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涂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礼物是水彩笔和粉笔。
念幼儿园时,我用水彩笔在白纸上画一座房子,房子的阳台上有我和一个小男孩。“他是隔壁班的XX,以后我会跟他结婚。”我一边画一边向父母介绍道。他们笑得挺开心的,说早点嫁人也好。
粉笔专门用来在巷弄的地上涂写。有一次我画了一条恐龙,边画边讲故事:“这头恐龙被外星人遗弃在地球上,有一天它醒来……”一抬头发现四周围了一圈小朋友,突然语塞。于是回家舀了一瓢水泼掉地上的恐龙,红着脸躲到田野里玩去了。
我喜欢图文并茂地瞎编故事,所以我喜欢童话故事书。小学一年级开学时,班主任宣布第二周调整座位。我妈为了给我争得一个好位子,和我爸商量着提两桶油上老师家里拜访。我吵着要跟去,结果在老师家门口见到了几乎整个班学生的家长,大家都被老师善意地“拒之门外”了。
虽然送礼不成功,但我还是幸运地坐在了前排,并且前后左右都是乖巧的学生。学校规定周一和周五要穿校服和戴红领巾,没做到就要扣整个班级的操行分数。有一天下午我忘记戴红领巾上学了,眼看快要迟到,就跟住我家隔壁的发小借了两元钱买了条新的红领巾。结果晚上回家被我妈狠狠骂了一顿,甚至罚站不许吃晚餐,因为“你要知道两元钱很难赚,钱不是这么花的”。
发小的爷爷刚好路过看到我在哭,劝我妈说不必还钱了。我背过身去对着冰箱狂擦眼泪,那时才意识到我家其实挺穷的。只不过我向来喜欢书,我妈又情愿花钱买书,以至于我感觉不到家庭窘迫。但是我想起了那两桶当时打算送给老师的油——我问我妈为什么舍得,她说做父母的都这樣,送礼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我第一次对“礼物”这个词有了懵懵懂懂的另一种看法。
转眼上到小学五年级,我依然在看童话故事书,从安徒生到郑渊洁,没有半点厌倦。有一天我爸从工作的县医院回来,说药房门口有个人在推销书籍。他走过去翻了一下,发现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套要两百块,他买下来送给我。我看了没几页就深深地坠入到历史里去了,周末吃完饭就跑回房间看书,看到春秋战国和三国时期的某些篇章简直热血沸腾。我开始对古人的生活产生兴趣,买了《三国演义》,上课的时候还藏在课桌底下看。那时候班上同学讨论喜欢尔康还是五阿哥,我想了一下说,我喜欢曹操。
到六年级结束时,我已经看完了四大名著,之后越发喜欢看书,去广州念大学时,很自然地选择了中文专业。
大四时备战考研,生日那天早上我照例六点钟起床去吃早餐,然后到图书馆门口的大露台上背书。那时候正值冬天,天气很冷,我裹着棉袄躲在露台柱子后面背诵柏拉图《理想国》里的论点:“艺术和真理隔了三层,是影子的影子……”
一直背古希腊文学史到中午,忽然接到我妈电话。每年生日我都会例行和我妈说感谢你生了我,但那一年这句话从我嘴里说出口,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在尼采《悲剧的诞生》里,希腊人认为“最好是不曾生,其次是立刻死”,因为人生充满了各种痛苦。但我感谢我妈生下我,因为我不止活在我的人生里,我还借着阅读活在各个空间、各个时期。无论现实如何变化,内心似乎都有一块地方是干净澄澈的,就像生日那天抬眼见到的蓝天。
波兰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写过一首《礼物》:“我的身上没有苦痛。起身看时,大海碧蓝,帆影重重。”彼时我22岁,没病没痛,还能看书欣赏蓝天,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我偶尔还会想起那两桶油——当我还不知道起跑线意味着什么时,父母已经努力推着我向前跑。现实有许多险恶,而我在他们的礼物中,找到了最安全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