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冬天》中,选取了三个生活场景,用细腻的文字叙写朴素而生动的生活细节。本文试以其细节描写为突破口,探寻其散文的情真意切之美。
关键词:朱自清;细微;真情
作者简介:吴红莲,文学硕士,现为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01
散文是作者通过写景状物、记事述人来抒发真情实感、笔法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写人写事的背后,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创作者往往通过抓住细节,在精心设置的细致描摹中蕴藉丰富的情感。或融情于景,或寄情于事,或寓情于物,娓娓而谈,情真意切。因此读好的散文,应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品读,在细微处捕捉生动的形象,体悟作者在行文中流淌真挚情感,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以朱自清的散文《冬天》为例,作者以其缜密细致的风格,将抒情与描写结合,截取一个片段、一幅画面,叙写“身边琐事”和朴素而生动的感情细节,注情于人、融情于景,给读者以思索回味的余地。为此,读者应集注在一簇簇感情的浪花细节上,思索体味作家的独特情感体验。
作家赵景深评价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给读者看。”的确,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以素淡的笔墨写平凡人事,写得自然朴素,真切动人,体现出醇厚绵长的风度,是一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冬天》一文篇幅短小,撷取了三个发生在冬天的生活細节,记叙了小时候与家人在冬天吃白水煮豆腐、与朋友冬天游西湖、与妻儿在台州过冬。表现了骨肉之情、朋友之谊和夫妻之爱,写得平静而深沉,情感表达也是温煦而平和的。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现、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解读《冬天》三幅画的“关键密钥”就是细节描写。第一幅最突出的是一连串的动作细节:“站起来”、“仰着脸”、“觑着眼睛”、“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一“仰”一“觑”一“伸”一“夹”一“放”,勾勒出笨拙而认真的父亲形象,诠释了无言的父爱。在这些动作细节中,冬天里的寒冷被驱走,汩汩流淌的是如春的父爱暖流。再加上段尾处孩子们“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这些生动真切的神态细节,读起来更觉亲切有味,父子围炉吃水煮豆腐的画面就定格在热气氤氲中,父子间的真情更让冬日里贫寒的生活充满了欢欣和情趣,这一抹灵动的暖流也温暖了读者,令人难忘。
第二幅画面写“我”在冬日月夜和友人泛舟于西湖之上。“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皎洁的月光、软软的水波、淡淡的山影,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景物写生图。还有一个细节描绘得淡雅而隽永:“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简单的几笔,看似写了桨声、人声,却是用以动衬静的方法反衬出西湖冬夜图的清幽宁静,更凸显出朋友间的默契和彼此心灵的交融,在似醒非醒、似梦非梦的无言中,在季节的冬天也是人生的冬天映衬下,朋友之情犹显弥足珍贵和温暖人心。这样细腻的描写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也蕴藉着作者真实的心理感受:淡淡的笑,驱散了冬天的寒意;浓浓的友情,化解了冬天的萧瑟。这幅无声的画面,质朴无华却意蕴悠长,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第三幅画面定格在寂寞山城里并排地挨着母子三人带着天真微笑的面庞。冬天的山城台州在作者笔下依然是一个凄寒寂静之所。“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前面这些对山城台州和住所的细节描写,通过对比和动静结合的手法,渲染了“屋子外”的寂寞清冷气氛。而下文重点写了小屋的温暖,这“屋子里”的温暖同样是通过细节描写传递出来的。“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这个生动传神的细节,着墨不多却极富画面感,又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想象空间,给读者以留白。简单、质朴的描述,却又那么真挚感人,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一家人在寂寞寒冬里的温暖亲情,特别是妻子的那抹微笑就此镌刻在爱人的心灵上成为难以磨灭的温暖记忆。
朱自清说过:“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的确,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生动感人的不二法门。对《冬天》细节的凝注赏读中,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真诚的朋友、一个衷情的妻子的形象,无不是借助于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描写而跃然纸上,真实的生活细节,会散发出浓郁感人的情感气息。这种诚挚而深沉的亲情、友情、爱情的传达并没有通过波荡起伏的情节展现,作者只是截取了三个生活画面,用看似平淡却细腻的笔触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用他最诚朴和恳挚的文风,创设出“冬天里的春天”的艺术意境,吟唱出至情、至诚的歌。他浓烈的情感体验以平和、舒缓而自然地方式流淌出来,却如此动人心弦。读他的散文,怎能不让人感喟于其文字如此感人至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剑.试析朱自清散文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07)。
[2]朱玉红.试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J].名作欣赏.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