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杰凶,娄底市气象局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轻则带来经济损失,重则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在气象灾害中,雷电灾害的破坏力极强。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防雷设备与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气象防雷工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自然灾害的增加、雷电发生率的上升,做好气象防雷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进行防雷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制定很重要,这是保证防雷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制度的制定不仅能够约束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心,同时还能对一些操作不规范的行为进行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设备对防雷工作很重要,科学技术的投入能够提升防雷检测的准确性,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设备,提升技术水平,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奠定基础。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防雷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先进技术的研究,同时还要重视网络建设,通过网路建设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推动防雷事业的发展。
我国防雷检测领域中,制度还不够健全,只有完善行业制度建设,提高雷电检测的专业水平,才能发挥防雷检测工作的价值。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防雷检测领域的资金投入,提高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防雷检测工作进行现代化建设。
直击雷防护工作是通过由接闪杆、接闪网、接闪带、接闪线自由组合的接闪器、引下线、自然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组成的防雷装置在得到有效连接后实现的。这种避雷装置的布置是依据在雷电的发生过程中,通过接闪器来接收闪电的电流,再通过引下线将接到的电流分泄到接地体当中,由接地体传给大地,达到雷电防护效果。
接地工作也是气象防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做好现场金属设备的检测工作,对金属设备可能存在的一些区域要经过接地处理。在让金属设备接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周边的一些建筑物来实现接地工作,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雷击电磁脉冲是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可以感应到附近金属体,具体感应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闪电静电感应,由于雷云的作用,附近导体上的电荷被诱导为与雷云符号相反电荷。当雷云主放电时,导频通道内的电荷迅速中和,导体上的感应电荷释放。如果附近不释放,就会产生很大的电位;二是闪电电磁感应,由于周围空间中雷电电流的迅速变化所产生的瞬态强电磁场,导致附近导体产生高电动势。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工作主要是雷击后雷电流在泄放过程中产生危害的防护工作。
3.4.1 对于一些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的现场,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严格的监控工作,保证现场的安全性,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要制订出一个全面的能够及时对雷电事故进行处理的方案。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根据相应的操作规范来进行实际操作,任何一个步骤都要细心,这样才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现场的防雷设备也要做好定期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对存在静电或者金属设备比较多的地区要加强监管力度,并做好地面连接线的检查工作,发现松动要及时进行处理。
3.4.2 在气象防雷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电子信息系统在防雷工作中的应用。电子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必须确保其规范性,特别是在雷电现象发生的前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检查电子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若发现存在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让防雷技术真正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减弱雷电灾害造成的后果。
因雷电灾害多发,气象部门提高了对于气象防雷工作的重视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气象防雷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从整体上来说,气象防雷工作在我国气象部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虽然气象防雷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防雷预测工作中的准确性及信息的真实性等还有待提高,防雷设备和防雷技术都有待创新。
科技的提升促进防雷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也更具体和全面。 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和综合防雷是主要的防雷方式,其中外部防雷能够实现电击时对电流的分散,所以在外部防雷的过程中需要尽量控制减少电流的强度,使危害降低;内部防雷装置的作用是降低雷电所造成的伤害,尤其是二次伤害事故的发生;综合防雷主要是采用雷具进行有效的拦截。
未来气象防雷技术发展方向趋向于提前预测预警,对雷击进行事先的防护比事后的控制更加有效,准确性更高。 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气象防雷技术其实是一门事先对雷击的防控技术,因此在气象防雷发展中应该重视防雷的预测性。
自然灾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在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的发生不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更是会对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气象防雷工作。目前,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现代气象防雷技术的大力发展。只有不断对现代气象防雷工作中的防雷设备和防雷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气象防雷工作的开展,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降低雷电灾害对人们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