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學。英语新课标曾明确指出,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的能力是教学中学生的必备技能,而在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一直是老师头疼、学生抵触的难点。就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思维导图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进行英语教学,通过什么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变得非常重要。而思维导图是有助于发散思维,将图文结合的有效图形工具,可以成为课堂中强大的帮手。因此,教师如何将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何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它虽然简洁却又很实用,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通过图片与文字结合,把各级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层级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用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把记忆链接建立起来[1]。左右脑的机能在思维导图中被充分运用,通过利用人类识记、思考、阅读的规律,协助人们在艺术与科学、具体与抽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促进人类大脑潜能的开发。思维导图是人类思维的强大帮手。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是教师为主体,讲完一整节课,学生被动听课,接受知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更是教师满堂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跟着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写,这样的课堂氛围通常都比较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教学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学生的成绩无法提高。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把思维导图运用于备课和教学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和讲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提高自己的成绩。
三、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在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
(一)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师的备课中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讲课教案的设计中,使英语备课笔记更加简洁有效。和传统备课中教师完全写出自己教授的内容和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预设不同,运用思维导图会让教师的思路更清晰,备课速度更快并且质量更高[2]。例如,教师在准备Module 6 Unit 1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这一英语阅读课的时候,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中的文章,找到有关键词汇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叙述文章。如果教师将这一过程表现在思维导图中,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备课的思维导图,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课堂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内容,从而将重点的词汇、句型进行记忆。同时,思维导图也简化了教师繁琐的教学笔记,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教学工作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
(二)让思维导图进入学生的英语单词记忆中
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背英语单词,不喜欢背英语句型,但是词汇量不够,就无法进行阅读,也无法写出一篇好的英语作文。因此将思维导图引入学生的单词记忆之中,能为英语阅读打下良好基础。即根据英语单词的组成形式和发音规律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整体归类,并且通过图文的形式生动且直观地向学生展现,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记忆单词。如,在学习possible时,由这个单词可以扩展impossible,possibly,probably等多个单词,这样学生在记忆一个单词的时候,就可以轻松高效地记住其他几个单词。
(三)让思维导图为学生的阅读理解做准备
学生词汇量扩大之后,就可以将思维导图很好地运用在英语的阅读中。例如,教师给出一篇记叙文,学生可以将主题写在思维导图中。引导学生把文章的关键词、要点、要素等都在思维导图中表现出来,表现出来之后学生将其串联成一篇文章[3]。例如,学生在做一篇阅读理解的时候,文章简要介绍了达·芬奇的一生,并且重点描述了他的作品和在美术方面的成就。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这种写作形式和写作过程。然后指导学生通过五分钟快读,将文章的结构在脑海中大概建立出来,理清文章的逻辑,之后根据文章的结构,学生自己做出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看到每道题在文章的第几段,从而轻松找出阅读理解的答案。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将一篇记叙文浓缩成几个关键词或句子,快速整理出文章的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并且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训练学生叙述文章故事、续写文章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口语和写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作为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也作为学生能力提升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在英语记叙文阅读中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可以从备课、单词记忆、阅读理解三个方面通过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记叙文阅读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课堂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席劼.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78-79.
[2]刘一麟,张军涛.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英语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79-80.
[3]聂明芳.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