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轩(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我们一直强调体育强国的理念,青少年作为整个社会的主力,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体质教育。除了要关注到他们的学习情况外,也要格外留意和强调他们的身体健康。毕竟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体魄,其它的无异于空谈。然而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必要的体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是可以让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的,同时可以将这种好习惯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去,锻炼他们的身体,从而磨砺他们的意志,最终形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从全国形势来看,我国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不容乐观。地域来看,是西部没有中东部好;经济水平来看,是发达地区优于欠发达地区;城镇来看,是城区优于农村。大部分学校从出发点是好的,设置了相对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和目标,然而在实施起来时却不容乐观,有些与实际相违背,被主体科目教学所侵占和挤压,致使课外体育活动不能有效进行开展。相比成人而言,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稳定性不强,为了探究现代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笔者采用了实地调查法和网上调查法两种方式,对一些青少年进行了访谈。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多数青少年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形成了重视文化教育而忽略体育运动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和多方面的,不乏因为我国传统重文化教学轻体育教学的历史性根源,导致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教育或者分数过度关注,轻视了体育锻炼;也不乏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条件的富足带来的肥胖,青少年习惯于吃喝,而忽略了锻炼;另外也不乏网络科技的发达,致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价值观有所偏离;当然也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担心孩子运动受伤,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不能有效进行开展的原因。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而学校做好体育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推动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有效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以下意义:
(1)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掘学生的各种特长,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目前的教学任务中,主要是由每个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自主确定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2)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课外体育活动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群体性,是一群人的活动,这就必然要和群体其他成员之间建立起联系,按照哲学理论而言,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都必须与外界产生联系。体育锻炼活动便是这样一个与外界产生联系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增强相互的交流、协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另外还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但必须指出来的是,青少年的意志发展还很不完善,也不稳定,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例如出现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新闻比比皆是;
(3)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从研究来看,大部分学生好奇心强,但缺乏鉴别能力;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很容易对新生事物发生兴趣。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鉴别、判断、选择能力较差,对现实社会生活中正反两方面影响难以比较和正确选择,结果容易误入歧途。而体育活动可以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伴随着学生终身,不仅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4)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拼搏精神。课外体育活动带有一定的竞技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这种竞技精神进行锻炼,在培养他们的拼搏精神的同时,还能够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各方面得到拓展。以后甚至还可以延展至他们的终身,让他们能够进自己所能将优势发挥到最佳,为集体争得荣誉。
正如上文所说,阻碍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找到原因,方能对症下药,我们可以将影响因素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纵观我国的发展历史,从科举考试实施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而且占据着社会的主流。直到现代,社会上的大部分人群还是觉得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在这种大环境下,整个社会都在唯学习论,均将重点放在了学习与考试成绩上。对于学生而言,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那投入到体育锻炼的时间就会明显减少,这样他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也会比较难,对体育的兴趣也会慢慢下降。
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虽也有蹴鞠体育一时流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渐渐将体育作为一项辅助学习的次文化进行对待,相比西方国家重视体育教育而言,我国社会往往将闲暇多余的时间才留出来进行体育活动,因此形成了重视文化教育而忽略体育教育的现象。以至于很多学生就算有这些体育兴趣,还没发展起来就被慢慢磨灭在了繁重的学习生活中。
总体而言,体育强国理念的影响,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学校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学校的体育场地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从城乡地域来看,城市青少年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乡村,在乡村初高中,大多数学校的体育通常都被文化课理所应当地占用。在繁重的课业和升学的压力下,学生的体育兴趣通常都得不到很好的重视。
家长很大程度上喜欢将孩子当作自己的资本,学生的学习成绩便无疑变成家长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体育活动自然不会是家长考虑的首选。甚至会认为体育活动会侵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一定程度上还会主动要学校减少体育教育活动。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很多学生被新兴电子产品所吸引,迷恋于游戏等各种网络产品,对传统的体育竞技方式不感兴趣。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学生在日常体育锻炼活动中猝死的新闻令人惊叹和惋惜,这更让我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虽说学校教育主要以知识教育为主,但体育教学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因为体育教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其他教育都难以替代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就算我们社会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大,但不能获得学校的支持,也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必须要有学校的重视和支持,而且还要为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在时间上也要能给予保证。所以学校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对其的体育兴趣不仅不能打压,还要进行鼓励,要对新时代学生倡导开放型的教育体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体育的内涵,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好的兴趣可以引领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我们的传统思想告诉老师们的方法,都是灌输式地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产生逆反心理,这就是一个不明智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时,要使学生从“要我锻炼”到“我要锻炼”进行一个转换,这样他们的主动性才会有所提高。其次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切记急躁,要结合学生的特性安排教材内容,合理施教。最后,要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手段大力加强体育宣传工作,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竞技能让人产生奋力向上的活力,而且带有奖励性的活动更能吸引人群参加。在学校开展竞技类的体育竞赛,如篮球、羽毛球、足球等竞技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以此带领其他学生加入其中锻炼,达到引导的目标。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的具体实践。我们常说,寓教于乐,就是说既要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又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上文,我们分析了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以及现在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途径和方法。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巩固、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才会被慢慢培养起来,那么我们离“体育强国”的目标就更进一步,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又是需要各个阶层协同配合才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