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透视

2019-12-24 02:13李雨燕
关键词:美好生活历史唯物主义群众

李雨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高频词、关键词、主题词,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富强、民主、文明等制度性宏观词汇不同,美好生活是一种形象化的综合词汇,是诗意化的感性表达,既契合了普通人用来描述自己对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衡量标准,又高度契合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美好生活的人民性、丰富性、社会历史性和实践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表达,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

一、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史观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认真倾听人民呼声,及时回应人民期待,努力确保人民平等参与、平等拥有权利,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民生安排已经覆盖了每个人生命全周期的重要方面,目的是给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提供保障,也是更精准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更真实更持久地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古往今来,美好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可是谁能成为美好生活的主体,真正能享有美好生活?这是由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阶级状况决定的。众所周知,在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失去了生产资料,统治阶级压榨被统治阶级,人民创造了全部的社会财富,却被统治阶级所占有。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奴隶的人身、实行超经济奴役;在封建社会,地主通过榨取地租、收取苛捐杂税和高利贷来榨取农民的血汗;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工人工作一天获得一天工资,事实上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得剩余价值,这一生产秘密被马克思揭露出来。“现在,剩余价值(资本家的利润是它的一个重要部分)的起源,是十分明白自然的了。劳动力的价值是被支付了的,但是这个价值比资本家从劳动力榨取出来的少得多。正是这二者之间的差额,即无酬劳动,构成资本家所得的部分,或者更准确地说,构成资本家阶级所得的部分。”[1](P82)在阶级社会,美好生活只是对于少数统治者剥削者而言的,劳动人民失去生产资料,也失去了占有劳动成果的权利,谋生都困难,何来美好生活?可见,“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必须被超越,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扭曲或消解了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也彻底抛弃了实现真正美好生活的可能性”[2](P127)。

正是基于让全体劳动者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出发,看到人民是劳动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于是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重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理应由人民群众享有。可是,在阶级社会里,一切运动只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只有“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P411)。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让广大劳动者重新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社会共享劳动成果。因而,“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4](P546)。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将改革发展的成果公平而全面地惠及每一个人,让绝大多数人民都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5](P120),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回答了价值由谁创造、由谁评价以及价值应由谁来享用的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注最广大劳动者的高尚情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群众史观,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执政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人民始终是“更重要的”和“最重要的”,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亮丽主线,也是唯一主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6](P81)。总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将民众对于具体生活的期待,作为全党未来的治理目标和奋斗目标,并直接作为行动纲领宣示,这是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也是对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发展和升华。

二、美好生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观的新阐释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需要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多层次的。根据需求性质来划分,人类需要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物质性需要,指的是衣食住用行以及繁衍等,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第二层次的需要是社会性需要,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得到社会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和公平正义;第三层次的需要是精神性需要,表现为因心理需求而形成的精神文化需要,例如价值观、理想抱负、伦理道德、艺术审美、获得尊重、自我实现、民族精神等。这三方面需要是层层递进的,又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是统一在主体人之中的。根据需要的三个层次,理想的生活状况是三种需要均得以满足,只有在这三种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可能。

可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既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取决于人自身的发展状况。在资本主义社会,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国民经济学把工人的需要归结为维持最必要、最悲惨的肉体生存的需要,因为工人只被看作是能劳动的动物,而不是人,是“没有感觉和没有需要的存在物”,除了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其他都是奢侈的。因而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不可能“在精神方面更自由地发展”[7](P125),工人作为人成为人的需要不可能得到满足。尽管今天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生存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工人和资本家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打字员打扮得像她的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工人也拥有凯迪拉克牌高级轿车,工人和老板阅读同样的报纸,等等。殊不知,消费上的平等并不代表阶级差别的消失,工人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虚假需求”,工人需要的满足依然从属于资本运行的逻辑,工人的需求不过成了资本逐利的工具。

改革开放40 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趋强烈,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正发生着从以往单一的衣食住行的物质性需要向精神需要、文化需要、政治需要等更多更新的复合型需要的快速转化。2012 年11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了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8](P4)。这种对美好生活极具亲和力的通俗表达,恰好契合了历史唯物主义需要观的三重含义,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美好生活也有三个指标:一是要有足够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如稳定的工作,满意的收入、舒适的居住条件。这是解决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人摆脱自然的压迫,做自然的主人。二是要有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如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它是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并保障在美好生活的行进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是满足人社会安全的需要,使人摆脱政治的奴役,做社会的主人。三是要有精神的愉悦和舒畅,如更好的教育和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摆脱自己思想的奴役和压迫,实现思想解放,做思想的主人。

当前,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都在朝着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而努力,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稳稳守护着亿万百姓,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改善文化民生、推进文化扶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等等。

