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对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双创”工作高度重视,将二者作为“互联网+双创+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抓手。
一是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双创”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出台细化政策,通过重大工程、试点示范等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探索制造业“双创”发展新模式。
三是北京、上海、河南等省市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和比较优势,制定并组织实施了系列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完善促进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双创”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及配套财税、金融和就业政策。
越来越多的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应用开发者+用户”创新资源,推动工业知识生产与扩散,培育海量开发者市场,为构建资源高效整合、产业协同创新、应用快速迭代的制造业“双创”新生态奠定了基础。
一是索为等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将行业原理、基础工艺、业务流程、专家经验等共性技术知识代码化、组件化、模型化,以数字化模型的形式沉淀并开放共享,加快了工业知识的复用、共享和价值再造。
二是航天云网等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实现创新体系从封闭向开放演进,大幅提升了协同研发效率和融合创新水平。
三是海尔等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充分对接用户需求,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众包、众创等研发设计模式,促进形成技术产品应用多方参与、相互促进、快速迭代的创新机制。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制造业“双创”生态建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技术方案商加快提升相关领域的技术支撑能力。
一是电信运营商持续推进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网络提速降费,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二是ICT企业加强通用芯片、智能传感、工业云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工业软件云化改造和迁移,推广低成本、模块化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三是平台服务商提升基于平台的数据采集、边缘计算、设备连接、生态搭建等能力,提升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能力。
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机构围绕优化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联盟建设、标准制定、宣传推动等一系列手段,充分整合行业资源,推动产学研用合作。
一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等创新战略联盟相继成立,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人才培育、应用推广、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日益完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版本1.0)》《工业APP分类和测评规范》《工业APP培育指南》等一批标准规范陆续发布,《制造业“双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正在加紧研制中。
三是工业互联网“双创”开发者大赛、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等活动成功举办,从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为海量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持。
四是成果展、现场会、媒体报道等宣传活动层出不穷,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双创”发展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