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性的,孩子如何和这个社会产生联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像搭积木一样,帮助他们在广泛的日常交往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规则。
被礼物伤害的孩子
悠悠的幼儿园有个“生日派对”风潮,过生日的小朋友要给班里的每个孩子准备一份礼物。悠悠妈没注意到这一点,孩子过生日没给全班小朋友准备礼物。谁知,下一个同学生日时,老师发礼物竟然跳过了悠悠。
“老师,为什么没有我的蜡笔?”悠悠问。老师说:“你过生日的时候,也没给别人买礼物,所以这次就不给你发了!”听了老师的解释,悠悠哭了。老师赶紧给了悠悠一盒蜡笔,事情暂时平息了。第二天,悠悠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说自己“没朋友。”
悠悠妈说:“蜡笔不是给你了吗?下次过生日咱们给别的小朋友买份大礼,行吗?”悠悠仍然哭闹,悠悠妈问:“你到底想怎样?”悠悠说:“我再也不去那个幼儿园了!”
其实,悠悠拒绝上幼儿园,是因为自己“被拒绝”而感到难受。我们可以把这件事看作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孩子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她在思考人际关系,并试着区分自己和别人。
进一步说,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社会情感需要,他们不仅需要父母的拥抱和爱,也需要同伴的接纳和认同。这种需要处理得好,就会发展出“关心”“友爱”等好的社会性品质。相反,如果父母没能帮助孩子化解情感需要带来的成长危机,就会阻碍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
生日会送礼物在大人看来只是一件小事,但在孩子看来,代表着彼此的友谊和接纳,以及反面—排斥。悠悠表达不清自己受伤的感情,只能用退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苦恼。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处理孩子的行为,而是处理孩子的感受。
5岁的孩子,有强烈的被集体接纳的需要。如果我们对悠悠说一句:“收到别人的生日礼物,证明他很喜欢你,证明你很重要!”我们就是对孩子的社会情感需求做出了回应,也就找对了和孩子沟通的角度。随后,我们再和她一同讨论被拒绝的感受,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愤怒,孩子才能慢慢地平复下来。
避免把孩子看成“受害者”
孩子们有着热切的社会交往需要,同时又缺少交往的技巧。他们会有各式各样的交往方式:奥奥和阿迪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见面抱在一起滚成一团;乐乐和奇奇每周末都一起玩儿,但一下午会发生七八次冲突,他们嚷着“再也不和你玩儿了”,结果下一秒就和好……
除此之外,幼儿的交往还具有排他性,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儿乐高,第三个孩子想加入,两个人通常会立刻拒绝:“我们的积木不够了!”是真的不够吗?其实是两个小家伙在情感上接受不了“多一个人”的事实。孩子们总是用相互排斥和攻击的方式建立边界,练习交往,满足自己的社会情感需要,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交往技巧。
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孩子的交往,常常会打压“欺负”和“排斥”他人的孩子:“你们好好玩儿!要不下次不让你们聚会了!”其实,孩子理解不了好好玩儿是什么概念,他们必须亲自体会到自己做的事情、说的话对别的孩子造成的困扰,才有可能减少攻击和排斥的行为。交往中注定会有很多痛苦的泪水,可是,不经过练习,就不会有社会交往能力。有时候,父母也会过度保护那些在交往中被排斥,或受到“伤害”的孩子。但是,越是保护,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得就越慢。
五六个小朋友在淘气堡玩儿,莎莎总是哭着跑到妈妈旁边:“妈妈,球球推我,我摔疼了!”莎莎举起脚,让妈妈看自己鞋里的沙子。以往,妈妈会责备那些“攻击”莎莎的孩子,其他父母也会安慰莎莎。但是,莎莎稍有不顺心就和大人抱怨,其他的孩子也不喜欢她了。所以,莎莎妈想换一种方式。她帮莎莎倒掉鞋里的沙子,说:“你知道他推你的原因吗?”莎莎说:“我骑了他的车,他急了!”“从车上摔到沙池里,你一定很害怕!”妈妈先是认可了孩子的感受,接着说:“下一次,为了避免被推下来,骑别人的自行车之前,要怎么做比较好呢?”莎莎没想到妈妈会这样问,她仔细地考虑了妈妈的话,然后小声说:“也许,我应该问问他!”
果然,类似的事情没有再发生。
大人总急着想将孩子从社会交往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这样,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能力,也没有机会思考自己的交往方式。欺负人的孩子会重复欺负的行为,受害者会一直胆小懦弱。
所以,无论面对哪种交往状态的孩子,父母都需要帮助孩子示范正确的交往技巧,逐步引导孩子思考发生了什么、他对此有什么感受、能从中学到什么以及该怎样解决问题。这些思考能带给孩子获得感,让他们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能力。
用社会交往帮助孩子定义自己
社会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他理解自己的情感,理解自己的内在需要,理解自己如何做出选择。孩子只有理解了自己的感受,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而把握自己的情感状态。比如,欣欣养了半个多月的宠物狗死了,他一直哭。如果妈妈说:“别哭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再买一只!”孩子就会怀疑自己的感受—如果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为何会这样难受?
孩子已经失去了一段关系,父母又让他和自己的感受“失联”,孩子下次面对令自己难过的情形时就会感到慌张。所以,父母应该认可孩子的感受:“哪怕只相处了十几天,你已经把它当作最好的朋友了!狗狗死了,你是那样难过!”
这样,孩子无处安放的悲伤才得到了正确的对待,进而更相信自己的感受。社会情感中的自信,就是能够相信自己,激发和保持良好的状态去应付交往中的困难,最终形成自尊和良好的价值体验。这些,都要以接纳孩子的感受为基础。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情感爆发,在社会交往中做出不良的行为。阿友一见到朋友就很兴奋,把礼貌忘得一干二净。他会大声喊叫,和朋友在餐厅里推搡打闹。阿友的爸爸总是严厉镇压孩子,甚至在公共场合打他,但孩子屡教不改。
其实,阿友爸爸可以通过社会交往行为帮助孩子更了解自己。阿友“反常”的行为,表明他很喜欢和同龄人交往。严厉地打击会抵消孩子的快乐、破坏他的自尊,且无法让孩子学习交往技巧。所以,父母必须用正确的行为让孩子“平静”下来。
父母先观察孩子在交往中的表现,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原来你大声喊叫是希望伙伴们注意你!”然后,指出孩子对周围人造成的困扰:“可是,我们的耳朵有些痛,心里也很烦!”最后,告诉孩子该怎样配合大人:“拜托你小点儿声,你的伙伴能听到!”
如果孩子仍然无法控制兴奋,大人可以选择提前离开聚会,把孩子领到安静的地方,帮助他冷静。这种处理方式,可以避免尴尬,并对孩子的情感做出了“尊重”的回应。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明白,自己过度兴奋的行为需要控制,但是,这种想和别人一起玩儿的心情是被理解的。慢慢地,孩子就能尊重别人和周围的环境,进而形成更稳定的自尊。
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学习,是一个建设性的过程,父母要像搭积木一样,帮孩子在广泛的日常交往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规则。孩子对于交往的体验越丰富,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就越客观,掌握的交往技巧也越多。长此以往,孩子才能一面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一面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