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实”的名义教书育人

2019-12-23 01:23马家明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真实解决办法成因

马家明

摘 要:选取了两篇学生写的班级日志,班主任老师根据班级日志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管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恋爱;成因;案例;解决办法;爱情教育

这是一封学生写给我的信。

尊敬的马老师:

您好!

我是这次排演《哈姆雷特》的“导演”。当我们在台上表演完以后,我听到老师的点评,我的内心有一种再也不想上台的感觉,我的自信心很受打击。

我对您的批评有不同的看法。网络上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评论的自由。”

起初我认为作为一个导演,只要把自己所能表演出来的让演员演一遍就行了,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一个优秀的演员不一定能当一名好的导演,但是我相信一个不优秀的演员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我作为导演,不一定能教给演员漂亮的演技,但我能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表现出自信的一面,让他们以“自己所认为的角色应该如何去演”为标准去表现,我认为这是一个导演应该具有的。我毫不掩饰地说,我做到了。

这一次表演,我没有让一些很“优秀”的演员去演,而是全选了一些很“陌生”的演员,他们都很努力。利用星期天,我把他们叫到学校排练,每一个承担表演任务的同学都按时到了,都非常积极;他们认真地熟悉剧本,有的“演员”甚至把台词都背了下来,可是在演出时因为过于紧张而把台词忘了。紧张的原因是什么,您知道吗?因为他们不是经常上台,缺乏自信心。他们表演完以后,听到老师如此评价,他们的心一定是冰凉冰凉的。回班后又听到同学们戏说或者模仿他们在演出时所犯的错,他们心里就更难受了。其实他们更想知道自己优秀的一面,而不是被人取笑不好的一面。

我觉得您作为老师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信心,下一次他们就不会胆怯了,就会一次比一次演得好,在这点上我比您要做得好。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为什么林肯会胜利,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格兰特,他多次战败了南部联军,他的胜利与自信心有极大的关系。

一个人有了自信心,才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决策,成就自己的事业,所以,从小树立自信心可以说是我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成才的必要准备。作为老师,您应该协助我们建立自信心,而您不恰当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打击到任何一个同学的自信心,我希望您以后可以多给我们一些鼓励,因为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渴望得到您的肯定。

向您致敬!

您的学生:××

××××年×月×日

这是一个平时惧怕写作文,一写作文就错别字和病句满篇的典型理科男生写给我的一封信。

起因是上完高中人教版戏剧单元的几篇中外戏剧名篇(选录)后,我要求全班学生分小组把它们编排成舞台剧表演出来,还专门安排了固定的时间、场所,特邀了家长观摩。其中有一个小组把《哈姆莱特》演砸了,总结评论的时候我想当然地批评了这个小组。结果得到了这封信,得到了一篇铭刻在我心中的好作文,得到了一段让我至今难忘的教育教学经历。

我至今清哳地记得当时我把这封信做成PPT展示给学生,并真诚地向学生鞠躬道歉时,学生那一张张鲜活的脸庞,那一双双生动的眼睛,映入了我的脑海。

那一节课,我就围绕着这封信大做文章。

我们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这封信;第二,它为什么能打动并折服老师;第三,对“戏演砸了”这件事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主要的理由是:它写的是我们的真实经历,是我们身边真实的人和真实发生的事,大家感觉很亲切;它说的都是作者心里真诚的想法,也差不多是我们学生的心里话,把心里憋屈的话说出来,感觉挺痛快;它有理有据,虽然戏剧演砸了,但老师没有充分肯定同学们付出的心血,罔顾同学们没有演戏剧经历的事实,老师的批评也确实挫伤了同学们的热情和信心,这些话说得也都在情在理;老师要鼓励学生,更要爱护学生的自信心,一件事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有时候更重要,这个道理是“有道理”的,能让人接受。

我补充说,以上说法也是这封信打动并折服我的理由。它其实是一篇以理服人的议论文,论点是批驳老师罔顾事实挫傷学生自信心的做法之错误,进而论证自信心对一个人成长进步之重要。最厉害的是,它摆出我们亲身经历的事实来讲道理,让人听得进去并心悦诚服;还有“网络上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评论的自由”这样的理论论据以及美国南北战争时格兰特将军的胜利与自信心关系的论据(尽管该处论证还很不完美)。尤其难得的是作者语言很有分寸感,很照顾老师的感受和颜面,言语不尖刻不辛辣,作者不撒泼不骂街,不泄私愤不伤人;而是替受了委屈的同学仗义执言,对无意之中挫伤了学生而不自知的老师治病救人,这样的侠义精神和慈情怀应该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们的尊重,并值得我们去学习;做人就应该这样胸怀坦荡,作文就应该这样“以我手写我心”。

