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农村电子商务营销策略探究

2019-12-19 02:04高童
科技风 2019年34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互联网+

摘 要:农村电子商务因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极大改善了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切实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实现了精准扶贫。本文基于对农村电商的特性研究,探讨面向“互联网+”时代下农商创新营销策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是为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为“互联网+农商”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日益深入,万物互联已经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传统产业的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购渠道获得他们需要的商品,这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农村电子商务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必然性

农产品網络营销是指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发布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为地方农产品提高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服务、开拓网上销售渠道并最终扩大销售。[1]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产品的供需矛盾日渐尖锐,唯有打破传统农产品销售的时空限制,找到一条融汇时代潮流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之道,方可化解制约农产品发展的关键因素,切实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实现精准扶贫。综合以上,我国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已成必然,本文基于对农村电商的特性研究,探讨面向“互联网+”时代下农商创新营销策略的发展路径。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特性

(一)互联互通

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利用互联网将生产到销售中的各个环节紧密无缝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利益相关者,这种集合了人、财、物并且最大限度的拉近农民、企业、政府、消费者等和农产品距离的手段,是农村电子商务最为显著的特征。如今的世界就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唯有让影响农产品销售的诸多要素产生紧密的联系,才能实现农商的有效运行,才能拓展农商的发展空间。互联互通打破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时空限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令的需求,进一步填补了农产品市场的空白。

(二)供需平衡

对于农产品来说,只有当需求与供给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才会让农民、农村、农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否则会因农产品本身具有的生态特殊性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就目前来看,全国乃至全球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都是相当大的,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大,农产品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上涨的态势,即便如此,由于需求不平衡导致的农产品在不同地区价格却是千差万别,为了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供需不平衡的障碍亟待农商化解。

(三)平台合作

第三方平台通过互联网能够与农村合作社展开合作来发展农村电商,这其中就需要地方政府以及相应的政策参与其中,在国家对于农商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地方政府所管理的农村合作社与第三方平台构建完善的农村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管理与线下培育的方式,建立起网上销售门户和专业人才的普及。同时第三方平台着力通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风险,在此基础上对外大力宣传产品,对内着重征集诉求,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层层管控保证产品的高质量能够追溯至农户,物流的高效率能够到达至客户。

三、农村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的发展路径

(一)建立品牌效应

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品牌意味着他们对于一个产品的认知,在农产品走向网络的今天,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十分必要,为了将农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别,除了政策、宣传、物流、营销方面的独特性之外,真正让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标识也是提高认知的有利手段,具体来说:设计专门的包装提高辨识度,加入一些有趣的图标或者起一些朗朗上口的名称等等。利用淘宝、京东等互联网云平台来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品牌,通过“口碑营销”彻底打牢用户粘性,最终实现品牌专门化、本地化、个性化,好评如潮方可品牌如牢。

(二)优化资源配置

随着农商大潮的到来,催生了众多抢占资源的商户和公司,合理地分配资源对于新兴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但新事物在螺旋上升地过程中,理性地看待实际情况,破除障碍才是真正发展之道。农产品在储存和物流过程中容易存在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随着农商的兴起,建立更大更现代化的仓储系统,统筹线上线下需求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在保证产品质量与数量的前提下才能通过本地化专属物流系统高效率地进入千万家。除了合理运用运营资源之外,营销资源对于电商的发展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推广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行本地化的营销策略,立足当地“打广告”,在产品讲求“私人定制”的今天,“个性化”营销就显得非常关键,它能够更加细化消费人群,收获巨大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资源配置起到关键作用。

(三)加强政策扶持和监督力度

在国家电商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政府应出台符合当地实际发展且具有特色的农商管理条例或细则,进一步细化责权机制,加强对于买卖双方进行商业活动的管理与引导,千方百计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农业总体发展规划过程中需要将农村电子商务纳入其中,根据不同地区产业特色制定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运用政府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在政策扶持、政策协调、政策实施的全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力度,在针对起步阶段地方农商的监管上确保其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实现农商在政策支持下纵深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对传统农产品的一次巨大的变革,它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农产品销售的认知,从生产到销售的诸多环节。毫无疑问,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宽辐射、高集约、多聚集的新型商业模式将对农村的劳动生产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销售渠道和模式将会更加丰富多样。随着国家带动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和人才的涌入,由于农村年龄结构所导致的电商进展缓慢的问题将会得到逐步地解决,我们将会在不久看到农商发展崭新的一面。

参考文献:

[1]王静.产品网络营销初探[J].北方经济,2008(16):23-24.

基金项目: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互联网+农商”面向本地的云平台营销策略研究——以滁州淘鲜达为例(项目编号:201910377035)

作者简介:高童(1997-),男,汉族,安徽宿州人,滁州学院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互联网+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