲加油。敌人几度冲进7连战壕,都被战士们用刺刀、石头、枪托打了回去。在最紧急的时刻,郑起拿起自己心爱的军号,吹响了冲锋号。
“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它仿佛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它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曾在《朝鲜战争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志愿军的军号。郑起吹响的军号声极大地迷惑和震慑了敌军,面对随着军号声跃出战壕的志愿军战士,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扭头就跑。
见我方没有增援部队出现,惊魂未定的敌人这才知道上了当,他们气急败坏地发动了又一次进攻。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7连此时幸存的7名勇士没有畏惧,没有后退,向进攻之敌进行猛烈的回击,阵地上又是火光一片。
17时10分,我军阵地后方东北角升起了5颗红色信号弹,我军主攻开始了。郑起跃出战壕,再次吹响了冲锋号,阵地上的战士们和赶来的主力部队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终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7连83名指战员,在阵地上坚守了整整一天一夜,打到最后只剩7人,为我军主力部队消灭英军“皇家来复枪团”和重创英军“皇家重型坦克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号谱旋律永在心
战后,郑起荣立特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52年,郑起作为志愿军英模代表参加了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招待宴会后,毛主席专门请郑起等战斗英雄到家里做客,还为他签名以示嘉勉。
郑起离休后,将主要精力用于宣讲红色故事、革命传统,先后为地方学校、工厂、机关、部队作报告几百场,2012年荣获“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时隔数十年,郑起仍清晰地记得每一首号谱的旋律.这些曲调早已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虽然我已经88岁了,可当年釜谷里的军号声,我永远忘不了。如今,军号声又回到了军营,让我备感亲切,备受鼓舞!我们要永远怀念先烈,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郑起拉着笔者的手,动情地说。
本栏编辑/牛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