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玖妮(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辽宁 沈阳 110000)
瑜伽的梵文内涵为“一致”和“统一”,瑜伽运动对人们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会产生较大影响。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瑜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将人体的姿态良好呈现出来,在高校教学中得到推广。形体训练的核心在于“内化道德情操,外化行为气质。”在高校瑜伽教学中融入形体训练,能够丰富瑜伽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瑜伽基本功,更好的呈现瑜伽魅力。形体训练能够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且能够使学生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获得一定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瑜伽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将结合高校瑜伽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高校瑜伽教学中融入形体训练,能够保持学生瑜伽训练的热情,提升学生瑜伽训练的质量,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而言,瑜伽是较为新颖的课程,很多学生均初次接触瑜伽课程,其水平具有参差不齐的特征。在学生基本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学生的瑜伽动作学习效果、理解能力不同。一些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瑜伽运动的要求,一些学生可能在运动中存在着动作笨拙、身体僵硬的问题,使得高校瑜伽教学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将形体训练课程融入到高校瑜伽教学中,能够提升高校瑜伽课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形体训练基础,进而在瑜伽运动中则能够更好的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瑜伽运动兴趣,保持学生的瑜伽训练热情。
瑜伽运动对人体的稳定性、平衡性等要求较高,在形体训练的方式下,能够对人体的肌肉功能远端发挥约束效果,满足瑜伽运动对要求。形体训练方式能够直接影响高校瑜伽教学的质量,且在教师适当播放音乐的方式下,使学生能够在缓慢的音乐中自由的舒展主体。在音乐的辅助下,使学生肢体骨骼、肌肉能够逐步运动,塑造美的体形。
瑜伽运动在音乐的旋律中,能够通过各种形体呈现美、塑造美,学生在形体训练的过程中,也能够跟随着音乐节拍加深对瑜伽运动对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瑜伽课程教学活动,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其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形体训练以舞蹈为基本,而把杆训练为各个阶段均需要设置的重要课程内容。形体训练内容需要坚持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初期重点训练内容为身体素质的基础性形体训练,从把杆、“地面”训练,逐步转变为离开扶把的姿态训练、舞姿组合训练等,而后对高校学生实施专业的的身体素质形体训练,比如包含平衡、转体训练等等。
(1)把杆训练。
把杆训练的主要内容包含扶把的各种站立、擦地、蹲、踢腿及屈伸锻炼等。在学生形体训练基本技巧掌握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划圈,实施身体的弯曲与波浪旋转,将其重心进行转移,检验学生的平衡力及跳跃能力。把杆训练为瑜伽形体训练的基础性内容,每个学期均需要将其融入到形体训练项目中。以把杆训练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慢动作分解、练习等,能够使学生身体姿态更加规范,使其平衡能力不断提升,且能够增强学生腿部的肌肉力量,使学生的肢体柔韧度更强,身体力量的控制能力提升,身体姿态更加轻盈。把杆训练对学生瑜伽技术的细节性掌握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训练意识,保持正确的动作概念。
(2)“地面”训练。
“地面”训练指的是坐在地上、躺在地上、卧于地上等实施各类训练活动,统称为“地面”训练。比如可以指导高校学生坐在地上参与勾绷脚背练习、吸腿练习等。侧卧在地上实施旁吸腿、仰卧吸腿练习等。“地面”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肌肉掌控能力,对学生机体张力的保持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在高校学生瑜伽训练中,可以将“地面”训练课程设计在学生形体训练的初期阶段,为学生实施全面且个性化的“地面”训练指导,使学生的肌肉线条延长,以免学生的肌肉向横向发展,或者转变为成块状形态,对学生瑜伽运动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3)舞姿组合训练。
舞姿组合训练的内容具体可以使用芭蕾舞的基本舞姿,指导学生塑造形体,发挥舞姿训练的作用。比如可以通过芭蕾舞的单腿屈膝前(后)举站立——阿提丢动作,单腿后举站立——阿拉贝斯、单腿侧上举站立——艾卡地等舞姿的练习等等,使学生在手臂位置变化的基础上,使自身上体处于弯曲、扭转的状态下,在不同的肢体动作呈现方式下,表现出差异性的神态。姿态为人体各个位置、各个环节构成的整体概念,在其四肢各个位置配合的方式下,才能够呈现出完美的艺术形态。
高校瑜伽教学活动中,舞姿组合训练为瑜伽形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瑜伽技巧学习能力的提升,身心素质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舞姿组合训练中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可以将其安排在瑜伽形体训练的中期阶段,其作用在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形体训练内容之后,将学生所学习的瑜伽动作与形体动作相互融合,使高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瑜伽运动,提升学生的瑜伽运动学习质量。
