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财税监督工作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2019-12-20 06:27:34薛少丽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财税纳税人纳税

薛少丽

(韩城市财政局,陕西 韩城 715400)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贫富差距虽已有很大改善,但各地区间经济还存在明显差异。财税监督工作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对统一规范市场的大局环境,调配市场各产业布局,实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财税监督工作、对财税管理制度理论加以分析和探索,能为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财税监督的重要性

(一)财税监督能提高资金利用率,确保资源合理分配

财税监督工作监督财政部门如何使用资金,特别是在政绩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财税监督可以督导财政部门不受利益或体制的影响,重视经济发展的规律及科学性,从而避免重复建设或因政绩铺张建设造成资金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同时,确保资源合理分配。

(二)财税监督能约束政府官员的行为,减少资源浪费

实施财务信息公开,是政府对全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政府依法治财的基本原则。政府对财务使用有绝对的权利,因此财税监督不得不凸显作用与地位,来约束政府及官员资金使用的行为,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财税监督一方面直接督促政府依法治财,一方面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从而实现政府内部的自我约束。

(三)财税监督能规范资金的使用,防止贪污腐败

财税监督能极大化督促政府实现财务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透明的财政活动能减少政府部门或官员进行投机取巧等行为,从而减少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可能。

(四)财税监督能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政府将财务信息公开,能提高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爱国意识与热情,提高主动纳税的责任意识。财税监督在政府与公民之间起桥梁作用,一方面督促公民自觉纳税 ,一方面监督政府依法治财,通过帮助公民节约纳税资金等行为来提高人们对财政部门的忠诚度。

三、目前财税监督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财税监督缺乏法律依据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经济,就是要依法治财依法治税。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法治经济。但目前我国颁发的相关法律不够完善。比如,我国指颁发了《预算法》及《会计法》,却还未颁布《财税监督法》《财政使用法》。《预算法》也只涉及了财务部门执行预算法的大致原则,但未明确规定财务部门的各项职责与权限。因此,我国法律应根据已颁布的《预算法》,拟定其他相关法律,明确政府部门的权限范围,将财税监督相关管理规范及原则以立法的形式得到保障。

(二)财税监督手段落后

财税监督是否有效执行一方面来自法律的威严与保障,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方式本身监督手段是否科学合理。财税监督在对企业单位进行检查时,若发现违法违规的事情,通常以经济处罚为主要方式。市场经济的主体不止销售者企业,还有行政职能相关单位。以经济处罚为主的监督手段,不适用于行政单位。因为行政单位的财务部门一般都不是违法的主体部分,其幕后始作俑者是直接的单位负责人或行政部门,因此实施经济处罚无法起到制约的作用,反而纵使违法违纪的行为愈加恶劣。因此,针对市场经济,财税监督手段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财税监督内部弱化

财税监督,不仅仅指对企业单位等外部环境进行监督,还要注重监督职能内部本身。近年来,由于财税监督对内部的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监督内部弱化,比如出现政府给地区建修公共设施的财政拨款,被当地官员挪在其他项目使用、当地官员到企业进行经济处罚后的收入混入国库,以便实行投机取巧等行为。这些现象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甚至违背了财税监督管理的初衷。

(四)纳税人监督意识不强

公民的纳税人意识不但指公民应自觉纳税,还指纳税人应积极关注国家的税收行为,监督财务相关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而目前财政部门与纳税人的关系,仅仅侧重于依法收纳纳税人税额,纳税人监督意识不强。而财税监督需要纳税人以及公众的监督等客观因素作用。比如,财税监督考核系统若仅仅以入库额来作为考核指标,将导致监督部门监督企业经营活动,以经济处罚为主要手段。若企业单位只是默默接受处罚,不采取监督手段,只能使违纪行为性质变得越来越恶劣。

四、做好财税监督工作,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一)建立财税监督法制制度

要做好市场经济的财税监督工作,首先要建立起保障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法律法规。树立起财税监督的威严,强化监督水平,使得财税监督的每个环节有法可循,避免财税监督的随意性行为发生。法律编制需明确财税监督各部门的执法职责,从而提高监督效力。保证财税法遵循法制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统一管理,分管监督原则;执法相关机构应保证财税监督法制执行规范流程;秉持客观公开的统一标准,在实行地区检查时,财税监督工作依法而独立。

(二)改变财税监督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处罚监督方式,实行检查与监督平衡管理,并将二者密切联系起来,将程序化监督与临时监督相结合。重在处罚的监督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只有将检查与管理结合起来,注重对各财税问题发生的细节管理,从根本上找出原因,帮助企业单位从实际解决问题。实行财税监督的联系化、程序化、日常化,才能使得监督方式得以改善。另外,财税监督应抓住企业单位突出的重点问题,程序及问题发生的行业特点,对企业实行有效监督,帮助实现资源合理使用,从得到经济稳步增长。

(三)强化财税监督内部职能

监督体制内部的弱化,只能滋生出性质愈加严重的违纪行为。要想做好财税监督工作,应强化财税监督内部职能,实施日常化,程序化的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监督内部体制的改善,完善考核机制,监督机制,管理机制等,明确监督管理各层级管理部门的权限职责,增强上级对下级管理的制约与监督。实行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开化,对同一监督主体实行多层面监管,防止腐败贪污的违纪行为发生。另外,财税监督还需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实行从我做起,各部门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的考核评估办法,成立专门的财税监督领导小组,注重公众对操作程序与执行管理过程的监督,从而加强财税的内部监督。

(四)提高纳税人监督意识

纳税人意识不仅仅是纳税人角色的执行,公众参与选举决策,监督举报政府某些官员的不法行为,也是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体现。这一意识的法制性颁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要求,也是公众依法纳税,自觉纳税的权利。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的所有物资都依赖于公众的纳税款,这些汇聚集中的财物应服务于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政府财物部门分管支配资金的行为,纳税人有权得到知晓与监督。税务机构应加强对税法进行宣传与税法咨询工作,建立行政办事大厅时,应设立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涉及事项审理,发票认证等的集中性窗口;财税监督应接受纳税人的监督行为,在建议或意见中找出得以改进的新方法。

猜你喜欢
财税纳税人纳税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财税史的启示:历史上的财政危机与财税变革”网络研讨会综述
近代史学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6:20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国地税联合开办2017年第一季度纳税人学堂
辽宁经济(2017年3期)2017-05-04 07:13:35
服务于纳税人 让纳税人满意
辽宁经济(2017年3期)2017-05-04 07:13:35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4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52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