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汉
(安徽中旭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蚌埠 233000)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控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则是施工技术应用与施工方案存在较大的落差造成的。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在工程建设施工方案形成之后,管理人员未能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和方案设计人员等沟通交流,导致施工技术应用与施工方案形成有较大的出入,技术未能按照方案执行,必然无法满足工程质量建设标准。整体上而言,现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应用类型较多、技术操作也在变得不断复杂,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技术必须按照施工方案、施工规划落实,在方案和规划有效引导下,保证技术操作向着有序的的方向顺利施工。一旦施工技术操作未能按照施工方案执行,不但容易导致技术投入成本增加,而且技术操作结果未能达到相关的工程质量,影响最终工程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操作中,为了促使技术应用与质量建设相符合,在实际技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强化技术操作过程的监管,对技术操作过程、技术操作人员以及技术操作结果等全面核查,以此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而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工程单位未能针对技术应用建设内外协调的监督体系。如,部分工程单位过渡依赖于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内部监督管理部门由于利益的连带性,监督管理工作未能公平、公正进行,难免会存在技术监督无法到位的现象,对于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未能有效处理,影响技术操作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到,立足于工程质量高水平建设的基础上,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必须积极引进外部监理机构,只有内外部协调,才能够全面发现技术操作与质量标准存在相违背的问题,及时改进。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从质量有效管控的层面上来讲,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未能有效建设。面对新旧技术协调使用、技术操作过程的复杂性,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在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内落实,只有这样,通过制度的引导、约束作用提升技术操作水平,满足工程质量建设标准。而实际技术管理制度未能有效完善,主要体现在部分工程单位将技术管理统一在总体质量管理中,技术管理规范和程序落实过于笼统,未能针对性管控处理。这样,就造成技术操作中,管理出现“无章可循”的局面,难免会给某些人员钻空子,产生技术漏洞,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建设。此外,技术管理制度未能有效完善还主要体现在奖惩制度的落实层面上,奖惩制度要么未能健全建设,要么缺乏执行力,奖惩约束存在严重的形式化倾向,影响技术操作的完善性,对工程质量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方案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在工程施工技术操作中,立足于工程质量高水平建设基础上,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切实遵循方案严格执行标准,将工程施工总体方案分解为多个小的方案,为技术深入操作发挥针对性的指导。管理人员组织座谈会、现场交流会等促使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深入沟通,技术人员要明确设计的目的、质量管控要点,以及形成关于技术操作的具体要点、可能遇到的难点,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提升技术操作水平。此外,为了有效控制技术操作与施工方案之间的差距,前期技术交底工作有效进行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关键技术,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提前现场模拟操作,确定技术应用是否科学、合理。在试验合格之后,才能够正式投入到大规模的操作应用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中,为了提升技术操作水平,满足工程质量建设标准,必须强化技术操作过程的监督管理。技术操作过程监管中,管理部门要立足质量整体建设基础上,打破内部监管僵化的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施工企业要从平台、权限以及资源提供等层面上为外部监理机构提供公平、公正的管理平台,建设全方面的、全过程的监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中,必须不断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约束和引导作用。一方面,技术管理制度完善需要与质量管理制度有效衔接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现状和技术操作标准,制定针对性强的技术管理制度,对于复杂技术、关键技术实现一对一管理,切实发挥制度的有效约束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技术奖惩管理制度,提升奖惩管理的执行力。技术操作人员的操作结果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且可以通过内部昭示的方式公开奖惩结果,发挥全面的奖惩作用,促使技术人员操作始终按照相关指定标准落实,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控工作进行中,针对当前技术操作存在问题而损害工程质量高标准建设的现象,能够从严格技术准备工作,落实技术操作水平、强化技术操作过程监督管理以及完善技术管理制度,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等方面落实,问题针对性处理,切实提升基础操作水平,为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