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阁与《弹花》杂志

2019-12-24 09:02张雅昕赵焕亭
书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通俗化人民大众劳工

张雅昕 赵焕亭

赵清阁,著名女作家、编辑家、画家。她被人称为受“五四运动”影响的第二代女性作家。赵清阁精通写作,善于绘画,通晓乐律,多才多艺,为人正直,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与众多名人结为好友,有些甚至成为人生知己。这样一位奇女子,引起我深入了解她的兴趣。我有幸读到她当年主编的《弹花》杂志,在《弹花》杂志中有许多她发表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能看出她有关抗战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团结一切力量,战争高于一切”、“文艺创作要贴近人民生活”等重要见解。这些见解具有重要价值,在今天仍不过时。

赵清阁在《本刊周岁感言》中说:“抗战高于一切,征服强寇是万众共同的要求,在这个要求下,没有派别地域;废除个人的成见;集中力量,统一步骤,把笔尖一齐向外,瞄准我们的敌人。”在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抗战胜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应该团结一致,各尽其力,为抗战做出自己的贡献。农民,应在田间努力劳作或参加抗战;士兵,应在前线奋勇杀敌;商人,应提高本民族商品的优势,抵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文人,应尽其所能,写出贴近人民大众的优秀作品。

赵清阁本人正是这样做的,她作为一个文人,以笔为武器,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她写当时中国的落后狀况,写抗战胜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写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为弱势群体呐喊,为中国发声,为抗战竭尽全力。她排除万难创办《弹花》期刊,输出优质文章,鼓舞大众的抗战信心,增强大众对抗战的了解,促使大众为抗战奔走效劳。

在《精神总动员是力量不是口号》一文中,赵清阁提出要把运动推行到劳工、农民等人民大众中去。在当时,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并且刚脱离封建社会不久,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这些原因导致当时许多农民和劳工没有民族群体意识,不理解抗战的意义,抵制参与抗战。赵清阁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根据这些现象提出要深入人民大众,策动他们的精神,唤起他们的认知,然后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变成坚强倔固、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无论是参加杀敌的,还是宣传的,都终将化为一种钢铁般的力量。

赵清阁在《本刊周岁感言》中指出,目前中国社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站在民族战争的大时代:阵容上,不分前线与后方;作战上,不分军队与民众;动员上,除了人力与物力还要加上精神,文艺就是精神动员的有力因子之一。利用文艺使各阶层的人都能达成一个共识,团结起来,共同抗战。这样就可以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到一起,抗战胜利指日可待。

在当时,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妇女的能力受不到重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稀少。她们想要为国家尽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赵清阁就此现象,在《妇女文化与救亡》中提出:“教育是应当普遍的,大众的,不应当有阶级的区别;人人都该受教育,人人都该享教育之平等权利,这就是说,教育应当平民化,不应当资本主义化。因为教育是启发人智慧之工具,教育可以供给一切人新的思潮。”要救国,就要普及教育,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可以懂得许多道理,知晓民族与国家的意义,明白抗战胜利的重要性。作为知识界人士,应当有意识的组织起来,深入农村工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劳工、妇女普及知识,做好宣传,灌输知识与思想,可以促使他们形成一股促进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

赵清阁认为,文人要贴近民众就要了解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创作能引起民众共鸣的作品,鼓舞人民参与抗战。团结民众一同抗战,要做到把运动推广到人民大众中去,在文艺创作时注意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创作出使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赵清阁在《制作军歌之我见》一文中提出自己关于军歌制作中有关歌调、歌词、歌谱的一些见解,希望制作出能与人民大众产生共鸣的军歌,提高军队气势,使人民受到鼓舞。她在《检讨过去,策励未来》一文中提出,处于“抗战高于一切”的今日,凡是文艺的各部门无论新的形式或旧的形式,只要是益于抗战对抗战可能发生助长效能的力量,都可以利用。赵清阁在《文艺通俗化与实际行动》一文中提出,要实现文艺通俗化。文艺的对象已不仅限于知识分子,还有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群众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对于文学上的理解能力不强。为了使他们理解抗战、参与抗战,就只有将文艺通俗化,大众化。要真正达到文艺可以提高抗战情绪、助长抗战力量的任务,要能真正使民众接受文艺,使文艺确切深入到无智阶层的人群中发生一种力量,就必须实现文艺通俗化。

文艺通俗化,首先要了解农民、劳工的生活状态、知识水平、文化诉求。农民、劳工因为知识文化水平低,所以语言要通俗易懂,根据当地语言特色适当加入方言,以增加感染力。创办适合他们阅读的读物,因为农民、劳工收入低,所以应有政府给予补贴,使用廉价纸张来创办读物,降低阅读成本。与此同时,应推进识字普及工作。在读物中应增加大众化的漫画,与文字相比,民众对漫画的接受程度更高。漫画应寓意明显,简单明了,更适合民众理解学习。文人应发挥自身能力,走向农村、工厂进行宣传,贴近民众,了解民众喜好,与人民连成一片。在形势上,戏剧演出更能引起民众兴趣,政府应组织演员到农村、工厂进行演出,文人应创作出语言通俗、寓意明显,感染力强的抗战戏剧。赵清阁为达到此目的,写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剧本。如在独幕剧《一起上前线》演出当晚,看到民众激起抗战情绪,高呼:“有种的不要逃亡,和鬼子拼才算好汉!”赵清阁兴奋得豪饮整斤白酒,整夜无眠。

赵清阁在抗战时期提出的一些思想在今天依然适用。当年,赵清阁提出要创作使民众理解、喜欢的文艺作品;今天,我们提倡发展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健康有益的、喜闻乐见的文化。这些主张在本质是一脉相通的,即文艺要贴近人民、服务人民。今天,我们学习赵清阁的抗战思想,对于我们凝聚民族意识和家国观念,对于我们发展和创造人民的文艺等,都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通俗化人民大众劳工
与秦志存先生《让传统诗词通俗化》一文之商榷
设计为人民服务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延安作家转型对网络作家的启示
目击
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
浅析毛泽东诗词的人民大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