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倩茜
(重庆市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电子商务课程,是高校经济类人才培养的主要专业之一,主要从事对外交流、国际贸易等工作。研究发现,合理把握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由此,对于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障人才输出质量。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国内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下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社会金融沟通能力的理论课程。依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标准,可将本课程教学目标归纳为:一是,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时代国贸交易实践的相关理论;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化金融投资、理财、经营等方面能力;三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投资观念[1]。由此,跨国电子商务课程的实施,必须要综合把握课程实施目标,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如,某高校为培养良好的国贸人才,将该学校的电子商务课程培养目标设定为理论学习和深入实践两部分。实际进行教学期间,又分别在这两部分下设立了等级化教学内容体系,开展目标化、层次化教学,为该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该高校的这种教学战略方式,就是明确课程目标,开展有效实践教学战略的体现。
彰显课程教学主导趋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向、实践方向,也是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的策略。首先,课程学习中本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学习,应彰显“基础性”特点,这是由于电子商务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拥有充实的理论作为根基,方可随机应变的开展跨境电子交易。其次,课程教学过程需融合“创新性”趋向。即,无论是课程理论还是人才培养方向都是持续变化的。为保障输出人才的适应性和时代性,需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索研究意识,发挥专业技能的创新应用。
如,某高校为了彰显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在学生对外贸易能力培养中的价值,在新学期实行了课程教学方向主导性引导策略。其一,教师在开展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营销、金融管理等内容教学时,按照“了解理论-实际理论-应用理论”的层次进行授课,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体系;其二,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策略、对外交流语言应用”等实践性专业课程期间,教师着重通过课题小组探究、市场调研、企业学习指导等方法,帮助学生以独立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2]。
以上案例中提到的,关于高校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开展期间,管理者、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战略同步探索的实践思路,正是把握课程教学主导方向,实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思路综合剖析的体现。
同时,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又是高校教学过程时代化转变的代表,由此,在确立本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深入把握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人才需求方向,进而构建良好的教学分析体系。如,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整体方向把握上,既要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开展的业务管理政策,又要对国外电子商业交易的人才应用趋向进行分析,这就是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科学性开展的表现。
高校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要点探究,也在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首先,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通过建立“底层理论,高层实践”的是教学模型达到高效率授课目的,进而保障学生相关知识学习后,能够真正地运用专业内容创造价值。其次,实践与理论之间关系进一步拉近,与打造多维度实践渠道具有一定的关系。
如,某高校进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创新过程中,就通过“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园与企业联动合作”的教学战略,进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首先,教师在每一节课程内容教学前,都会给出学生针对性探索专业知识学习研究课题。在后续新课学习期间,以“解决问题”为理论知识学习的主要方法,初步对相关理论内容进行转化。其次,课堂中教师也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等,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对研究内容进行拓展分析。最后,课后再相应的安排章节课题实践任务,或直接到校园合作企业中跟踪学习。
该校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考察,要从课前准备、课堂授课以及课后实践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与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开的教学方法相比,该院校开展的课程传授方式,实践性、理论基础性等特征均得到了有效的体现,这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社会人才输出应是循序开展的过程,由此,高校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开展自然也不能急于求成,应结合大学生阶段性成长特征,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内容教学,这样,方可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良好的课堂教学实践思路。如,高校结合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内容,在大一到大四阶段分别设定教学计划的策略等。
综上所述,关于高校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是高校改革实践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明确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目标、彰显课程主导趋向、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开展四方面,把握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授课要点。因此,文章探究结果将为高校品质性人才输出提供方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