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文化产业未来的企业管理方向

2019-12-22 11:59:25盖广宁北京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信息管理

文/盖广宁,北京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创意文化产业也在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譬如广播影视、动漫、传媒、服装设计和计算机服务等,都是我们并不陌生的领域。各种类型的产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管理方式,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创意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1 我国现如今创意文化产业管理现状

创意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前景好,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并且在各国的催动下,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助力。但是由于我国基础薄弱,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的企业管理方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种种原因,间接导致了我国创意文化产业自身管理体制、思想理念和管理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相关人才缺失

面对发展基础不稳固的新兴创意文化产业,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储备缺失,是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现如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现如今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互相影响,一定程度决定了相关人才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而从我国如今的现状来看,高等教育学府中设立的创意文化相关专业数量较少,且设立较晚,导致我国相关人才严重不足,且有关的专业教育经验不丰富,导致创意文化产业人才过分注重理论知识,在管理方面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多数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的管理方式也都不尽相同,因而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创意文化产业管理方向有所限制。

1.2 我国创意文化管理手段过于简单

从古至今,我国的管理手段大多都带有强制性。因此,面对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起,旧的管理理念显得尤为不足。一方面,一些老式管理手段过于严厉,使公司的年轻人失去了活力。另一方面,在旧的管理体制下,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单一,并不能适应不同的员工,久而久之员工失去了原有的创新意识和自己独特的处事方式,按部就班完成工作,并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长期延续前人车辙,很难开辟新的道路。

1.3 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缺乏系统的管理体制

管理学理论中,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每种管理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部分企业并没有做到扬长避短。譬如管理学中经典的激励理论。在应用得当的情况下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带动公司的发展。但是目前激励体制在企业的运用不尽如人意。例如,许多管理者想通过奖金的方式形成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具体金额的设立中,又无法避免区别对待的情况,直接导致部分人才流失。

1.4 企业管理过程中内部信息封闭

时至今日,许多公司在管理过程中仍旧采用上传下达的管理方式。许多重要的信息被上层领导者掌控,难免传播过程中的疏漏,也有可能引发员工的不满,严重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信息的不对称性非常不利于日常工作的展开,也会磨灭员工的热情。

1.5 我国创意文化产业信息缺乏时代性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包括各种动漫、多媒体都屡见不鲜。可为我们熟知的大部分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例如电脑的微软系统,苹果手机和日漫,我国在此类区域发展仍有不足。这些原有的领域开发固然重要,却无形之中忽视了掌握自己的信息。同时,在市场的开拓中,如果管理者信息传达不及时,同时有效信息不能及时反应给使用者,有利于创意文化产业的管理决策不能及时传达,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2 完善创意文化产业企业管理的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管理方式中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适合创意文化产业企业管理的正确措施,更新管理理念,开拓新的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以此来提高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

2.1 管理者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

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创意文化产业很快融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将来要面对更激烈的挑战。因此,领导者的统筹和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长远目光的决策和战略有助于让创意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趋于可持续化,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趋于科学化。因此,管理者需要结合实际,从自身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长远可持续的管理战略,从大方向掌控创意文化产业企业未来的发展。

2.2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仍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一些差距。面对国外先进的科技技术,我们要积极借鉴有效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找到我国特色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2.3 充分发挥员工的特长

时代在发展,管理者单向对信息的掌控已经不能满足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将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让员工参与进来民主决策。尊重员工的意见,适当的对员工进行激励,让员工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效结合,有助于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笼络了员工,减少人才流失。 同时有效发挥了人力资本的作用,有助于创造和谐企业文化。

2.4 加强对有效信息的筛选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为创意文化产业企业管理提供有利因素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必要的干扰。管理者在筛选信息时,要有意识的增强对信息可靠度的辨别。企业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对信息的掌控和把握,是企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关键。创意文化产业,顾名思义,是创意和文化的结合,文化是创意的基础。提升管理意识,增加管理手段中的创新思维,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创意文化产业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如今,国家竞争或企业竞争依靠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管理。因此,也有些人说科学技术水平就像是两个轮子,使企业和国家向前发展。然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决策是核心问题。决策的正确性,特别是战略决策。制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兴衰及其成败。因此,我们说只有正确的,有远见的战略决策才能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管理,才能引导组织和国家繁荣发展。可以看出,提高决策质量尤为重要。

3 创意文化产业未来的企业管理方向

了解了创意文化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一些解决措施之后,我们也要明确创意文化产业未来的企业管理方向。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创意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创意文化产业趋向创新化发展

创造力是任何产业发展进步的基础,是带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此要想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创造力的培养首当其冲。近代中国在创意文化产业的创新意识远远落后于西方,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人没有创造力。四大发明以及航空航天的成就等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中国人的创造力依旧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缺乏往更新更先进领域的开拓。因此,在未来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适当开设创新创业课堂,让离开学校多年的员工能够重新接触到学习层面的进步,某种程度上避免了长期缺乏思考、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带来的创新意识的退减。

3.2 创意文化产业依附全球化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逐渐在经济层面连成一个主体。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管理模式共享的一剂良药。在经济全球化的催动下,世界各国各大公司企业的独特管理模式不再是一家独有,彼此相互借鉴而形成的新型管理方式更加适合一些特殊的新兴产业譬如创意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等产业不同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短,但是速度快,高强度的发展速度就要求企业能够与时俱进地提出更好更新的管理策略,在实践中改善自己的经营模式。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相互借鉴的同时也相互竞争,这样也十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警惕,让他们拥有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危机意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3.3 信息化的发展为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基

人类已经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体传播方式。信息化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世界各地的企业都把信息化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现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大企业的管理系统之中,创意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创意文化产业与信息化的结合,有助于对世界各地各种信息的掌握,让企业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取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信息,某些程度可避免因信息缺乏而带来的经济下滑。

3.4 创意文化发展应更加趋于人性化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民主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名词,创意文化产业是一个集思广益的产业,在未来的企业管理中,企业也会更加重视员工的重要性,发挥员工在创新创意中的主导作用,让创意文化产业结合民众的智慧,早日走出一条中国独特的创新道路。与此同时,政府也会对创意文化产业予以极度的重视,让创意文化产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添助力。

4 总结

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在企业、员工、政府的多重努力下,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向一定会达到更高的水平,企业管理理念也会更加先进、全面。相比于一般的其他产业,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对企业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寻找明确的企业管理方向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管理者应该勇往直前、永不退缩、迎难而上,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创意文化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曾光添彩。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信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6:16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