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飞 吉庆玲
摘要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修复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营造林建设是主要的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营造林的建设意义,从改善营造林土壤状况、适地适树、采用先进育苗技术、抓好林业病虫害防治、改善林木种间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营造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营造林;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1-015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营造林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结果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创造了“绿色奇迹”的中国荣耀。
土地荒漠化和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经济发展不能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因而营造林的建设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还是维护后代生存环境、促进“绿色经济”效益增长的有效措施。营造林是营林造林的简称,林业的发展应从原有林业资源的维护和林业资源的培育入手,营造林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理念的全面响应,能够改善我国森林资源状态[1]。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营造林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国土绿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06.67万hm2,森林抚育853.33万hm2,分别为年度任务的105.0%和106.5%,完成草原建设任务773.33万hm2,由此可见营造林的重要性。现将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改善营造林土壤状况
林木根植于土壤,从土壤中获取生长养分,达到生长和繁育的目的。因此,营造林质量的提高应从土壤根源入手,改善营造林土壤状况为营造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一是在林间合理种植绿肥。绿肥是指可以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在营造林中合理种植绿肥是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绿肥的强大固氮作用能为幼树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二是优化人工林群落结构。据有关调查发现,混交林中微生物种类较多,土壤结构松散,透水性、透气性均优于单一树种的林业群落。同时,混交林中林木病虫害发生几率较低,有利于营造林的长期生长。
2 注重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技术是指通过对营造林土壤、气候和环境进行充分调研后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该技术的应用能为不同树种寻找适合栽种的土壤环境,能够发挥树种的最大效用。适地适树技术的应用原则如下:一是土质适应原则。适地适树技术的应用应建立在林木与土壤情况相适应的基础上,有关人员应从树种对土壤的要求出发,对土壤环境进行调查和改善,保证林木与土壤具有良好的适配性;二是林木适应性原则。在部分营造林建设过程中,存在土壤状况不良的状况,对营造林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合理选取适应性较高的林木品种进行培育和种植,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保证营造林建设的顺利进行[2]。
3 采用先进育苗技术
林业育苗技术是营造林建设开展的基础,育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将进一步助推我国林业的发展[3]。为全面提升营造林质量,根据长远发展的需求对育苗技术进行应用。以下对先进育苗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出相关建议:一是无性繁殖育苗技术。随着我国营造林建设的全面开展,林业建设对林苗的需求持续上升,传统的林苗培育技术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育苗技术的高效化成为了林业部门的重点研发内容。无性繁殖育苗技术能在短期内培育出大量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林苗,有效缓解了营造林的林苗压力。二是平衡根系容器育苗技术。传统的育苗技术中主要以塑料袋为主要的育苗容器,育苗失败率较高。平衡根系容器育苗技术是国外先进的育苗技术,以无纺布等易穿透、不窝根材料为育苗容器,其具有持水性、通气性和传递营养能力强的优势,能明显提升营造林质量。
4 抓好林業病虫害防治
为进一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重要生态屏障,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营林效益长期有效的重要措施。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能降低营造林的外界干扰,改善营造林生长环境,提升营造林质量[4]。林业病虫害防治主要分为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一是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技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基础,通过林业害虫之间的天敌关系,发挥良好的防治作用。二是化学防治[5]。该类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能在短时间内对营造林进行防护,但是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弊端,即不适于长期应用。在提升营造林质量上,林业病虫害防治能有效保证营造林效益的正常发挥,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病虫害的种类和感染范围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使用。
5 改善林木种间关系
改善林木种间关系是重要的营造林技术。改善林木种间关系能优化营造林结构,提升营造林系统的稳定性[6]。以下对改善林木种间关系的方法进行介绍:一是林木种间关系的掌握。改善林木种间关系应以掌握林木种间关系为基础,在这一基础上,营造林的系统环境稳定性能得到有效改善,整体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二是种间密集度的控制。营造林建设是系统规划的有序建设,林木的密集度是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人员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合理控制营造林长势。
6 结语
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观念,应突出营造林重点,保障营造林成效。在营造林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造管并举、量质并重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抓好中幼龄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疏林封育及补植与补造、灌木林经营提升等工作,从而加快构建多目标、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
7 参考文献
[1] 姚庭芬.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现代园艺,2017(14):227.
[2] 石雯.营造林质量改进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J].现代园艺,2017(14):231-232.
[3] 何龙方.研究营造林中播种育苗技术[J].花卉,2017(20):148-149.
[4] 孔超.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40.
[5] 刘二月.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3):34-35.
[6] 高荣仁.提高造林质量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