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起初有些沉默,似乎话已经说完了。我就进一步启发诱导:对以上两个问题老师转换了角度,从理解和体谅学生的角度做了认真、坦诚而深刻的自我检讨;你们能否站在理解和体谅老师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上的气氛热烈起来了,学生的话匣子似乎一下子又打开了。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归结起来大致如下:

1.严师出高徒,响鼓须用重锤敲;老师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我们,是希望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让我们变得更优秀。

2.是金子就要发光,是天鹅就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是千里马就要奋蹄奔腾、日行千里,而不是相反。

3.天安门阅兵让我们热血沸腾、骄傲自豪,那是因为阅兵场下每一个战士用“只需成功,不许失败”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结果;“两弹一星”辉煌,“天宫”“嫦娥”飞天,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严格要求、惊人付出。我们要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样“不服输,不放弃”。

4.足球场上临门一脚踢飞,只能说明你技不如人或者内心不够强大。

5.今天这个坎儿轻易放过了,这件事轻易了结了,那么以后老师还敢给我们托付大事儿吗?谁敢保证关键时候我们不掉链子呢?

6.原谅自己就是堕落的开始,不要轻易给自己找台阶下,不要总是找理由、找借口推脱责任。

7.拼自己一把,还是放自己一马;对自己狠一点,还是对自己好一点,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8.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平时不严以律己,关键时刻就难免“演砸了”。

9.干一件事像一件事,不要总是不当回事。

10.刘翔、姚明、乔丹、科比为什么能成为巨星?是因为他们比别人付出的更多,有过人的真本事,有关键时刻敢于担当的气魄!

11.老师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是爱;低下头、俯下身,更是大爱。“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也。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12.不要辜负老师的爱,别让爱宠坏我们,别让爱溺死我们。

13.凡事不要总站在自己这一方来看问题、找理由,还要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问题。

这件事情的后续成果有四:第一,我让这位学生把这封信修改成一篇以《老师,您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为题目的文章,使这个害怕写作的理科男对写作有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深刻体验和感受;第二,我让这位“导演”带着这一组学生继续排演《哈姆莱特》,并最终呈上了一场让我刻骨铭心的戏剧表演,而这个过程产生的效果是我多上几节语文课、多开几节主题班会都难以达到的;第三,我让全班学生以本节课讨论的问题为材料写一篇文章,全班学生受到了一场“真实为文”的作文启蒙,从思想上解决了“为什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改变了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养成了自由书写、自我表达的兴趣和习惯;第四,当我把头低下,把腰弯下的时候,作为学生心目当中的老师形象却变得高大起来了。

这是我班一位学生在第二天的《班级日记》里写的一篇短文:

跳出“原谅自己”的怪圈

我想说说对待学习的一种不可取的态度——自我原谅。

“自我原谅”指的是生活或学习中,有些人总爱从“客观”上找一些“充足”的理由,为自己的缺點或错误开脱,以求一时的心理平衡,这样,缺点、错误、失误便随之淡化了。比如考试受挫,先是心灰意冷,转而便找出诸多理由,诸如“题太难”“量太大”等,于是便心安理得地原谅了自己;就是不肯从自身去挖根源、找差距,终于形成了“励志—努力—松懈—自我原谅—再励志”的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不能自拔。

又比如给自己定好了今天该完成的学习计划,因为缺乏“时间观念”而没能及时完成,然后便找理由,诸如“时间太少”“有些题没有做的必要”等,于是又心安理得地原谅了自己。长此下去,势必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曾经一度陷入“自我原谅”的怪圈里难以自拔,但因为后来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及时解剖自己,使自己跳出了那个圈子。我只想对还处在圈子中的同学们说,要想发现问题,必先寻找问题,要想寻找问题,必先解剖自己。

让我们还是学学鲁迅先生吧,做一个时时处处严于解剖自己的人。

这种“写身边事儿,说心里话,解决实际问题”的文字,质朴无华,真正接了地气,比那种华而不实的“假、大、空”的漂浮文字要实在和厚重得多。

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说:“语文是身教胜于言传的学科,要相信身教的力量,以本色教人”;“在语文老师身上,语文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鲜活体现,一种示人以自我本色的实践品格。”

由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一个语文观念,那就是,好的作文一定要关注身边人和身边事,要提炼自己真实的思想,要捕捉自己真实的情感,要“以我手写我心”,作文里要“有自我、有生活、有现实”。

鲁迅先生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语文教师的知识管道中如果不贮满“语文的水”,精神体内不充盈“语文的血”,他的思想和语言就不免干涸,迟早会使自己陷入生存困境。作文教学要跟“假、大、空”做斗争,真实为文,就一定能行久走远。

猜你喜欢
真实解决办法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辐射记录审核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婚外情的解决办法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