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审计局天津分局 天津 30002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社会的发展共识。在国家不断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不但是落实“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同时也是落实监管层面要求加快“绿色银行”建设、有效防控风险、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形象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过程中识别、防范绿色信贷业务的诸多风险需要内部风险管理者重点关注和探索。
绿色信贷是指利用信贷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及实践。我国已经建立起绿色信贷监管制度并形成体系。2012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颁布了《绿色信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该指引为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具体要求。2013年,银监会下发的《关于绿色信贷工作的意见》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提出了明确关注的风险点。同样在2013年,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建立了绿色信贷数据采集、整理的信息报送机制;2014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印发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的通知》对于商业银行开展的绿色信贷业务确定了评价机制和具体指标;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联合七部委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2018年7月,央行将“绿色信贷”这一指标纳入了对商业银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MPA考核),这表明央行通过实施“绿色信贷”的指标约束,正向激励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公司治理、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并提升绿色信贷风险控制能力。监管层面从制度建设、信息管理、考评机制、激励约束等方面对绿色信贷进行指导和规范,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信贷政策。
监管层面制定的绿色信贷制度和政策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发展依据。央行有关负责人披露,“截至2018年末我国最主要的21家银行绿色信贷的余额已经达到了8万多亿元,比2017年同比增长了16%”。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其在绿色信贷方面的风险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内部风险控制环节所建立的覆盖绿色信贷全流程,用以甄别、分析和管理可能影响绿色信贷资产质量的潜在风险点为重点的方式方法和措施。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资产业务,系统化、制度化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尚存在需要完善和健全的空间。
一是商业银行缺少专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部门,一般由现有部门兼职牵头其他平级部门履行绿色信贷管理职责,深入开展风险管理存在难度。二是商业银行各职能部门、各级机构间针对绿色信贷风险管理职责未明确、权责划分不清晰,对于绿色信贷项下的新产品、新业务,各个职能机构不愿履行风险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三是基层经营行缺少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常设组织,很难将绿色信贷的风险管理政策落实到基层,没有打通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风险制度建设方面重点放在宏观层面灌输绿色信贷的理念,没有在微观层面将绿色信贷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没有将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中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落实在具体业务、具体产品的操作流程和风险管控要求中,没有按照绿色信贷标准对存量和潜在的授信行业、授信客户进行细分,实行名单制管理,也没有建立设置客户和行业负面清单的规章制度。
大数据时代下精准的数据分析是发现潜在风险的必要条件,也是避免信贷管理人员道德风险从而客观反映借款人风险的重要支撑,但是实际中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方面较为滞后,要么缺少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的具体模型和指标,要么风险计量种类单一、缺少绿色信贷所特有的风险指标,要么由于绿色信贷开展时间较短、内部数据积累较少无法评估风险状况。同时,商业银行也暂时无法通过第三方渠道提供的数据信息评估绿色信贷的风险状况,更不用说度量绿色信贷自身所特有的风险程度,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不及时导致商业银行无法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准确对绿色信贷风险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监测。
一是商业银行内部的绿色信贷风险信息共享不及时。尽管商业银行会有牵头部门履行绿色信贷管理职责,但是由于同一个借款人的不同风险信息存在于商业银行前、中、后台,呈现出碎片化状态,牵头部门难以及时、快速地掌握全部风险信息。二是商业银行对外部的绿色信贷风险信息掌握不充分。我国相关部门披露的环保信息存在较为严重的时滞,商业银行与政府的相关部门难以做到统一有效的信息沟通,存在风险信息滞后,甚至是遗漏的现象。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大多是经济金融科班出身,绿色信贷业务中所特有的环境风险需要具有环境工程或者环境经济学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专门研究,商业银行目前大量缺乏专门研究该方面风险的人员。“金融+环境工程”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匮乏,导致商业银行对国家出台的环境政策、环境标准和监管部门出台的绿色信贷制度很难做出精准的理解和判断,无法针对内外部绿色信贷风险信息进行检验。
一是商业银行可通过成立专业委员会的形式建立专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由商业银行一把手担任委员会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专职委员,以便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建设的顶层设计顺利传达和执行。二是专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委员会可通过制定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指引明确涉及部门的职责范围,划分清晰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解决绿色信贷项下新产品、新业务风险管理履职不到位的现象,避免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盲点。三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基层行需指定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上级行绿色信贷风险委员会的联络机构、传达机构和执行机构,实现绿色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延伸到基层机构,完成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建设。
一是商业银行应在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的制度中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将绿色信贷风险管理要求落实在业务、产品层面的操作流程、内部风险控制方面,明确绿色信贷的重点投向领域,实行差别化的绿色信贷授信管理政策和风险管理制度。二是结合行业特征、客户类型及商业银行自身实际,关注绿色信贷风险中特有的客户和行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变化情况,按照绿色信贷标准对存量和潜在的授信行业、授信客户进行分类,实行名单制管理,探索设置负面清单模式,提升绿色信贷风险管理落实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强化绿色信贷领域的风险识别和监测功能,通过全流程风险管理把握业务各环节涉及的绿色信贷风险点,丰富、完善绿色信贷风险识别管理工具,对客户、项目进行分类并持续开展动态评估,以此进行差异化管理,并作为客户评级、信贷准入、风险评估、贷款定价、监测预警的重要依据,把好科学评估关。
一是商业银行应开展绿色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标识和统计制度,提升绿色信贷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二是积极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信息数据库。数据信息尤其是与绿色信贷风险相关的环境和社会等数据是银行进行绿色信贷风险评价的基础要素,数据的真实性会影响银行风险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通过从央行、环境保护局等政府机构获得的信息数据,以往对于借款人的内部风险评价记录,风险发生的情况和损失程度等方面形成完整连续的风险数据体系,可以为银行建立绿色信贷风控体系提供完备的数据基础。三是研发符合商业银行自身风险偏好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借鉴国内外同业的经验,科学合理地设计具体模型指标,尽可能地丰富指标数量,以便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绿色信贷业务的风险状况。
商业银行应主动了解、掌握产业政策,及时跟踪环保执法,打通内外部风险信息的沟通路径。一方面,商业银行可通过专业委员会将相关部门纳入专业委员会,从而建立绿色信贷风险信息沟通机制。同时,商业银行可指定牵头部门从总行层面构建全面、详细和动态更新的社会与环境风险监测和预警数据库,不断完善全行“绿色”信息共享机制,将环境要素纳入授信调查与决策体系,切实从业务前端着手,强化“绿色”信息的基础性和渗透性作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建立环保联系机制,指派专人与地方环保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实时跟踪各地环保政策、环保检查计划、检查重点以及涉污企业名录等,掌握地区环保执法动向,提前评估环保执法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
一是商业银行应定期开展风险管理的常态化培训,及时宣贯绿色信贷政策和技术方法,指导分支机构制定符合自身区域特点的绿色信贷政策。二是适当引进绿色信贷风险管理人才,加强绿色信贷风险管理专业团队建设,加强与国内外专业研究机构、同业银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发展经验与做法。三是建立有效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定期对涉及绿色信贷的相关条线和分支机构开展考评工作,并加强绿色信贷考评结果的应用。四是把握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的节奏性和平衡性,顺应能力建设渐进性的特点,注重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机构能力、人员素质、风险意识的提升相匹配,循序渐进、量能而行,形成良性互动和正向反馈的效果,确保绿色信贷资产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