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尹文丽
评论
青岛在这轮发展转型中得到了主动权,但能否在众多利好加持下独擅胜场,才是未来人们更关注的焦点。
城市“逆袭”的故事总能特别激发人们的想象。原本偏僻的小城,因缘际会,人才、资源汇聚于此,政策、机遇频频加持,撞上了每一次转型的隘口。它能紧紧把握战略机遇期,上演一出“城市嬗变记”,汇入了全球发展的潮流,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城市”、深刻影响区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
一段段历史,折射了城市、区域在机遇照拂之下的巨大变迁,也留下了城市如何把握机遇的经验故事。这样的故事曾发生在上海、深圳,如今也很可能同样会发生在青岛身上。上合示范区方案的获批,不但将胶州推到发展的台前,更使青岛成为“纵深开放的战略支点,国际合作的全新平台”,赢得来自国内国际的瞩目和期待。
上合示范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目标在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基础上,以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青岛责任重大,理应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到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双节点城市,这一路走来,青岛不断获得诸多重要机遇,更在经济转型升级到关键时刻得到了这份独一无二的平台。
不难发现,城市的发展也有特例,历史上有不少手握“王牌”而最终表现乏善可陈的例子,躺在机遇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最终都会被时代抛下。东北三省,曾是“共和国长子”,全国各省发展的标榜,如今资本流入堪忧,甚至在投资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今昔对比,这其中的种种际遇、变迁,总令人思之而扼腕。
因此,如何牢牢把握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十分考验一个城市的能力、气魄和胸怀。青岛在这轮发展转型中得到了主动权,是青岛之幸,但能否在众多利好加持下独擅胜场,才是未来人们更关注的焦点。
放大峰会效应,真正实现示范和引领作用,首先就要有不破不立的勇气。“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真正的质变往往从观念改革中得来。上合示范区应该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领头羊,先行先试,实现全面性、系统性的创新突破,形成良好的改革创新风尚,为支持、鼓舞其他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打造经贸合作的平台,还要有顶层设计和躬耕不辍相结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为上合示范区怎样建设提出了目标定位和具体的要求,而这些蓝图的绘就则意味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实干夯实发展基础。“迎着晨光实干,好过面对晚霞幻想”,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才能最终让蓝图成为现实。
构筑“开放新高地”,更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青岛,作为一个东与西、南与北的交汇点,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东西双向互济”,青岛可发挥东联日韩、东北亚,西接上合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特殊节点优势;“陆海内外联动”,青岛能坚持陆海并重,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用国际化的视角看青岛,青岛还未成为真正的开放“最高地”。开放的最高地意味着开放的思维,青岛应当敢于也擅于发掘自身文化中的开放因素,用海纳百川的气度迎接每一次碰撞。
世界是变化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抓不住机遇往往比没有机遇更令人痛心。“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在机遇面前,任何的犹豫踌躇,都是本领恐慌、缺少拼搏意识的体现。所有人,都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提升综合素质,勇于挑战自我。
上下同欲者胜。青岛,会是下一个深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