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陕西德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会计的有效实施能够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经济建设需求。为了对其发展战略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特展开本次研究。
就资源总量而言,我国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人均拥有量却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测量、计算发现,我国每年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会导致数亿元以上的资源损失。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工作人员科学制定有关管理制度,确保相关企业在进行企业建设过程中能够进一步重视环境问题,保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传统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建设需求。传统会计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没有对其环境数据信息进行科学体现,在一定程度内忽视了环境和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而在企业具体建设过程中,自然环境是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通常情况下,企业账面显示的资产真实价值会在一定程度内低于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传统的财务报表不能对部分潜在费用和负债进行科学反映,进而导致传统财务报表体现的财务信息出现一定程度的虚增企业资产,对决策人员具体工作造成很大程度的不利影响[1]。同时,传统会计在进行财务信息核算和反映过程中,普遍以货币计量作为计量单位,具有一定程度的单一性,而财务报表中需要进行相关非货币信息的充分披露,环境会计能够对其缺陷进行一定程度的有效弥补。
随着现代人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消费已经逐步成为经济建设的必然趋势。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环保逐步成为国际市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项重要工具。科学应用环境会计,在财务报告体系中合理纳入环境问题,对企业环境效应进行更为科学的评价,能够促使企业经营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实现绿色经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高优势,继而进军国际市场。基于此,环境会计的有效实施是现代社会消费理念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相关工作开展的主要核心,高度重视环境会计。在市场经济具体发展过程中,企业作为主体单位,必须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高度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对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工作强化理论指导,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更为有效的政策环境,使其能够主动履行环境义务。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高度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价值。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进行更为科学的宣传,确保企业管理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落实环境会计;企业还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在参与环境会计工作过程中,具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为有效实施环境会计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首先,基于我国具体国情,政府部门需要科学修订和补充已有法律法规,确保各项规定具有更高程度的实用性,使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具有更高程度的指导意义。同时,在相关企业组织开展环境会计工作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也是极为重要的指导方针。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公民普遍产生更高的环保意识,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逐渐建立了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科学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公众和相关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倡导作用[2]。但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对环境会计工作认识较晚,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科学的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工作。除此之外,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科学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法规制度,实时监督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确保奖罚分明。
在具体进行环境会计工作过程中,相关企业需要科学完善实施指南,进行环境会计体系的科学构建。在开展的具体工作中,相关企业需要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针对企业不同生产环节的具体特点,科学制定各项环保措施,确保能够进一步分解企业环保成本,使其在各个生产环节实现有效落实。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不同生产环节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具体影响,科学构建环境会计体系,确保其完善性,保证企业在日常经济过程中更高程度地实现节能减排。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对会计法及其相关准则进行科学完善,确保企业在具体进行环境会计过程中具有明确的规范和准则。相关人员还需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科学构建,确保企业在进行环境会计工作过程中具有更为全面的法律依据。
在我国环境会计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为环境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同时环境也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处理环境问题过程中,企业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环境问题已经产生一定的认知,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种利益矛盾的存在对企业具体实施环境会计工作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科学出台政策扶持,从技术和资金方面支持相关企业,辅助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的改革,确保相关企业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能够兼顾环境问题。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环境意识,确保相关企业对环境会计工作产生更为明确的认知,明确环境会计会在很大程度内影响企业利益,进而使企业能够进一步理解环境会计工作的必要性。
在我国目前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核算和披露工作过程中,没有对相关内容提出明确规定。企业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也普遍选择简单核算。在具体进行信息披露时,只披露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环境信息内容,在一定程度内隐藏不利信息。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基于自身具体发展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完善。首先需要对披露企业范围进行有效拓展,政府部门需要科学制定相关政策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会计,同时还需要科学规定披露内容。在具体披露环境信息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借鉴传统财务报告思路,合理应用财务报表对由于环境问题产生的财务影响进行科学解释。而对于会计报告无法表现的部分,需要进行单独披露。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独立编制环境报告,对相关企业具体环境绩效状况进行披露。相关单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基于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合理借鉴其他国家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科学制定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总而言之,通过科学改进环境会计认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环境会计体系,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强化报告披露要求能够确保进一步发展我国环境会计,对企业经济建设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使其实现更高程度的可持续性,进而为国家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