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胺碘酮治疗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研究

2019-12-20 10:11霍建霞
关键词:室性时限胺碘酮

霍建霞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率失常二科、心力衰竭,青海 西宁 81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好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且多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本文旨在探讨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就诊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5~81岁,平均53.89±15.70岁;下壁心肌梗死20例(40.00%),前壁心肌梗死14例(28.48%),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15例(31.52%)。对照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33~79岁,平均54.32±12.53岁;下壁心肌梗死21例(42.86%),前壁心肌梗死10例(20.41%),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18例(36.7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肌梗死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内科学》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并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证实伴有室性心律失常;②年龄≥18岁;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肌梗死、或伴有狭窄性心脏瓣膜病者;②心源性休克、伴有感染,或严重脑、肝、肾、肺功能障碍者;③未完成整个试验过程者,因病情医师认为患者不能继续参加试验者,或主动退出本试验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包括吸氧、抗凝、镇痛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在内的基础治疗,并予以监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体征。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226,规格20 mL:0.4 g)80 mg,静脉注射,然后给予1~3 mg/min静脉滴注,持续24小时。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盐酸胺碘酮(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94,规格0.15 g),3 mg/kg,1.0~1.5 mg/min静脉滴注,6小时后减至0.5~1.0 mg/min,根据心律调整滴速,逐渐减量,连续静脉滴注24小时。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评价疗效[4]:①显效: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消失或减少≥90%,或完全消失,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心律正常;②有效:室性心律失常减少≥80%,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复查心律有所改善;③无效:室性心律失常减少<80%,临床症状无变化或病情出现进展、恶化。显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R间期、QPS波时限、心律失常次数的变化。(3)观察并比较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24,P=0.000),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PR间期、QPS波时限、心律失常次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PR间期、QPS波时限、心律失常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R间期、QPS波时限、心律失常次数均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R间期、QPS波时限、心律失常次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PR间期、QPS波时限、心律失常次数比较(±s)

注: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n=49) 对照组(n=49)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PR间期(s) 0.18±0.02 0.14±0.03**## 0.17±0.03 0.16±0.04 QRS波时限(s) 0.10±0.01 0.07±0.01*## 0.10±0.02 0.09±0.02心律失常(次) 8804.20±542.67 5381.33±530.09**## 9022.72±640.81 8902.46±582.40**##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发热、感染等不良反应共4例(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例(2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0,P=0.029)。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状,持续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导致机体心肌功能被影响,心肌缺血情况加重,有氧代谢及ATP合成减慢,细胞功能障碍,病情进展,甚至引发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及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5]。

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以缩小梗死面积、缓解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肌功能为主要原则[6]。盐酸胺碘酮为抗心律失常Ⅲ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可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改善机体心肌缺血状态,对心脏输出量无影响[7]。盐酸胺碘酮是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非竞争性拮抗α、β受体,主要作用机制为延长心室、心房肌纤维、浦肯野纤维动作电位使程及不应期,心房及旁道组织的传导时间,传导速度减慢,最终使心脏折返激动被阻滞[8]。盐酸胺碘酮可有效减缓窦房结自律性,且对动作电位的高度及静息膜电位不产生影响。扩张冠状动脉,加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9]。最后,盐酸胺碘酮半衰期较长,静脉给药对左心室功能无抑制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R间期、QPS波时限、心律失常次数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电图参数,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室性时限胺碘酮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基于ETAP软件的反时限定值分析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平行时空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时间轴说明16种英语时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