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
在西方文化中,“巴别塔”这个词专门指人类文明发展因为路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语言障碍。在克服这一障碍的路程上,人类曾尝试过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最早而且最持续的做法是使用双语字典。1990年代出现了电子词典“文曲星”。2010年前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流行又带来了翻译App的诞生。征服“巴别塔”的时代来临了。
最终有望解决“巴别塔”问题的时机在2016年降临。当年分音塔发布了准儿翻译机,随后科大讯飞发布了晓译翻译机。这两款翻译机均为独立的类智能手机硬件终端,引入了日渐成熟的AI技术,可以进行语音交互翻译。它们与之前的“文曲星”以及翻译App的图片及文字翻译方式相比,在人际交流中能够发挥更直观的作用。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消费电子硬件产品——智能翻译机登上商业舞台。
但是这个舞台上,智能翻译机能像智能手机和别的可穿戴设备那样有广阔的机会吗?
智能翻译机的优势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从技术上来看,翻译机的研发属于强技术投入类型。“文曲星”只是内置了各种电子词典,并具备基本的单词发音能力。智能手机身兼多种功能,各种翻译App缺乏强大的运算能力。而智能翻译机所具备的语音翻译功能,实际上代表着AI在自然语言能力处理方面的技术进步。由于AI技术的运行需要强大的平台支持,目前智能手机尚不具备足够能力,这正是智能翻译机能够杀入智能硬件市场的原因之一。
根据具体的技术指标不同,翻译机种类之间差别较大,价格自然也分为两个级别:一个是定价数百元左右的翻译机,利用蓝牙和WIFI连接智能手机,本质上仍是手机的延伸,利用的是手机的功能提供翻译服务。这类机器配置不需要很强大,应用的时候需要联网,通过云端的翻译引擎来完成,例如小米的魔芋AI翻译机就是通过联网将工作交给了微软的翻译引擎。
另外一种定价就是科大讯飞、搜狗和百度的产品。这一类产品价格超过2000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硬件产品,具有自己的触摸屏和摄像头,具备自主开发的、独立的翻译引擎。它的外形和大小与智能手机类似。这些翻译机的上市意味企业在语音交互功能方面的技术开发已经有一定实力,可以在独立硬件设备而不是云端完成翻译进程(但可以兼容云端翻译能力)。同时,翻译机将神经网络算法引入机器翻译,使其具备AI深度学习能力。这一类型的翻译机可以实现离线翻译,这样就大大扩展了应用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语音交互技术作为AI技术的一部分,首先被各家大厂应用于智能音箱领域。百度有了自己的智能音箱小度,科大讯飞与京东联合开发了叮咚音箱。语音交互的第二个落地场景就是翻译机。
除了自身的AI语音交互能力外,讯飞搜狗和百度等厂家翻译机还通过建立自身的语料库开发出了多语种多方言的语言翻译能力。在今年8月科大讯飞发布的讯飞翻译机3.0 Lite号称可以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讯飞发布的信息称,其机器翻译系统达到了国家翻译专业资格认证考试(CATTI)技术标准,中英离线翻译准确率达95%,接近了大学六级水平。当然,由于AI技术的研发和硬件设备成本要求,这一类翻译机的价格基本上达到中端智能手机的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谁愿意在拥有了智能手机的情况下,还会去购买价格不菲的翻译机呢?而且,出门同时带着翻译机和智能手机,似乎也不太方便。
潜在用户不仅包括出境游客
出境游客是各类翻译机选定的首要潜在用户。2018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超过1.5亿人次,这个市场看上去很大,但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重复出境人次以及跟团旅游的人数限制。2018年超过70%的出境游人次属于跟团出行,对翻译机需求不大;第二是每个人每年出行频率有限,这使翻译机并非一个高频使用产品,花两三千元去买一个独立的翻译机,是否可行?
在这个问题上衍生出了不同的翻译机商业模式,即租赁和直销两种。出境游游客以每天数十元的价格租赁一部独立翻译机;直销的方式面对的顾客则更多的是高端客户。今年8月,加盟西班牙甲级联赛球队西班牙人队的武磊与科大讯飞签约,成为科大讯飞翻译机品牌代言人,显然说明科大讯飞对其翻译机3.0 Lite产品定位在出国频率比较高的中高端人群。显然,未来翻译机的目标客户,并非完全落在出境游的客户上。
扩展翻译机的应用场景成为讯飞和搜狗等公司在这一赛道上的发展方向。比较常见的场景拓宽包括翻译语言的增加,寻求覆盖更多语言和更多地区。方言翻译场景的加入,使原来翻译机仅用于出境游的情况得以改变,增加了国内出游场景。另一方面,翻译机的语言翻译精度也随着AI技术的提升而出现较大的改观。
目前智能翻译机的翻译精度已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讯飞和搜狗等正在将翻译机的应用从一般生活场景拓展到商務合作以及文体交流等方面,甚至有一些互联网大厂已经开始尝试使用AI翻译技术进行同声传译。例如,腾讯的AI同传在这领域有了个不太成功的开局。搜狗CEO王小川则坚称,未来搜狗翻译机的发展方向之一是AI同声传译。
翻译机应对的语境出现变化,面对的用户范围自然也大大地拓宽。这意味着未来翻译机可能面对的用户将不仅是游客,也包括各个行业人士,甚至不排除会在学术翻译方面有所建树。
此外,翻译机技术引发的商业生态变革也不可忽视。由于智能翻译机涉及到人工智能多个领域,翻译机水平技术水平的进步,也会影响到其他智能硬件能力的提高。科大讯飞在自然语言和神经网络研究方面的进步,使其硬件产品的综合水平提升迅速。翻译机本身也可能会复制或衍生成为语言学习机甚至是教育类产品;它的语言交互功能也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就这一点而言,翻译机本身可能并不是未来讯飞最重要的产品,但将会是讯飞产品生态中的一个有机成分,能够推动生态本身的成长和发展。而这一点,才是各个翻译机大厂应该发展的方向。
作为国内主要的翻译机销售品牌之一,讯飞在2017年售出将近20万台翻译机,2018年售出了30万台翻译机。观研天下的一篇分析认为,按照5%的渗透率计算,2018年中国市场上的翻译机销量可能达到750万台。中商情报网2018年分析认为,未来3—5年内翻译机市场将达到3000万到4000万台规模。不过,鉴于这一赛道已经有多达50家以上的企业进入,未来讯飞等厂商还需要扩大产品的技术优势并作出差异性设计,才能继续维持高端和领先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