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建 孙美琪
如果说水是生命的源泉,那么电便是生活的咽喉,而时刻守护咽喉的人,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电力工人。今年47岁的韩晓波就是千千万万名普通供电维修员当中的一个。自1995年走上这个工作岗位,他一干就是24年。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在运检维修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创造了许多非凡的业绩。
坐落在祖国北疆的阿尔山原本是以林业为主要产业的林区小城,家家户户烧木取暖、燃油照明。24年来,韩晓波与公司的同事们一同为阿尔山架起了千里线路,为迅速发展的旅游小城持续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阿尔山全年大雪封山长达8个月,山上铺着雪,树上挂着凇。巡线路上,巡线人员肩上扛着雪,怀里裹着风。有线路的地方就必须要巡视,哪怕是野兽出没的深山树林、一望无际的林海雪原,“巡线从一头进去,没有回头路,一走就是一天”。饿了,干粮只有冻得僵硬的面包和火腿肠以及随处都可以抓到的雪;累了,他就以天空为被、雪地为床。24年里跨千山、过万水、浴风雪、历冰霜,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坚毅的棱角和饱经风雪的沧桑。
2016年春节前夕,三角山哨所被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组选为外景地之一。接到保电任务的韩晓波时刻紧绷脑海中的弦,编制保供电方案,准备应急电源车,集中人力物力,为此次的保电任务不停奔波。录影当天,室外气温低至-30℃,韩晓波以身作则,率先扛起电缆,向着台阶上的变压器走去,不一会儿,他的眉毛、胡子、衣领上,就结了厚厚一层霜,但是他并没有察觉,依然用响亮的声音为身后的兄弟们喊着口号:“一!二!使劲拉!大家加把劲!马上就到了!”2016年的春节是韩晓波在阿尔山度过的第17个春节,那天晚上,看着雪花映衬下的三角山哨所的点点星光,他将想念化成保电成功的欣慰,把对家人的惦记深深埋藏在了心里。
在公司里,他是雷厉风行、兢兢业业的供电服务中心主任,在施工现场,他是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指导者。但是提起家人,这位原本挺拔黝黑的汉子却深深地低下了头,满是老茧的双手摩挲着,无处安放。即将高考的儿子在家的日子不足半年,而他却依旧不能陪伴在儿子身边。“我缺席了他整个成长过程,以后上了大学,就更见不到儿子了。對他来说,我只是个周末才能偶尔回家的父亲。”阿尔山到乌兰浩特将近300公里,坐火车需要5个小时。这24年来,韩晓波往返两座城市之间的路程总计40万公里以上,并且以后依然还会如此奔波。“看着阿尔山发展得越来越好,就算不能常常陪在家人身边,只要想到因为我的付出,能够让更多的家庭在一起团聚,心里也挺有成就感。”家,是他最亏欠的地方,也是支撑他一路坚强下去的理由。
长年累月的付出为韩晓波换来了厚厚一叠荣誉证书,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多少个不眠不休的保电夜晚,是多少次跌倒在雪里又挣扎着爬起来,是多少回冻伤了下巴冻伤了双脚换来的。但是他却很少提及自己的成绩,反而常常说:“看见万家灯火,我这心里特别敞亮。”当付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坚守已经成为一种责任,他总是迎着清晨那第一缕朝阳,把手中焐热的电流送到远方,没有诗句可以描摹他们的伟大,也没有话语可以诉说他们的艰辛。他们坚守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承受着别人无法体会的辛酸,为每一位客户服务。故障的排除、客户的满意就是属于他们的幸福。
正是有了像韩晓波一样默默无闻的电力人,才使得祖国北疆这座小城,用电无忧,安全无恙。
(作者单位:阿尔山市白狼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祁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