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琼燕
摘 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教育制度的日益改革,历史学科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也日渐明显。历史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融入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争取把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课堂以外。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切实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能从容应对紧张的学习压力及其人际压力,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适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历史这门学科综合性比较强,与别的学科相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有利条件。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坚强的意志都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培养。
历史教学中,一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演讲会、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眼界。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肩负着养成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及爱国主义情操的使命,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人格。历史课本中有相当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中国近代史中由鸦片战争接着到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到辛亥革命的失败,最终结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始终没有在挫折面前垮倒,反而是愈挫愈勇。许多历史人物都有着良好的品质,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这些历史人物都值得学生学习。所以说,历史这门课符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读史使人明智,“智”在这里,不光是指所学的书本知识,还指做人的原则以及处事的阅历。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将来的人才更要拥有完善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现在的中学生几乎是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生活当中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他们就会失望悲观,更严重者,会出现逃避和退缩的状况,甚至消沉崩溃。历史这门学科有很多的素材能够辅助教师对学生开展有关这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史学家司马迁身受重刑,委曲求全,写完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邓小平一生中功勋卓著,他曾经也是“三落三起”,“三落”过程中,一次比一次严重,他没有丝毫消沉、退让的表现;“三起”过程中,一次比一次顽强,越挫越勇,最后终于千锤百炼,谱写出了传颂千年的人生交响曲。这些事例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绝佳素材。
二、歷史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办法
高中生还不是特别成熟,已经有了认识自我、塑造自身的需求,他们对家长和教师形成了一方面想摆脱一方面又想依赖的复杂心理;他们渴望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在开展历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研究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1.启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要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学习兴致,使学生想学习、喜欢学习和懂得学习。第一,使学生能够效仿教材中的历史人物,扮演历史中的角色,这样可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与历史人物一同说话、一起活动,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使学生分别扮演当时不同阶级看到“太平天国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时的境况”,经由他们之间的对话,深刻体会农民的感受,对话是学生搜查资料后自己来编写,自己来扮演,水到渠成地延伸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的背景,轻易引入课题当中。第二,教师可以运用历史诗词等文学作品,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历史风貌,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致,从中融进情感教育。例如,讲到必修三第三单元时,教师就把学生熟知的唐诗及宋词都拿出来,这就使学生对人民的智慧怀有敬佩的感情。第三,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授历史知识,很好地焕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历史课本内容多样且形象,教师可经由对其中一部分知识的感情,辅以感情或是赞叹、敬佩,或是遗憾、感伤,或是愤怒、憎恨等进一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情感方面达成共鸣,使知识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历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自我剖析,对别人进行评价,给学生反馈提供了机会。教师要灵活运用尊重、倾听、鼓励及释疑等技巧,使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展示自己,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责备,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尽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主要是不够努力。愉悦的心情主要是由于内心良好的教育回忆、赞美及肯定的教育方式给人带来的信心及勇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融洽的师生关系当中,能时刻体会到教师的爱意。就是这样,历史的课程资源得到了彻底的开发和利用。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关注那些性格内向及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让他们有参与教学的契机。历史课上还有一类学生,他们聪敏过人,喜欢从电影、电视或者小说中收获一些历史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具备了品学兼优的学生达不到的历史学习良机。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应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时机,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及自信心等。教师要顺势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自我严格要求,历练他们思维的灵活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留意学生的心理状态,随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特殊指导。例如,有的学生很喜欢听课,就是畏惧历史科的测试,每到考试时心情就紧张。教师要及时对学生采取个别指导,辅助学生查漏补缺、整理方法,课堂上争取对他们进行鼓励,平时小测验过程中促使其进步,使他们具有成就感,辅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自信能力。
3.提倡合作及竞争,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敢于竞争及擅长合作的精神是创新人格特征的体现。合作学习的过程一方面能够生成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思想,一方面呈现出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因此,唤起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合作学习小组把合作目标作为方向,把小组合作任务当成桥梁,把团体评价机制当作保障,构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场面,保障了组内长远的参与性及互补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能够改变学生看人方面的态度,也就是说,别人是辅助他获得信息的源泉,学生在讨论合作的过程中越来越乐于跟别人学习,从此也越来越愿意帮助他人,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提前拟定好教学目标,这就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目的就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其教学内容,都是为教学目标做准备的。
三、在历史教学内容中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具有相当多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很好地加以利用,就能够起到异乎寻常的作用。教师要在讲课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好这些素材,辅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样不光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很快提升,还能使学生学到书本知识,一箭双雕的事情,教师为什么不加以充分利用呢?
历史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指遇到挫折时能够乐观积极地应对,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等都包括在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才会热情地融入这件事情中,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兴趣对一个人形成的影响很大,它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一件事情的主动性,增进学生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生成抵触心理。诚然,学生除了拥有学习兴趣以外,学习热情也占有重要分量。学生要是认真学习,就需要足够的动力。假如学生拥有了学习的热情,他们就会一如既往地完成各种学习工作,同时能够保证有效高质量地进行。
四、教师可以进行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学习
历史教学过程中,只靠课堂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行的,还需要组织一些多样化的课间活动,使學生在游戏过程当中释放一下学习中的压力,放松一下自己,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历史话剧的表演活动,使所有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经由对自己角色的分析调查,从而学习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自身的舞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话剧表演还能够使学生交到广泛的朋友,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提升他们的交往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定一个范围方向,使他们自主开展复习活动,然后按照初赛、复赛及决赛进行,最终结果获胜的学生能够得到小奖品或是荣誉证书之类的奖项。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如此,学生也不会觉得很乏味。经由开展各种不同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更出色地表现自己,施展自己的优势,真正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环境中切实学到一些知识,心理素质日益增强。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民族要有力量,不仅需要拥有强健的体魄,还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要高度关注大家的心理健康状况。经由课堂中各种素材的讲授,课余间各种活动的举办,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未来国家才可能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历史教师需要重视这一点,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总而言之,中学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深远意义,努力发挥历史学科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加速学生健康成长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倪君.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2]羊铭.高中历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9):17,20.
[3]韩飞龙.高中历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陈晓棠.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2.
[5]孙洁.论心理健康教育贯穿高中历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