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民企如何克服“成长的烦恼”

2019-12-21 01:18刘艳
中国商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企业

文/刘艳

2018年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态势面临调整, 同时中国股市持续下跌。2018年7月开始,民企信用问题逐渐显现,包括民企融资难、融资贵及股权质押等较突出。从今年二季度债券违约潮开始,及至股权质押的恶性循环风险,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愈演愈烈,从年初至今,A股上证综指跌逾20%,信用债市场受到剧烈冲击。经济下行,凛冬将至,要储备好过冬的真金白银,还要树立对春天的信心。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当前稳定信心、稳定市场的重要信号。在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金稳委、一行两会到金融机构,2018年10月下旬以来密集发声,纲领性文件竞相发布,在政策支持上,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鼓励信贷倾斜、建立考核激励和容错机制、强化风险缓释等增信体系建设、鼓励发债、建立纾困基金等十余项举措。

在此轮宏观经济调控转型中,始于2017年末的金融“去杠杆”“去影子银行”让不少曾经杠杆率过高、规模扩张过快的民营企业资金链承压。中小微企业遭遇困境也要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 这些很长时间建立在低要素成本基础上的低端制造业,过去在劳工待遇、环保要求、税费缴纳等方面的标准比较低, 近来因为各种要素成本的提升, 利润空间受到了很大挤压。如果说此前还能靠偷税漏税偷排苟活一阵子,那么, 现在随着税收、社保征收尺度的从严,这条捷径已宣告终结。因此, 部分民企也需要从优化自身和借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增强竞争力。

比融资更难克服的是发展成本问题

民营企业正面临新一轮困难,而这种困难全方位体现在融资、贷款、发债等方方面面。在不良贷款高发的时间段, 针对民企的风控和贷款审理变得更加严格。另一方面, 用工成本增加则带来了社保费用的提升, 再次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压力。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负担重等问题, 并非孤立存在, 而是系统问题。应深入解剖金融机构、税收制度、民生保障等与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交织的动因, 毕竟厘清问题才是解决问题之始。

物价上涨是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 难以招到合适员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劳动力素质提升、地方政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也是人工成本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年最新公布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中, 国务院明确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 各项社保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税务局统一征收社保费,很大原因是以前由于企业缴费的社会保险项目征管效率不高, 导致以养老、医疗为代表的险种长期存在财务可持续性风险。加强征管有利于弥补缺口, 但也会造成企业税负的增加。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相比, 税务部门在技术手段、制度支撑、管理经验以及实现《社会保险费》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 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人工成本要对应劳动生产率, 只要劳动生产率高于人工成本, 即使出现人工成本上升的情况也并不可怕。当前,阶段性降低社保缴费率并非长久之计,未来要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力度, 加大省际间的调剂使用,同时要优化社保基金的国内外投资渠道以增强保值增值能力, 还可精简一些社保险种。

2019年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困境和压力, 不仅需要短期释放流动性, 更需要从中长期角度进行综合调整与布局, 把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改善的目标放到与防控金融风险、保障社会民生的同等层面, 通过综合、配套的系统性手段才能使问题得到逐步解决。这个过程,既需要最高决策层的决心, 也需要监管层的谋略、智慧与执行力。

“输血”民企更要“造血”民企

我国金融机构对民企的不信任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问题, 同时也与我国民企自身的不足有关。从最直观的上市情况来看, 所有民企都希望上市, 而上市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圈钱”。中国确实有很多优秀民企, 但是以满足大股东个人需求为主导的民企也屡见不鲜, 挪用企业资产、异常规模的股权质押、企业盲目扩张等行为司空见惯。此外,民企还存在股东的政治风险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对民企难以充分信任。从长期来讲, 经历了此轮经济放缓过程中的优胜劣汰, 民企将更具生命力,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也将取得真正的成效。如果再次采用“一刀切”政策救助民企, 则意味着新形式的政府刺激,可能会导致市场永远无法出清, 这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我国的中小企业有8000多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创造的服务价值和最终产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非常具有活力的成分,是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小微企业想要从银行取得融资,就必须走正规渠道,中间必须要承担各种费用,其次银行也是盈利性质的,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不健全、能提供的担保手续单一、发展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导致银行能提供的贷款利率不会很低,在利率上企业的付出也很高昂。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再一次被放大,由于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性质,融资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融资风险防控机制,同时现在的状况是银行不愿意融资,融资手续复杂,诸多因素都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通过引进国企或金融机构资金,以解区域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的燃眉之急,救助民企不能以宽松的条件去解决存在问题, 反而应当以严格的标准谋求化解危机;不注重风险管理的民企及其股东自身要承担风险。要进行不同资金救助方案的成本效率比较, 包括直接融资方案和间接融资方案。如果是直接融资,需要明确是按企业净资产数形成基础救助方案, 还是按企业盈利及成长性形成基础救助方案。

当前民企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之困, 遭遇困境的主要是中小微企业, 像阿里巴巴、华为、小米等大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较好。从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 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的利润增速较之去年同期均有15%-25%左右的增长, 民企的增速还高于国企, 其表现可圈可点。此外,中小微企业遭遇困境也要从自身找原因。从制度设计的本质上来说,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为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创造平等的要素市场才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融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