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安徽六安 237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可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多么重要。早在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就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主力军,青年大学生理应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人才,才能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所谓自信,就是不盲目自卑,也不狂妄自大。从宏观层面来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能将其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放在世界文明的宏观背景下思考。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发展脉络非常清楚,并且有深切的认同感,对自己国家的文明有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对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至为重要,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得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将文化自信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非常必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肩负了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的重任,中国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一定是拥有家国情怀、热爱祖国、有坚定文化自信的人。清代龚自珍在《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这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尤其是历史发展规律和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思政课要立德树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一定是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只有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民族国家有深切的认同感和真挚的感情,一个人才有可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大业中。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自信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深深的认同感,而文化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由意识形态决定的。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人。早在171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有这样一段话:“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4]。因此,思政课应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将文化自信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中,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方向是正确的,那就是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堂之中,思政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然于胸,要对中国优秀革命文化如数家珍,要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信不疑。只有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充分认识,才有可能讲清楚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脉络;只有对华夏文明有真挚情感,才有可能感染学生。毕竟,思政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政教师应该是最触及灵魂深处的人。思政课首先要以理服人,教师要能将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脉络讲清楚,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放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宏伟进程中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的贡献。思政课还要以情动人,思政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价值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要让有情怀的人讲情怀,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唯有如此,才能感染学生。
人是环境的产物,大学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地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一环是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校园文化环境会对身在其中的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就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让其能够引领和弘扬文化主旋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使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他们了解国家、民族发展的历程,关注民族的命运、进而加强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知及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5]。高校可以于提升校园文化处着手,广泛宣传历史文化、国情校史、“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6],以此将文化自信的教育从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与思政课堂完美承接,必然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笔者所在高校曾经在校园内做过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展、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图片展、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以生动的图像资料和鲜活的案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先进文化,学生深受震撼,非常喜欢这种展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中,如利用VR技术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宛如亲临现场。这种体验会让学生对革命先烈更加钦佩,为祖国历史文化感到自豪,这样就达到了增强文化自信的教学目的。
笔者所在高校地处安徽六安,是大别山革命老区,这里被称为红军摇篮,从六安走出的开国将军有108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皖西30年红旗不倒,革命斗争从未间断。对于这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师应该充分将其运用起来。首先,在课堂教学环节,讲天边的事不如讲身边的事,可以向学生讲述皖西儿女为了革命牺牲的感人故事,展示革命老区人民为了新中国建设“舍小家为大家”的可歌可泣的精神,这就是最好的革命文化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更直观的历史,从而避免空洞的说教,使大学生产生对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的认同”[7]。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将这些红色资源发展成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笔者所在的高校就将六安市博物馆、金寨红军广场、独山镇苏维埃城发展成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笔者自己曾带过学生去实践教学基地学习过,通过在现场感受红色文化,观看图片和实物展示,听讲解员专业讲解,学生收获非常大。实践教学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做PPT汇报,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效果非常好,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才能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从而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