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方
小时候,我经常觉得开封的地名很古怪,比如四面钟、行宫角、大坑沿等等,让人完全猜不到它们的意思。这些街名里最奇怪、难懂的,恐怕就是旗纛街了。
奶奶家胡同出来往西一点,就是旗纛街。这是开封市街道名字里笔划最多、最难念的一条街。人们都把纛念成蠧,那时候流行一句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纛和蠧很像,于是大家就这样读了。至于纛真正的读音和含义究竟是什么,没人深究。后来专门查字典,才明白纛读dào,专指用羽毛做成的装饰物,而旗纛俩字,意思是带有羽毛装饰的华丽大旗。这样的大旗在古代军队里往往起着灵魂的作用,它所具有的意义超过真实的生命,可以说是无形的将军。在和平时期,它也会像将军一样住在自己的官邸,这个官邸就是旗纛庙,也就是古代存放军旗的地方。
北宋时期,这里修建了旗纛庙,于是这条街就叫旗纛庙街。到明清时,人们把庙字去掉,称为旗纛街,沿用至今。古代的很多城市都有旗纛庙,和平时期,每年春秋两季,都有特定的时间在旗纛庙祭祀军旗。待到国家有战事,出征前,更是要进行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祭祀仪式一般由大将军主持。开封这个旗纛庙的祭祀,在北宋时期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天子脚下的军旗,一旦动用非同小可,所以一千年前的旗纛街,是多么神圣和威严的地方!
酒客用三根手指掐住碗边,送到嘴边呷一口,发出巨大的“咂”一声,同时皱眉、瘪嘴。
我出生的時候,旗纛街早已没有了旗纛庙,不但没有旗纛庙,连一处高门大院都没有,鳞次栉比的民房布满大街两侧。如果说这条街还有什么引人注目的,那就是街口处的国营小商店。这家商店很小,逼仄的店堂里只有一小节玻璃柜台,里面摆着肥皂、洗衣粉、针头线脑等简单日用品,店堂其他空间全都用来摆放半人高的黑色粗瓷大缸,里面装着酱油、醋和各种咸菜。偶尔卖一些凭票供应的鸡蛋,算是最奢侈的东西了。
别看店小,它却保障着方圆几条街的基本生活,并且它还有个很有趣的生意:卖散白酒。
散白酒装在小型黑粗瓷缸里,摆在玻璃柜台的一角,缸口塞着一个红布包裹的盖子,盖子上还留着不长不短的红布缨子,大肚子黑缸配上红艳艳的缨子,显出一种威武,让人还没喝就带了几分酒气。
酒客都是住在附近的体力劳动者,他们进门就往柜台一倚,拍出一毛钱,售货员一手拔开红色盖子,一手拿起酒提子(竹子做成的打酒工具),伸到黑瓷缸里提出一提子白酒,翻手倒进缸边放着的一摞黑粗瓷小碗里,一提子是一两酒,正好装满一小碗。酒客用三根手指掐住碗边,送到嘴边呷一口,发出巨大的“咂”一声,同时皱眉、瘪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喝下的是硫酸。小时候我每每看到他们的表情,都替他们难受,但其实,那恰恰是舒畅到极致的表情。
这种散装白酒劲儿大,俗称“一毛儿懵”,我理解就是只花一毛钱就能把人整懵了,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小商店没有酒菜卖,环境也狭小,酒客都是站着喝,但依旧络绎不绝,大家站在柜台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喝到门外的路灯亮了,才渐渐散去。
我印象里的旗纛街家常而随意,旗纛俩字所包含的威严和霸气,现在已经了无踪影。如果硬要跟一千年前的旗纛街找出一点联系,可能就只有这小商店里那带着红缨子的黑瓷酒坛,以及站在酒坛边涨红脸聊天的酒客们,他们跟这条街一千年前的剑气峥嵘有着某种形式上的神似。