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基于国家推行的“三农政策”,农村商业银行主要受众地区是农村。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和企业发展规模存在劣势,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农村商业银行在推行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会遇到阻力,一旦资金无法按时有效收回来,就会产生信贷风险,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农村商业银行推行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对于其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以期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
信贷业务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也是其主要利润来源,决定了信贷风险管理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乃至银行系统的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商业银行推行信贷业务的利息较低,贷款业务分散且单一,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而言,有着不同的特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其本身业务特点显得集中且单一。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决定了其盈利方式主要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来赚取一定的利润差。农村商业银行将广大地区的农民作为其服务对象,广大地区的农民将获得的贷款资金主要投入在农业生产和养殖生产活动中,这些生产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劳动收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遭遇较强的自然灾害,生产活动难以有效的进行下去,农村居民的收入难以保障,贷款资金难以有效及时归还,产生信贷风险,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保证类业务占有较大的比重,中小企业由于外在因素或者是个人问题造成经营不善,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难以及时归还,信贷风险大大提高。
近年来,大部分银行都在注重对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引进,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工作人员素质要求标准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没有完整的知识框架,综合素质偏低。其次,信贷业务工作人员在推行信贷业务时,缺乏信贷风险防范意识。有的甚至认为加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会影响自身的业绩,从而为了提高自身的业绩盲目的进行放贷,或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他人放宽贷款条件,这些都存在较多的信贷风险管理漏洞,对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信贷风险具有不利影响。第三,在当前的银行培训体系中,主要是对农村商业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集中专门强化培训,对于基层银行信贷工作人员的培训机会很少,而基层信贷工作人员占大多数,因此难以提升整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另外,疏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专业监督,难以对风险进行严格的把控,同时,在对信贷业务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过程中,给农村商业银行造成信贷风险权重所占比重小,难以形成对信贷业务工作人员的约束机制。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在制定经营战略时,对信贷风险防控的考虑有所欠缺,以上因素对于农村商业银行在推行信贷业务时会产生不利影响,难以保证农村商业银行高质量的信贷业务水平。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改制而来的,成立时间较短,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管理模式上没有和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接轨,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仍采用之前的信用社模式,难以和当代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相契合。其次,信贷管理部门自身业务水平有待加强,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贷前不能获得全面有效的企业信息,贷中审查机制存在颇多的漏洞,贷后更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存在诸多漏洞,难以保证业务质量,提升信贷业务中的不良贷款率。最后,农村商业银行虽然信贷业务授信和风险管理职能分离,在实际工作中,人手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部门或者岗位之间出现临时借调人手的现象,难以避免的出现权责重叠,体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
农村商业银行要优化内部资产结构,了解自身的信贷资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对信贷资金结构进行调整。对于中长期贷款要注意和短期贷款合理搭配,并强化对风险较高的中长期贷款和保证类贷款的风险管理,进而实现银行信贷资产的优化组合,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同时,对同一业务或者同一企业的集中放贷会提高银行信贷管理的风险,要尽量降低贷款的集中度,通过对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来有效的分散信贷风险,在推动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同时降低信贷管理的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大力度,加强专业信贷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知识水平,专业素质强的信贷风险管理队伍,加强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全方位,多角度的对信贷风险实施管理。首先,在招聘初期,农村商业银行人事部要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的岗位标准,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选拔出符合信贷风险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其次,农村商业银行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并且要求每一位信贷工作人员参与进来,或者通过公开课的形式,不断更新信贷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断加强信贷工作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的专业化信息技能水平,促使信贷业务工作人员能够熟悉贷款流程和银行所规定的信贷审查制度。最后,农村商业银行要在内部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要求信贷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杜绝违法违纪的现象发生,保证信贷业务的高质量。
为了更有效的管理信贷风险,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明确岗位之间的责任,做到信贷业务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在银行的信贷业务中,要建立科学严格的贷款审查程序,通过贷前调查,获取充分有效的信息,将信用不佳,还贷能力欠缺的贷款人排除,降低盲目贷款的可能性;通过贷中审查,对贷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充分详实的了解,获取真实可靠的有效信息,了解贷款人的真实情况,发现贷前调查中未发现的问题;通过贷后管理,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进行精准的把控,对于已经客观存在但是尚未完全显现的风险,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只有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并严格强化内部控制,才能降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综上所述,农村商业银行在推行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着信贷风险管理的漏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找到有效的措施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信贷资产结构的优化,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信贷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等措施,有效解决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保证信贷业务质量,保障农村商业银行在推行信贷业务过程的利益,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