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2019-12-24 08:53张佳南
经营者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

张佳南

摘 要 加快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单位审计监督能力的必然要求和适应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单位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才能与时俱进,有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圆满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化建设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以及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

随着财务软件系统的应用、普及,各种财务数据的统一存储归集为实现财务数据共享交换奠定基础,也为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各事业单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目前市场上各类审计软件产品繁多,侧重点各不相同,这些软件大多数都能和内部审计工作相适应,各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购买与其业务相适应的审计软件产品,这是加快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最便捷的途径。而对于一些事业单位的特殊需求,可以通过委托开发商的方式开发满足自身需求的审计软件系统,对于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二)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规范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审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目前判断资产是否存在、资产计价是否合理、检测收入支出以及费用等项目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进行计量是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用相关的审计软件能够实现财务数据与审计数据的快速录入,减少企业时间和人工成本的投入,为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能够有效规避工作风险

传统的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会采用抽样审计的方式,该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减少审计人员的时间投入。虽然这种方法的成本较低,但是由于该方法使用的数据是小样本数据,无法代替总体数据,满足不了内部审计工作全面性的需求,其产生的结果存在误差的可能性也较大,容易导致审计工作出现差错。而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审计软件能够对总体数据进行审计,使内部审计具备系统化、规范化和模块化的特点,该方法能够在全面了解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有效预测并降低内部审计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财务会计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已相对成熟,但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始终没有跟上发展的要求,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的支撑作用,因此我国事业单位中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很少,甚至存在一些事业单位缺乏独立的审计部门,其审计工作仍处于管理层绝对领导的情况,既不利于审计程序的正常开展,也阻碍了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通常涉及的范围较广、金额较大,面临的风险也更高,而对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畏首畏尾的情况,不利于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审计工作涉及面广,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同传统意义上的审计不同,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审计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财会审计知识,还需要拥有善于运行信息化工具并进行系统操作的能力。但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没有重视应聘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因此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仍不具备专业的、具备财务知识并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综合型人才,大部分审计人员虽然在专业知识和审计经验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其无法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且不具备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精神和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建立有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作为一项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合理分析并防范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在该过程中合理使用相关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其全面性和深度性的提升。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系统,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进而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软件较为落后,内部审计信息化软件的设计需要结合多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知识,具有难度大、耗时长的特点。从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信息化软件的需求不足,因此相关软件开发成本高、需求少的特点进一步增加了风险的出现概率,进而加大了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落后程度。虽然一些审计软件能够支撑审计信息的统计和财务信息的查询工作,但是在一些高级功能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三、推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想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开展,首先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需要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会对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只有管理者重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内部氛围,才能保证该工作的有效落實,促进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行责任到人制度,将具体的工作内容分配给部门的负责人员手中,并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为及时了解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落实程度提供制度基础。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才能保证其在工作中保持严谨性和专业性,促进该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只有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认知水平,使其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才能不断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