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

2019-12-24 10:26叶玉莹吴国清江里涛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听力

叶玉莹,吴国清,江里涛,吴 晖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福建 福州 350004)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被定义为72 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2]。突发性耳聋通常表现为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双侧同时发病较少见,发病时可伴有耳鸣、耳闷胀感、呕吐、眩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3-4]。目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血管损伤、耳蜗动脉闭塞、迷路膜破裂、自身免疫系统混乱、细胞应激有关[5-6]。糖皮质激素是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对于存在高血压、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口服或静脉输注等全身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较为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激素耳内给药方式可避免全身性不良反应,并且具有与全身性激素同等的疗效,因此,目前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7]。

有研究认为,突发性耳聋与内耳缺血缺氧有关[8]。内耳的神经、血流以及代谢紊乱导致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会对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产生影响,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使内耳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耳蜗功能进行性丧失[9]。因此,抑制血小板活化、抗凝血、促进血液微循环可能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益耳通窍汤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益耳通窍汤治疗突发性耳聋,观察患者平均听阈及伴随症状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入组患者均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9],全部患者经耳鼻喉专科检查、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耳鸣匹配、内耳核磁、脑干诱发电位等常规检查,排除中耳炎症、听神经瘤、鼻咽癌、占位、梅尼埃病等。全部患者均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2.32±6.02)岁;观察组男15 例,女15例,年龄(43.12±5.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包括口服银杏叶提取物、胞磷胆碱钠片、倍他司丁片、氟桂利嗪胶囊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5 mg/d,隔日注射,连续注射7次。每周测定纯音听阈,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耳通窍汤治疗,基本药物组成:桃仁10 g、红花5 g、赤芍15 g、川芎5 g、牡丹皮10 g、葛根15 g、熟地黄15 g、路路通6 g、石菖蒲9 g、煅磁石15 g、烫骨碎补9 g。由我院制剂室按水煎剂生产工艺制成水煎剂,加水300 mL,煎至200 mL,每剂煎2次,药剂混合后过滤取上清液,每次服用200 mL,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2周,每周测试纯音听力,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定,记录听阈值变化。观察并记录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和伴随症状(耳鸣、耳闷胀感、眩晕等)改善情况。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参照2007年9月全国耳鼻咽喉科学学术研讨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会正式讨论通过的青岛标准[10]。

1.4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根据受损听力改善情况,以及耳鸣、耳闷胀感、眩晕3个伴随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

总体治疗效果:依据患者症状及受损听力改善情况进行判定[9],痊愈:临床不适症状消失且受损听力恢复至正常;显效:临床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且受损听力提高30 dB以上;有效:临床不适症状改善且受损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临床不适症状及受损听力均未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耳鸣改善情况:根据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进行评定[10-11],痊愈: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无复发;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痊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耳闷胀感改善情况:依据耳闷胀感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相关标准进行评定[12],痊愈:耳闷胀感消失;显效:耳闷胀感明显减轻;有效:耳闷胀感减轻,活动或疲劳后加重;无效:耳闷胀感无改善。痊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眩晕改善情况:依据眩晕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相关标准进行评定[12],痊愈:眩晕消失;显效:眩晕明显减轻,或偶有目眩,不影响活动与工作;有效:眩晕减轻,但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善。痊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08,P=0.159>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阈值比较

治疗1周、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平均听力阈值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同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n)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t值P值对照组3067.03±15.6155.83±20.2749.23±21.613.6570.001观察组3067.80±15.0254.70±18.8946.17±21.474.522<0.001t值-0.1940.2240.551P值0.8470.8230.583

2.3 两组患者耳鸣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耳鸣治疗总有效率为64.29%,观察组耳鸣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两组耳鸣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4,P=0.025<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疗效比较 (n)

2.4 两组患者耳闷胀感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耳闷胀感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耳闷胀感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耳闷胀感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8,P=0.036<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闷胀感改善情况比较 (n)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眩晕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眩晕治疗有效率为92.31%,两组眩晕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3,P=0.048<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改善情况比较 (n)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糖皮质激素治疗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而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在内耳并不能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且可能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将药物直接引入内耳,保证药物靶向定位并且减少激素用量,药物维持时间更长,可减少全身副作用。

中医认为,耳聋为经脉瘀阻、气血凝滞、耳窍不通所致,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是突发性耳聋的中心环节,因此宜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进行治疗。

益耳通窍汤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经验方,由活血通窍汤加味而成,经多年临床用药观察,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微循环的作用。本方中赤芍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量的作用;牡丹皮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川芎能够活血行气、扩增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不仅能够镇静安神,而且能醒脑开窍、益智[13];葛根能营养濡润耳窍,熟地黄能够补血滋润;路路通有祛风活络、通经的作用,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14];煅磁石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的作用;桃仁、红花是活血化瘀最常见中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凝血时间、改善血液黏稠度、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烫骨碎补具有治疗耳鸣耳聋的作用。因此,诸药协同作用,能够发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微循环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尽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益耳通窍汤治疗突发性耳聋在总体疗效和听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可以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耳闷胀感、眩晕等伴随症状,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提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突发性耳鸣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为理想,部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今后在工作中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探讨,阐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特别是改善临床伴随症状方面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听力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