(4)身体动作组合训练。
身体动作的组合训练具体包含弹跳、均衡、转体、波浪与柔韧等四类动作,为瑜伽形体难度动作的主要内容。身体动作组合训练,主要设计于形体训练的后期阶段,为学生掌握初期形体训练技巧、中期形体训练技巧基础上,为学生实施全面的形体训练指导,为学生高难度瑜伽运动技能的掌握奠定良好基础。
在各类身体动作组合训练的方式下,能够增强学生的瑜伽基本动作掌握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全身协调配合的方式下,更好的完成瑜伽动作。在张弛与放松的交换状态下,呈现出各个身体位置的正确形态,保持肢体运动的稳定性。在动作的最大幅度,动作移动以及幅度转变等方式下,保持肢体及肌肉的协调关系。
(1)集中形体训练,而后瑜伽锻炼。
形体训练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其锻炼的位置较多,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运动项目的设计,将基本动作练习与强度训练等成套动作融入其中,对学生实施各个身体关节、韧带以及肌群的运动指导。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思想原则,先为学生实施形体训练,而后指导学生参与瑜伽运动。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负荷,合理设计形式训练活动,对学生的体脂、耐力等身体功能状态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使学生的心血管功能状态得以改善。
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压、拉肩、下桥等等运动方式,增强学生肢体的柔韧性。以舞蹈、徒手以及成套动作等,提升学生的大脑支配能力、同步运动能力,感受各个位置肌肉运动中所能够产生的差异性感觉,持续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在形体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瑜伽运动的四分之一时间用以实施形体锻炼。比如在计划课时60学时实施瑜伽运动学习的情况下,则可以将10-15课时用来先参与形体训练活动,其动作具体包含手位练习、把杆练习、徒手组合练习等等,使大学生的柔韧性、空间体位感觉等能够更加体系,获得优美且正确的身体姿态。集中练习的方式下,能够具有较强的连贯性特点,其作用效果也相对比较理想。在学生具备一定瑜伽运动基础的情况下,为其后续的瑜伽运动奠定良好基础,提升高校瑜伽运动教学的质量。
(2)强化形体训练,贯穿瑜伽运动。
高校瑜伽运动中,需要明确认识到形体训练的重要意义,将形体训练融入到整体瑜伽运动中。在瑜伽教学的开始及结束阶段中,均指导学生适当参与瑜伽运动。比如在课前锻炼中,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形体训练,帮助学生舒筋活血,发挥热身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在课程结束前,还可以通过形体训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得到关节、肌肉的放松,且巩固本堂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
高校瑜伽课程教学中,形体训练包含多个方面内容,对学生身体功能、肢体协调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在具体的项目选择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选择,在锻炼的时间、运动的强度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对学生实施量化分析。适当运动能够对学生肢体柔韧度、协调性产生积极影响。在每堂课程80分钟的情况下,可以将课程中15-20分钟的时间用来实施形体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在指导学生参与形体训练中,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发挥运动辅助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喜欢的轻音乐融入其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形体训练中,需要对学生的空间感、均衡性等进行观察,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的手位练习、把杆练习以及组合练习等方面。结合学生运动的情况实施针对性指导,多与学生交流,为学生实施思维的引导。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下,使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鼓励,增加学生的课堂话语量,也能够提升瑜伽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瑜伽学习体验。
形体训练对高校学生瑜伽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协调能力、身体姿态以及柔韧度的指导,使学生的肌肉及肢体控制感能够持续提升。高校瑜伽运动中,教师需要明确认识到形体训练的重要意义,基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选择,在形体锻炼的时间、运动的强度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将形体训练融入到整体瑜伽运动中。有效开展形体训练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信参与到瑜伽运动中,在张弛与放松的交换状态下,呈现出各个身体位置的正确形态,保持肢体运动的稳定性,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在瑜伽教学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