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龙
(安徽呈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让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例如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过度消耗成为了主要的制约因素,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其它污染也是社会环境总体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因而,如何缓解并避免类似的问题,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未来推广的主流趋势。
从细致管理的效果来看,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强化质量监督检查方式,通过施工环节的不同工序衔接来实现规划。在内部管理流程中也能实现对建筑物质量的严格要求。从方案开始立项时,通过材料选择、设计、采购直至最终的项目运行,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参与方在任务完成后也应该进行质量检验,了解其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与此同时下一阶段的工作人员在结果复核后进行反馈修复,在确定无其它问题后按照流程继续往下进行,避免因施工质量返工等严重浪费情况的出现,在源头上实现绿色建筑的质量标准。
施工企业需要将质量管理活动延伸到质量价值链的整个过程当中,同时明确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从不同环节消除影响质量活动的因素。基于整个施工生产流程的主体角度来看,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材料工艺商的管理,都能成为确保设计方案合理性的基本要求。
我们按照精益思想进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当中,应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实施活动识别,将一些增加价值的作业活动与无谓浪费的其它活动进行区分,减少一些缺乏价值的浪费行为来实现质量管理与建设工作。例如施工现场的各种污染状况都具有潜在风险,我们在污染控制的环节中也能进行活动价值区分。当我们可以根据污染规模大小与周期进行分析评价时,就可以按照评价结果与影响因素进行切合实际情况的防控措施,确定具体的保护内容,包括噪音、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固体废弃物、化学品等。此时一些与污染物防治工作不相关的内容就应该被重新规划[1]。
绿色建筑施工阶段管理与传统施工管理的主要区别在于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统一。虽然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都符合业主的需求,按照合同所约定的方式来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最终完成建筑产品的质量目标。而现阶段的施工阶段管理要点的主要差异在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理论管理的差异,更加关注建筑的节能价值,环保层面方面的质量水平在质量链控制的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例如设计阶段应该保障设计方案的节能、低碳等。所以,目前的绿色建筑施工阶段管理是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质量价值流分析结果可以为我们提供设计阶段的主要方案,直至所有的施工方案都发展至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阶段,涵盖了建筑设计与施工生产的各个方面。当前的施工阶段要以施工企业为核心,基于质量链层面进行规划,协调好设计单位、供应商与施工企业方的整合管理,符合业主方的整体要求,减少各方主体传递时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绿色建筑施工环节中,方案设计、材料选择等多个环节都可以实现绿色化,环保化,例如建材选择等,这些不利因素的规避下,一方面可以后期的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则可以保障施工质量,让建筑质量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与业主的实际需求[2]。
对于建筑物来说,施工过程的管理主体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成本和质量水平,在劳务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得到针对性控制。我们对于影响绿色施工的主要条件可以构件评价模型,了解当前施工质量问题管理的主要矛盾点,并且以信息反馈结果作为质量需求的参考条件,最终在质量体系的支持之下持续改进,让所有人员都能参与到质量管理的环节之中。当然,实现完全的“零缺陷”难度较大,现有的建筑行业水平发展尚未达到这一层次,持续改进方法只能无限接近管理目标,而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方案[3]。
很多时候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初期的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作业环节问题,而是因为施工现场的规划和管理出现了漏洞或矛盾。对此施工企业需要按照“6S”的管理办法,从作业环境、人员调度、施工计划调节等层面来确保质量生产过程的有序性和高效性。例如可以将工程划分为不同的独立模块,将现场完成的作业统一在工厂之内进行流水制造,最终运输到现场实现拼接。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研究工作需要满足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并更加重视建筑本身的节能环保水平,在质量链的基础上展开质量管控。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多的影响因素展开系统化分析,进行影响因素评价,同时筛选出一些典型特征,判断其对施工质量管控产生的不利情况,探讨后续环节如何正确地约束企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