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厚校园文化的土壤

2019-12-23 07:27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营造校园文化群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中,在校大学生的主题方阵获得不少关注与喝彩。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传递出的家国情怀和远大志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校园文化建设成就的缩影。

《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指出,在新时代面对青年群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保持创新的激情和务实的作風,激发青年在校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励他们勇担时代重任,主动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运用新媒介新形式、积极占领网络舆论高地,营造出贴近青年生活、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形态。要突出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深入研究青年阅读和接受信息的特点与规律,主动占领宣传和文化阵地。这次国庆前后,一些高校运用社交短视频、VI视觉识别系统、在线画册等方式,以新颖形象展示出青年群体爱国爱校的风采,充分证明了立足网络实现文化育人的功效。

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制度对价值塑造和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教风学风建设不是大而化之的命题,而要从细节和小事做起。要依靠制度规范校园生活,更好实现以文化人的目的,更有力地增强青年群体的自律能力和自强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还要营造崇尚劳动、鼓励奉献的生活氛围。这有利于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要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使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自觉维护身心健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激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营造校园文化群体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营造方寸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