可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美好生活不只是一个靓丽的名词,它始终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全方位多层次需要为核心,并且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体现了坚定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实践性,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需要观的新时代内涵,是对历史唯物主义需要观的新阐释和新发展。

三、美好生活需要是日益增长的:发展观的新定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不同,人的需要的产生、发展及满足都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具有历史性。“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这种历史过程在羊或狗那里是没有的。”[3](P203)具体说来,需要的发展程度及满足程度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需要并不是由一般的人的本质来决定的,而是由支付能力即个人支配的收入水平以及可支配的产品的性质来决定的,它还取决于社会文明程度、阶级状况、人的受教育程度等其他因素。同时,作为社会中的人,需要的满足是在社会活动尤其是社会生产活动中进行的,因而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可见,那种把人的需要理解为一种既定的存在,或者单纯从自然本性来理解人的需要,把需要视为抽象的存在是错误的。人的需要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具有无限的发展性,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需求本身也只是随着生产力一起发展起来的”[9](P617)。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有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与需要连缀在一起,是充满动能和社会化的表达。不同的职业群体、不同诉求的社会团体等都有着各自对美好生活的想法,个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会赋予美好生活不同的内涵,这使得“美好生活”的语汇是开放的,其内涵是可以不断丰富的,这体现了需要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变化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揭示了发展的渐进性。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在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即将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中国,人民群众从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到全方位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但是,美好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事物的运动总是变与不变的统一。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改变。人民的美好生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方位,必须服从于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具体国情。比如,就物质生活需要而言,我国虽然成了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由于在发展中忽视了总体质量和效益,缺乏创新能力,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等原因,导致发展中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难题。就民生领域而言,需要不断补齐短板,实现脱贫攻坚,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解决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现实难题;就社会建设而言,我国社会文明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全面依法治国任务艰巨,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提升,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真抓实干、落地生根;就生态领域而言,我国生态环境的彻底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就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言,当前社会急剧转型,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让人们在拥有较好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心理获得感、精神富足感和生活幸福感,依然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众多情况表明,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总之,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想法,它还要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的发展状况、人的收入水平相联系,因而其实现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展示出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又要牢牢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深入分析中国的发展逻辑和政治语境。既不能让困难牵绊了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而踟蹰不前,也不能只顾追求美好生活,无视现实而盲目冒进。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看成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基本内涵的深刻把握,同时又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新定位。

四、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实践观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又指出:“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个场合强调“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等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了奋斗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奋斗是实践、劳动、创造等概念的中国式表达,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劳动,而是一种在正确价值引领下的积极的劳动,它展示的不仅是一种实践行为,更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奋斗实现美好生活”诠释于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并将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推向新境界。

奋斗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9](P183)动物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它们所需要的一切,可是人却不同,人的需要不是可以从自然界中自然而然得到的,而是要通过改造世界创造价值,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生产生活资料。不“改变世界”,不奋斗,人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更不用说过上美好生活。因为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这些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从50 人的党发展到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党;因为有中国人民在饱受苦难和沧桑中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为有改革开放中充满活力的接续奋斗,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 年的3645 亿元迅速跃升到2017 年的82.7 万亿元,增长了226 倍,中国GDP 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 年不足2%,增长到2016 年的15% 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因为奋斗,中华民族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中国人民正在一代一代更接近美好生活。可见,奋斗是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法宝,是革命和一切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反之,没有奋斗,一切都是空想。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10](P473)奋斗是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所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11]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类本质”,只有在实践中,“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3](P57)。人要真正得以解放,除了个人能够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人要在生产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即“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7](P191)。可见,最高层次的美好生活是在实践活动中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确证,人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劳动者“通过实践创造对象”,“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如“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7](P192)。实践活动是人创造世界、发展人自身、抒写历史的具有自主性、目的性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正是在奋斗中,在实践中,在创造对象世界中展现出人的生命力量与本质力量。所以说,奋斗不仅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奋斗本身就是人最重要的需要,是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说:“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2](P459)新时代,党和国家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条件,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每个人都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而只有那些投身奋斗的人、那些时代的开创者建设者才能真正体会到美好与幸福。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新的奋斗着力点。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发展途径,都希望通过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面对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中国人的奋斗不再仅仅停留在勤劳努力的层面,更要注重抓住机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由于创新是一个涉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拘泥于创新链条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而必须坚持整体和全面的创新观。”[13](P8)因而,要加快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结合,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党的十九大新的“三步走”战略,我国将在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永久奋斗,还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在空前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发展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奋发向上的精神。

总之,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奋斗者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时代,是唯有奋斗才不辜负的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迈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拥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拥有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斗争精神的中华民族,一定能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十四亿中国人民一定能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中一步步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历史唯物主义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